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概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29808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概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概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概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概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概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概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概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文学的“再现”:文学的“再现”包含了双重意蕴:其一,是来自于”摹仿“意义上的狭义“再现”;其二,用以言说文学与世界的基本关系,这种广义的“再现”既涵摄了一般意义上的“再现”,也包含了通常意义上的“表现”,它所表述的是艺术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文学再现的问题说到底是文学与世界的关系的问题。2. 镜子说的核心:通常说的“镜子说”的核心在于:文艺就有如映射现实(自然)的一面镜子,作者要拿着这面镜子去照射世界,如实地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摄入到“镜子”中来。当然这种映射或摄入,在忠实于对象的同时,并不排斥作某种集中和概括。它的实质是一种“真理符合论”,一种追求摹本与原本相结合的真理的观念,原本

2、与摹本愈加符合,那么文学就愈加真实,总之,它强调并坚信文学能够如实地反映世界,达到真理。3.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在19世纪后兴起的,本是指一种提供记录的印象或忠实“反映”真实生活方式的写作模式,往往与真理主义相对,后来形成了一种广义的文学理论思潮。背靠“模仿说”的历史传统,现实主义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依赖,进而,要求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忠实的再现,当然,这种再现并不是直接或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选材、描写和典型化等不同方式来进行的。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在真实境遇中将普通人的现实问题呈现出来,近距离地观察文学的社会性背景和生活的复杂性情节。4. 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

3、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灵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稍纵即逝等特点,并不是什么神的恩赐,而是创造性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或思维形式。灵感的出现与潜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有密切关系,但也与自身的显意识活动的长期积累紧密相关。5. 文学作品的层次:文学作品可以被看作是由三个层次组合而成的: 第一层是文学作品的语言,它是作品外在形式结构,是由语言、文字所构成的层次; 第二层是文学作品的形象,它是作品的内在的结构,是作家的审美意象的物态化;第三层是文学作品的意蕴。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巨大

4、的普遍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具有象征和寓意,哲理或诗情。6. 文学作品的间接性和广阔性: 文学形象是由文学语言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的具体生活画面,包括人物、景物等具体形象及其构成的整体形象。 文学形象最鲜明的特征是间接性:文学形象所塑造的形象,是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受的,它需要读者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才会在脑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 文学形象的广阔性:它最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巨大的自由,可以多方面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生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描绘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而且可以描绘人的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不仅可以描绘静态形象,而且可以描绘动态形象;在

5、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不仅可以从外部描写人的肖像、动作和语言,而且也可以从内部去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7. 文学作品的意蕴: 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深藏在文学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的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一、文学作品的意蕴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文学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意蕴作为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积淀,凝聚着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 第二、文学作品的意蕴就是指文学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第三、文学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读者意见不一,甚至

6、有时连作家自己也说不明白。 第四、文学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文学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在文学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文学语言和文学现象。作为第三层次的意蕴,则并不是每一个文学作品都必须具有。从总体上讲,正是这三个层次的完美结合,才形成了流传后世的优秀的文学作品。8. 典型: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 恩格斯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塑造典型的基本要求是:第一、 典型应该是现实生活的

7、反映,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定范畴;第二、 注意细节真实,是典型塑造的显著标志;第三、 典型只有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意义上才能成立,也就是说,只有达到环境的典型性与人物的典型性有机统一时,这个人物形象才能成为典型。9. 期待视野姚斯的“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对比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欣赏要求,在具体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读者的期待与文学作品之间应当有一个适度的审美距离,期待视野的不同,是不同读者对于作品的需求与好恶不同。10. 召唤结构伊塞尔:“空白的东西导致了文本的未定性”任何文学文本都具有未定型,它的存在本身就

8、是一个“召唤结构”,具有很多“空白”,当读者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想象置入文本,将作品中的这些“空白”填充起来时,作品才真正成了读者的作品,作品的艺术世界才真正成为读者的世界,作品中的未定性才得以确定,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才得以实现。11. 文学鉴赏中的保守性与变异性 鉴赏心理的保守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中的定向期待视野,是指人们的鉴赏趣味习惯于按照某种传统的趋向进行,具体表现为鉴赏活动中人们的种种偏好与选择,以及各种不同的欣赏方式与欣赏习惯,常常具有某种定势或趋向。鉴赏心理的变异性,就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的创新期待视野,是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国际文化节交流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提

9、高,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趣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好奇心和求知欲催发着鉴赏审美心理的变异,而各种文艺思潮的更迭交易和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也总是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态度和审美理想。12. 超文本 超文本不仅仅是对文学的某个方面的增补或改变,而是改变了整个文本形态。 在每一个给定文本的当前信息中,通常有一些高亮度的词语,点击这些词语,便会进入新的文本,新的文本又有一批新词,可供点击进入 这种文本形态无疑摧毁了一切的中心,包括主题、主角、线索、视像、开端与结构,文本的边界等等。 13. 文学的创作动因 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累积到一定程度上时产生的创作内驱力,包括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 在文学理论中

10、,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作家或有某种思想感情需要表达,或要赞美、批评某种现存的事物,或要呼唤某种新的社会的变革等,心中有所郁积,不吐不快,于是产生了创作动机。创作冲动主要是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14. “隔”与“不隔”: 王国维提出的“隔”与“不隔”之论,就是要探讨诗歌创作如何既要借助语言,又要超越语言的限制的方法。“隔”就是所用文字的表现力不够,以致影响了情感与意念的表达;特别是指用事、用典过多,使诗人的真实情感淹没在其中。“隔”的诗就像是在读者与诗歌意蕴之间横亘着一堵墙,使人很难透过文字捕捉到诗歌意蕴。 “不隔”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说文字运用恰到

11、好处,使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反之,“隔”的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得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不隔”的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不要技巧,而是说技巧要运用得恰当,以致看不出什么技巧。要技巧又似乎无技巧,用语言又似乎无语言,这就是“不隔”的境界。15. 文学形象的特征 一般的文学形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文学形象是作家精心塑造和想象的产物,寄托着作家的主观情思,因此具有主观性。同时,作家塑造文学形象又必须有一定现实根据,因此

12、文学形象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第二、 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文学形象的假定性必须与真实性结合,换言之,文学形象假定性要合情合理。一般而言,艺术的真实性是指形象的“合理”、“合情”性。所谓“合理”,是指文学形象要符合客观规定性。“合理”还意味着文学形象要合乎理想。“合情”是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意向。在塑造文学形象时,要求情与理的统一;而当情与理发生矛盾时,就要牵理就情。第三、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一方面,文学形象必须具备一些确定的因素,成为读者理解文学形象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文学形象也必须具备不确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从不确定中去想象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第四、 个别与

13、一般的统一。科学概括往往是摒弃个别,直取一般;而作为艺术概括的文学形象则始终不离个别,而且还要强化、突出个别性,从而更显著、更充分地表达出“一般”。16. 浪漫主义这是18世纪末兴起于西欧的一种崇尚理想、自然、象征和深化的文学思潮,代表作家有施莱尔兄弟、海涅、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思潮有三点基本特征:第一,崇尚想象。浪漫主义作家总是喜欢在作品中张扬主体个性的想象、幻想以及相伴随的情感,表现了鲜明的主体意识,从而透露出强烈的主观性。第二,主张回到自然。他们大都把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主张回到自然、回到中世纪的田园牧歌生活。同时,认为人不仅是有机体,而且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第三,倡导象征与神话。他

14、们大量采用象征手段,使平凡的、粗俗的现象作为生活整体而进入文学的象征系统中;同时,广泛引入古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异国情调等,使文学作品跌宕多姿,体现浓烈的地方色彩。17.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多种文学思潮的统称,包括后期象征主义、存在主义及荒诞派等。它往往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崇尚暗示性;二是着力刻画个体心理现实,如“意识流”、“超现实”等;三是致力于揭示个体生存的“荒诞”性;四是具有较强的先锋性,曲折地传达对西方社会危机的拯救意图。同时,现代主义虽五花八门,不同流派有很大的不同,但或多或少都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诊治意图,因而追求深度模式和意义呈现,是他们大体上的共同特征。18. 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后又兴起所谓后现代主义,它与所谓消费社会大众文化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具有以下突出特征:一是平面化。传统的作品意义消失,深度模式被削平。二是断裂感。与历史传统相割裂,显示出”精神分裂症“式的当下性。三是零散态。人在此被描写成为非中心化、非身份化的主体。四是复制性。随着大众文化工业带来形象的复制,艺术成为类象,即没有原本的摹本,审美距离遭到冷落。后现代主义文学类型有”黑色幽默“、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