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30956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中学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能将空气、氧气和氮气区分开的最佳方法是()A闻气味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观察颜色D分别往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2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BCD3下列关于水的

2、说法错误的是( )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5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钼离子质子数为42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C钼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94D钼原子容易失去电子6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质减少B溶解度减少C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D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7下列成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立竿见影 B刻舟求剑 C火上浇油 D量体裁衣8手机、手提电脑中使用的电池多为锂电池(下图),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其电池内的某个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B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生成物LiMnO2为氧化物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9不显电性的一组是()A质子 中子 电子 B原子核 原子 分子C中子 电子 原子 D中子 原子 分子10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过滤B检查气密性C读取液体的体积D加热液体1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

4、里氧气的含量B验证蜡烛含有碳元素C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D硫在氧气中燃烧12家庭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就含有放射性元素氡。若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50B86C136D22213冰毒(主要成分:甲基苯丙胺)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体力,降低免疫力,严重损害心脏和大脑组织,吸食过量会导致死亡,青少年应拒食毒品,远离毒品。甲基苯丙胺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B甲基苯丙胺是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甲基苯丙

5、胺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甲基苯丙胺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0: 15: 1414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混合物是ABCD15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放过量的红磷?_;(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6、的1/5的结论外,还可推出氮气_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3)在此实验过程中能否用碳代替红磷?_;原因是_;(4)如果反应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不到总体积的,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取含有200 g碳酸钙的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得到二氧化碳多少克?18(8分)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1)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

7、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I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_(填“纯净物”、“混合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_。(2)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无益,因为纯净水中缺乏“钙、铁、锌”等人体必须的_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填序号)。(3)下列治理河水的措施中合理的是_A 拆除河流中设置的围网 B 严禁在水体中电鱼、药鱼C 疏通河道、加强水质监测 D 合理使用化

8、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II“5G”改变生活,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4)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图可得到的信息是_(填字母序号)。A 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 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C 硅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排第二位 D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5)下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反应所用的镁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填“得”或“失”),镁和SiO2发生的是否是化合反应_(填“是”或“否”);反应要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答出一种即可);操作的名称是_,进行该操作时液面应_(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上述已知生产流

9、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答案解析】A、三种气体都是无味的,通过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A错误;B、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氮气,现象明显不同,故B正确;C、空气、氧气和氮气都无色,不能鉴别,故C错误;D、分别往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都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答案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2、B【答案解析】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

10、应中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题目详解】A、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1:1:1,故A不正确;B、该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属于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为,故B正确;C、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故C不正确;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答案点睛】各物质的质量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3、D【答案解析】本题关键是要知道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不能除掉。A、海水淡化能给人类提供淡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故A说法正确; B、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是不

11、利的,尤其是对于胃肠的影响,故B说法正确; C、日常生活中的水中都含有溶解进去的空气,所以为混合物,故C说法正确; D、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故D说法错误。4、C【答案解析】A、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C【答案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2,表示原子序数为4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

12、为42,钼原子失去形成钼离子,则钼离子质子数为42,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故选项说法正确;C、钼原子核内中子数应为整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钼原子属于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6、D【答案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题目详解】A、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原来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一部分二氧化碳逸出,溶质减少,故A正确;B、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原来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B正确;C、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

13、原来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一部分二氧化碳逸出,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D、一部分二氧化碳逸出,逸出后的二氧化碳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7、C【答案解析】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立竿见影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刻舟求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D. 量体裁衣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

14、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D【答案解析】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题中的电池的反应中MnO2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错误;B、在二氧化锰中锰元素显+4价,在LiMnO2中锰为+3价,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改变,错误;C、在氧化物中只含有两种元素,LiMnO2中有三种元素,是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错误;D、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正确。故选D。9、D【答案解析】A. 质子显正电性,中子不显电性,电子显负电性,此选项错误;B. 原子核显正电性,原子不显电性,分子不显电性,此选项错误;C. 中子不显电性,电子显负电性,原子不显电性,此选项错误;D. 中子不显电性,原子不显电性,分子不显电性,此选项正确。故选D。10、A【答案解析】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此选项符合题意;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