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小学越中览古.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244712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古诗小学越中览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怀古诗小学越中览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怀古诗小学越中览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怀古诗小学越中览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古诗小学越中览古.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怀古诗: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惟有鹧鸪飞。解释勾践破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此后他卧薪尝胆20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锦衣:华美的衣服。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家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成“衣锦还乡”一语。译文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班师回朝,战士们回来时身上都穿着艳丽华美的衣服。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惋惜如今却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赏析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大事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局部来写。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首

2、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详细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状况。毁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完毕,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布满了成功者的喜悦和傲慢的神情衬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妙的时间和景象,不肯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洁净净的情形表现得特别充分了。都城中处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种场景非常繁盛、美妙、喧闹、欢快,然而

3、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成功、威猛、富贵、荣华,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来表达。过去的统治者莫不盼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照实地指出了这种盼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乐观意义。诗人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详细的景物,作了鲜亮的比照,使读者感受特殊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拟难于突出的,而通过比照,则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喧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使读者更觉得凄凉的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后来的冷落,对比极为剧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构造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非常有力气,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这首诗的重点在于明写从前的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尽力渲染,而以结句写后来的荒芜,由此加以抹杀,转而引出主旨,充分表达了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