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229473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国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国标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共有 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本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风气上不够理想的,个别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如 ,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今后打算如下: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计算练习。一要求计算仔细。二是加强计算的基础练习。三是加强口算训练。四是引导学生使用简便方法。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2、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安排1

2、0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认识:认识百分数 ;数的运算: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方程;比和比例:认识比。“空间与图形”领域:长方体和正方体“统计与概率”领域 :可能性“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它们的普及率3、教材分析:方程:精心选择能够承载教学内容的现实素材。突出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继续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重视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和习惯。有层次地组织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组织探索长方体物特征的活动。抽象图形,修正表象。自主活动,发现特征。通过自主的活动,发现正方体的特征。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

3、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做好课前准备。突出实物和展开图中面的对应关系。变中求同,感悟规律。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题意。让学生自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和交流,理解求长方体表面积的基本方法。通过实例,初步建立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感受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比较体积大小中引入体积单位。在语言描述、实物比拟、动作比划中感受体积、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在类比推理中认识 1 立方米。在摆长方体的活动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和推理中,自主发现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分数乘除法 :分

4、数乘法意义的教学要强调三点: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循序渐进地组织探索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安排倒数的认识,为分数除法的教学作准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和探索活动的有效性。借助直观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列方程解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沟通分数乘、除法的联系。安排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学生发展。认识比: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比的意义。加大探索的空间,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联系现

5、实的情境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把握教学要求,为教学相应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作准备。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加强比较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切入点提出假设,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视检验过程,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可能性: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结合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6、认识百分数: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互相改写的方法。应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活动的全过程,学会收集、整理、加工、描述数据的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练习已有的知识经验,经理讲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增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增和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操作、试验、观察

7、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经验。 3.让学生练习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 在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过程中,能够主动练习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分析、猜想、炎症、归纳和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初步的演绎推理能

8、力。 3.在应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合乎逻辑的进行思考,清除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4.在认识比和百分数,学习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提高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不断发展、增强数感。 5. 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以及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表象,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主动应用

9、所学方程、分数运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比、百分数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列方程解决量、色淡不计算实际问题,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根据指定的可能性(分数)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在应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应用比和分数的关系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

10、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5.能应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情感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那种进步与收获,增强求知欲,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3.感受数学价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以及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时间与综合应用”等活动,了解数学的知识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

11、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5、教学重、难点及关键: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2.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4.利用直观图,推导分数除法法则时,要把计算与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5.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方法。6.充分利用学过的简单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讲清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7.百分

12、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通过实例,讲清百分数的意义。6、教改措施:(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2)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3)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4)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

13、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6)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进度表序号(单元)课题(教学内容)课时数周次教学时间安排执行情况1.0方程91-39.19.111.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21-29.19.21.2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 229.39.41.3整理与练习329.59.71.4第一单元习题课239.109.112.0长方体和正方体173-79.1210.92.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39.129.132.2长方体和正方

14、体的表面积23-49.149.172.3体积和体积单位249.189.192.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49.209.212.5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59.249.252.6整理与练习359.269.282.7表面积的变化159.292.8第二单元习题课36-79.3010.93.0分数乘法97-910.1010.223.1分数与整数相乘3710.1010.123.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数连乘3810.1510.173.3倒数的认识1810.183.4整理与练习28-910.1910.224.0分数除法129-1010.2311.24.1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3910.2310.254.2分数除法的简单应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39-1010.2610.294.3整理与练习21010.3010.314.4第三四单元习题课21011.111.2期中复习与考试51111.511.9教学进度表序号(单元)课题(教学内容)课时数周次教学时间安排执行情况5.0认识比1112-1311.1211.215.1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1211.1211.145.2按比例分配问题21211.151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