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241221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20_7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实验室是学校进行教学、教研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是学校仪器、设备比较集中的场所,为保证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减轻人员伤亡和学校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出现工伤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切断所有相关的水、电、气、等,对有有毒、有害气体的房间,应及时打开窗户通风,解救被困人员,使受伤人员迅速脱离险境;同时,报学校分管领导、校长办公室,涉及到学生的,报告政教处领导,应急小组成员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二、在第一时间内向校卫生室发出求救信息,并拨120,医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待120到达或用其

2、它方式急送医院。在医务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前,其他在场人员应主动采取必要的施救方法,尽量减少人员伤亡。三、保护现场,迅速逐级向学校分管领导、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学校分管领导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救、抢险,把损伤、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四、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向学校领导做出书面事故报告,并根据事故原因,限期整改,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维护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

3、特制定本预案。二引用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重大危险辨识(GB1821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三组织机构及其职责1、应急小组:组长:严校长安全员:刘晋、敬小非、廖浩、黄进、刘克辉 2、应急救援主要职责(1) 组织制订具体安全防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3)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4)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5) 负责人员、资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6)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7) 接受政府和学校的指令和调动; (8

4、) 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9) 负责组织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10) 负责保护事故发生后的相关数据。(11)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应急电话: 火警: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四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1、火灾: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造成此类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忘记关电,导致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对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不慎或保管不当,使火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 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2、爆炸: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造成此类事故的原因

5、主要是:违反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压力容器而导致爆炸;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对易燃易爆物品处理不当,导致燃烧爆炸;强氧化剂与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 由火灾事故发生引起仪器设备、药品等的爆炸。3、中毒: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实验室和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造成此类事故的原因主要是: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 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设备设施老化,出现故障,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

6、污染。4、灼伤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五、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1、化学药品安全应急预案 防范措施 a.对工作人员进行化学试剂危害性和危险程度的知识培训,了解化学试剂安全重要性,提高防患意识。b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试剂储存,使用的操作规程。化学试剂烧伤应急处理程序:a.急救措施: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强酸强碱外溅烧伤皮肤或粘膜时,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如强酸外溅,则用大量冷水较长时间(半小时左右)冲洗伤口(石碳酸不溶于水,可用乙醇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如强碱外溅,则用大量清水冲洗或较长时间浸泡。b.在实验室作简单急救处理后,再迅

7、速送医院急诊室作进一步处理。 c.报告:发现烧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并进行记录。2、药品操作安全应急预案(1)、禁止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闻气体应“招气入鼻”。即用手轻拂气体,把气体扇向鼻孔(少量),不可把鼻子凑到容器上。(2)、仪器中的反应物或残余物倾倒出来后再清洗。不准倒入水槽里,要倒在废液缸中,统一处理。(3)、皮肤破损后不能接触实验药品,以免受伤。(4)、每次实验完毕应用冷水洗净手后再离开实验室。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要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发生事故的情况报告校长,并在第一时间报上级主管部门。3、火灾应急处理预案:、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

8、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

9、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4、爆炸应急处理预案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和管道阀门;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开展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5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根据中

10、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 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6 热力烧伤

11、处理应急预案 防范措施a.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高温作业知识培训,了解高温作业安全性,提高防患意识。b.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项目操作规程。热力烧伤处理程序: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被高温液体或气体烫伤,应该:a.受伤人员迅速脱离热,采用可行灭火后,迅速用凉水冲淋或浸泡以降低局部温度。b.避免受伤部位再损伤,伤处衣着不宜剥脱,要剪开取下。c.减少创面沾染,用清洁布单、衣服等覆盖或包扎,然后将烧伤者送至医院急诊室作进一步处理。d.报告:发现热力烧伤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并进行记录。六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信息发布工作要严格按照信息归口、统一对外发布的原则

12、进行。对新闻媒体发布的信息,经学校和上级部门研究决定后向社会发布。 并由学校以此事故开展公众教育,教育同学们在校园要时时注意用电安全,严格遵守校园及公寓“安全用电”相关制度。谨防火灾,发生火灾后,头脑要冷静,理性逃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财产安全,保障实验室安全和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实验室安全隐患分析p (一)、火灾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1.忘记关电,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2.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接触易燃

13、物质,引起着火; 3.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 4.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二)、爆炸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 1.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 2.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三)、中毒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 1.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 2.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 3.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 4.废水排放管

14、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5.进行有毒有害操作时不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6.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三废”,污染环境。(四)、触电 1.违反操作规程,乱拉电线等; 2.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五)、灼伤 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 1.在做化学实验时没有根据实验要求配戴护目镜,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2.在紫外光下长时间用裸眼观察物体; 3.使用毒品时没有配戴橡皮手套,而是用手直接取用化学毒品; 4.在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

15、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没有在通风橱中进行, 吸入了药品和溶剂蒸气。 5.用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用鼻子直接嗅气体。二、成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职责 学校负责人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薛辉副组长:成员:科学教师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组织制定安全保障规章制度;(2)保证安全保障规章制度有效实施;(3)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4)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5)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6)及时、准确报告安全事故。 应急电话: 火警: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120 三、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一)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包括木材、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