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298137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昂昂溪区第一小学校 吴春艳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本课开始,设计了一种网上竞答:李斯同窗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窗答20题,对1题;刘清同窗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同窗可以参与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如下几种成果:“刘清,由于她答对的最多。”“张良,她答错的至少”“我比较对的率”。在学生否认了第一第二位同窗的回答之后,我再和人们一起讨论第三位同窗报告的成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对的率,转化为分母为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百

2、分数的含义。2、通过课前收集百分数信息,课上报告,积极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百分数的含义只有一句话,如果教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她们不如让她们自己来理解领悟。学生收集了诸多信息,如“羊毛7%”,“橙汁含量10%”等等,让她们说出含义之后再问学生,究竟什么叫百分数?在理解的基本上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扇形记录图的教学反思 昂昂溪区第一小学校 崔欣我上了一节“扇形记录图”,课后有如下反思:成功之举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

3、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某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达-。用扇形表达-,扇形的大小表达”等等。2、促成情感目的的贯彻如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当如何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败笔之处 、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反思:原汁原味的真实生活毕竟不能等同于数学,把“生活”搬入课堂应当进行“数学化”的解决,“生活化”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或工具,应当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易而不是让其成为教学的承当和累赘。试想,如果每节数学课都这样上的话,那么数学教师、乃至学校将会累成什么样子,有必要这样累吗?固然

4、如果条件容许、操作比较简易的话,我们不妨将学生带到现实中去结识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种从成人的视角设计的“生活化”,严重脱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无论是课程原则制定者、教材的编写者、还是课程原则与教材的执行者教师都应当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生活化”,而不是自觉得是,把成人的“生活化”强加在学生头上。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昂昂溪区第一小学校 赵秀焕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种人每天都在做并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自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事实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种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

5、论而缺少教学分析的简朴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映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觉得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略的含义相似,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精确的,由于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别使得这样的感觉一般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理智型教学的一种主线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核心环节就是教学反思。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

6、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几种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她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她不仅要能做,还应当可以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对学数学的反思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她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结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她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

7、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由于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爱好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使得她们对同一种教学活动的感觉一般是不同样的。要想多制造某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她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增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否可以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觉得讲清晰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解说并没有较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主线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

8、她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昂昂溪区第一小学校 李静教学反思的四个视角 .自我经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措施的一种重要参照,我们每一种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种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教学开放过度。上课后我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报告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解说、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反思数学课程原则提出我们必须实行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

9、多的思考余地。然而,回忆这节课,学生在课堂上体现的“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式教学中,我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积极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视了对学生参与的实际也许性的分析,觉得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积极的掌握知识,忘掉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协助者、指引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处还需讲授。喧宾夺主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六一”小朋友节的早上,天气晴朗,碧空万里,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小明兴致勃勃地打电话给小星,邀请小星到公园的游乐场去玩,通过一番讨论,两人商定时同步从各自家中出发。小

10、明家住在公园东面的阳光花园,小星家住在公园西面的今日星辰社区。小明每分钟行80米,小星每分钟行90米。通过0分钟,两人正好在公园门口碰面。请问小明家和小星家相距多少米?由于繁琐的陈述逼使学生在寻找题中有用的数学信息时,需要耗费诸多时间。反思: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带入到一种她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丰富生动、夯实有效。像上面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必然事倍功半,由于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题目,从臃肿的“躯壳”里搜寻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学信息,常弄得不少孩子晕头转向。凭空虚拟我在教学“射线的结识”时,将“直线”、“射线”、“线

11、段”分别比作“线爸爸”、“线妈妈”和“线宝宝”;引导学生“结识分数”时,又将分数比方成“儿子站在妈妈的肩膀上”反思:从学习内容上看,数学不仅仅涉及应用数学,还应当涉及纯数学;从教学目的来看,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更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我们觉得,并非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生活化”,“生活化”也不是数学教学的万能钥匙。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地渗入“生活化”,并且要充足运用好那些不合适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偷梁换柱数学课程原则强调: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或生活现实出发。在

12、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数学习题的确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但都是从成人(教师)的视角出发而设计的。例如,目前比较流行的“租车、租船问题”、“手机费、电话费计费问题”、“彩票、彩球中奖率计算”等内容都属于这种状况。反思:在使用多种新课程数学实验教材过程中,诸多教师均有同感:其中不少知识比此前的某些教学内容还要难教(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更难学)。从我们成人的经验来看,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和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矫枉过正我上过一节低年级“分类”,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我在教室里摆满了诸如饮料、面包、足球、玩具等琳琅满目的商品。整节课学生的所

13、谓参与热情不可谓不高,跑上跑下好不热闹,教师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昂昂溪区第一小学校 邢丽娟 数学课程原则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她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伙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措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随着着新的课程的实行与推动,过去那种过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某些教学措施正被裁减,随之而来数学课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中,今年和过去的教学措施进行了改革,使我明白了如下两个问题:一、 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课程原则指出: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14、有知识基本出发进行教学。在教学的伊始,教师是逻辑地显露与教学有关的旧知,朝着既定的方向牵引?还是充足相信学生,放开空间,让学生调度各自已有经验走向新知学习? 第一次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复习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新知的学习作了明确的暗示,定死了学习起点。学生在背面的学习中可以很容易沿着教师铺设好的现成道路,毫不费力地从商不变性质中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次教学我却未作任何铺垫,上课伊始便创设了一种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分饼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为后续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道思维的闸门。由于我没有“先入为主”的牵引,学生的学习起点就定格在各自已有经验

15、基本之上,她们才干按自己的经验去建构知识,她们的数学学习活动就必然是“一种生动活泼的、积极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二、 给学生多大的摸索空间第一次教学中,由于我指向明确,学生只是依令而行,不久就发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表面上看也是学生独立观测分析得到的,但实质上整个发现过程是在我的布控和指令下完毕的,我竭力为学生除去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向着既定的目的走去,这无异于“替蝶破茧”,免除了挫折,封杀了学生的灵性。诚然,这样的教学快捷、高效、省时,教学一帆风顺,但留给学生的自主空间又有多大?学生的思路如出一辙,不敢越雷池一步,哪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次教学中,本人没有苦心突显玄机,牵引学生就范。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伙自主活动:写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并想措施证明;这样的解决,发明了适合学生的教育,给了学生极大的摸索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推敲、试误、生疑、验证,从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已是水到渠成。在整个过程中,我始终鼓励着学生的智力探究,努力把“冰冷而美丽的数学恢复为火热的思考”,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她们与生俱来的主体能动性和发明性潜能在学习上呈现出发明的活力,在教师的引导下,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