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溶化》说课稿.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18730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溶化》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奇妙的溶化》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奇妙的溶化》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奇妙的溶化》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溶化》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化说课稿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贾琴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溶化”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二、说目标: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道有的物体能水溶化的特性。 2.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 3.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溶解的特性。 难点: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溶解现象。四、说活动准备: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

3、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1.各种操作材料:塑料筐、水杯人手两个、筷子、冰糖、盐、石子、糖、塑料片、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2.记录材料:水的溶化记录表、记号笔。五、说教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

4、导。2、演示法: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使用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六、说学法: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溶化的秘密。2、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

5、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七、说教学活动: 1、猜测活动(指导语:请你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再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溶解,哪些不会溶解?)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故事,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2、认识活动(指导语: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化、不会溶化的标志,为接下来的操作记录活动做好准备。3、操作活动(指导语: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4、 交流总结活动(指导语:说说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幼儿可以尽情表达,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友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5、延伸活动:(指导语:请幼儿回去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中,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中,并说说它们的原因。培养幼儿大胆地与人交往及表达的能力。)在这里,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2016.04.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