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21109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 本文关键词:心肌梗死,干预,疗效,护理,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 本文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起病急,进展快,发病早期正确诊断、及时进入快速治疗通道,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1,而护理工作是抢救危重患者成功的重要因素2,良好的护理在尽快落实各项护理操作的同时,可以使患者在心理、认知、依从性等方面得到改善,显着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 本文内容: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起病急,进展快,发病早期正确诊断、及时进入快速治疗通道,

2、是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1,而护理工作是抢救危重患者成功的重要因素2,良好的护理在尽快落实各项护理操作的同时,可以使患者在心理、认知、依从性等方面得到改善,显着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 6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了中医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改善患者心态,提高临床疗效,并与接受常规护理的 66 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21 年 9 月至 2021 年 12 月间心内科住院的 132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2 例,女 50 例; 年龄 44 62 岁,平均年龄 ( 50. 15 9.24) 岁; 前壁心肌梗死 64 例,下后壁心肌梗死 3

3、8 例,高侧壁及正后壁心肌梗死 30 例。按照入院时间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66 例,研究组中男40 例,女 26 例; 年龄 44 61 岁,平均年龄 ( 51. 15 8.68) 岁; 前壁心肌梗死 31 例,下后壁心肌梗死 20 例,高侧壁及正后壁心肌梗死 15 例。对照组中男 42 例,女24 例,年龄 45 62 岁,平均年龄( 49.858.65) 岁,前壁心肌梗死 33 例,下后壁心肌梗死 18 例,高侧壁及正后壁心肌梗死 15 例。患者多以胸痛、胸闷和心慌等症状就诊,入院时神志清楚,语言流畅,表现出表现出紧张、焦虑、害怕以及烦闷、无助等情感障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和

4、精神障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吸氧、多功能监护以及基础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另增加中医护理措施,主要有: 辩证施护: 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包括评估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舌苔、脉象、面色,注意观察患者出汗、皮肤的温度、湿度的情况。阴寒凝滞者要注意保暖; 痰浊闭阻者注意豁痰开结; 气滞血瘀者注意行气通络; 阳气虚衰者注意顾护阳气。情志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疾病带来生理和精神心理的不适,极易引发情志失衡。护士要及时寻找和发现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情志失衡,给予劝导

5、安慰、移情、情感宣泄以及借情、情志相胜法等,抵消和去除患者紧张、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以化郁为畅,疏泄情志,维持七情平衡。饮食调护: 可增加机体抵抗力,也可以濡养脏腑功能和四肢百骸。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总量要适度,过饥则气血来源不足,过饱则易伤脾胃之气。叮嘱患者应以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为主,多食用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尤其是急性期 2 3 周内的排便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3,排便时切勿用力,以免腹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必要时可用开塞露通便、或缓泻药口服以帮助排便4.同时要根据辨证诊断制订膳食计划,以改善阴阳失衡,比如对于心阴不足、

6、气血亏虚者可用玉竹、党参、当归、猪心等作为食疗之材。运动指导: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可行慢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练习,运动方式和强度要适合病人的病情,切忌过度,以循序渐进为准则,要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八段锦练习可增加气的生成,减少气的消耗,有利于静养正气,扶正祛邪5.耳穴按摩: 将未经炮制的王不留行彻底清洗消毒后,沾于 0.5cm0.5cm 的胶布上,选取耳穴神门、心、枕、皮质下以及交感等为主穴,在根据具体情况选取不同的配穴,将做好的沾有王不留行的胶布粘于双耳主、配穴上,每次按揉至少5min,2 次 / d.以局部有酸、麻、胀、痛和灼热感为按摩标准,3d 更换一次胶布,同时观察

7、局部皮肤变化。1.3 疗效评价1.3.1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 SDS ) 、焦虑自评量表( SAS)6评估病人入院时和干预 20d 后的焦虑、抑郁情绪。1.3.2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治愈、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比较。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两组患者的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见表 1.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2.3 讨 论急性心肌梗死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急性期病死率高7,多为脏腑亏虚、情志紊乱、饮食不节以及外邪入侵所致。中医护理认为

8、人体是有机整体,要从整体着眼,从辨证护理着手,确保每一项护理措施都具有针对性,才能节省有限的卫生资源,并产生最佳的护理效果。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做好饮食管理、情志护理、耳穴按摩以及适当运动指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饮食调护可补充营养物质,也可濡养脏腑功能; 情志护理使患者情志舒畅,气机条达;耳穴按摩具有养血宁心安神、疏肝益气补肾之功效; 运动指导可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此种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是对患者身心的护理,能使患者达到生理和精神心理的舒适和满意。辩证施护是根据不同的证候,从患者的病情特点、不同时期以及患者的自身特点制定出恰当的方案,做到因人施护,因病施护,使之更有利于患者的护理,逐渐减轻

9、患者躯体的痛苦和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有机结合,将是未来护理工作的方向,但是目前中医护理的应用还很局限,受到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患者的认知和接受情况以及疾病等多方面的约束,因此需要护患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使中医护理特色得以落实和发扬,尽早恢复患者的健康。参考文献:1 李响,王春梅,朱小玲,等。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近期预后价值研究J

10、.中国全科医学,2021,14( 11B) : 3681 3683.2 张晓河,张文惠。浅谈急救护理思维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16( 3) : 3.3 徐莉。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2021,8( 3) : 153.4 秦婷。老年便秘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8( 21) : 3738.5 苏书贞,李燕峰,张素馨,等。中医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21,34( 11) : 17151716.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 增订版) : 194195,235236.7 沈万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21,19( 3) : 36837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