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2).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17967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 (2).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的点滴纪实当了十四年的语文老师,感触颇多。从刚毕业时的学生听、教师讲的传统教学模式;演变成了如今的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已经持续了几年,高效课堂的口号也越来越响亮。而老师们却越来越不会教,学生们越来越不爱学,双方压力都很大。针对这个问题,我把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纪实,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商榷。案例一:课前的“插曲”一天下午第四节语文课,我刚到教室门口就看到教室里热闹非凡:有下地喝水的、有回头说话的、有趴桌上睡觉的我真的是火冒三丈。当同学们看到我时,有的伸了伸舌头,有的低下了头,有的用双眼看着你接着我就是一顿唠叨。挺了几天又犯了,后来我细细的捉摸了一下。得出结论: 现在

2、的孩子太幸福,太自由,太没有规矩。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解决办法:马克吐温说过:“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的引下楼。”故课前安排科代表领他们读字词、读句子、读课文等,让他们有事做,从课间玩耍的状态中过渡到课堂上来。给他们一个心理暗示:要上课了,讲的内容是什么。案例二:课上的“无情”在范仲淹的故事的课堂上,我引领孩子读书。真的很失败,我们的孩子,不论读什么,怎么会都是一个表情!一种节奏!一种语调!当读到范仲淹“划粥割齑”、“五年未解衣就寝”时,班里一个比较调皮的男生,居然哈哈的大笑起来,我强压着怒火问他原因时,他居然说范仲淹太埋汰了,从来都不洗澡。我无语,其他同学也跟着大笑一

3、通得出结论: 现在的孩子缺少同情心,缺少入情入境的能力,缺少一种“定力”,缺少会感动的心灵。解决办法: 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故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加强朗读训练,尤其是“悲情”色彩的文章的朗读训练,收集一些描写汶川地震的感人文章,好好地读,认真地读,看看有多少孩子会眼眶湿润,泣不成声;请语文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除了音乐、画面的渲染以外,一定要凭借自身动情的教学语言,将孩子们引入文本情境,从而与主人公一起开心,一起激动,一起伤悲,一起愤恨案例三:课上的“无心” 在老人与海鸥的课堂上,在学习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

4、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的场面时,我俯身想看看孩子到底用笔如何圈画海鸥们的表现时。孰知,那个看似专注的孩子,突然对我说:“老师,XX同学的脚太臭了。”我瞪了他一眼。我从心底里感谢那个孩子因为他说得很轻,但却震撼了我的心灵!得出结论: 我们的孩子,缺少专注,缺少克制,缺少分明的是非观。解决办法: 毕达哥拉斯说过“思而后行,以免做出蠢事。因为草率的动作和言语,均是卑劣的特征。”故加强班级平时的正确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这种“极个别”无处藏身。老师甚至可以教给孩子一些“世故”,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这也是懂事的表现。案例四:课上的“无语” 对于老师的提问,我们的孩子总是不太

5、感兴趣。表现在:反应迟钝;举手者寥寥;双眼黯淡无光;说话声音缺少掷地有声;经常埋着头,场面像刚遭了灾,而且是瘟疫。得出结论: 我们的孩子缺少自信,缺少功底,缺少会奔涌的热血,缺少会澎湃的心灵,缺少激情!解决办法: 叶圣陶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用教师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相信,长此以往,总会融化坚冰;用教师的眼光,为孩子寻找精神的食粮,拓展阅读,补充阅读,鼓励孩子博览群书,用扎实的训练和积累去厚实孩子的文化功底。案例五:课上的“唱戏”与“看戏” 公开课上,少数孩子唱戏,多数孩子看戏。不是执教者不懂得要给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机会,而是,

6、他们在一番热切地等待之后,小手总不能“如林”。因此,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少数“救兵”。得出结论: 我们的孩子缺少参与的积极性,缺少责任感。解决办法: 朗费罗说过:“有所尝试,就等于有所作为。”故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给每个孩子发言的机会,多引导,多鼓励,多表扬。实在没法,可以考虑抽签发言,强制执行说着说着,也就习惯了;练着练着也就“炉火纯青”了。案例六:课下的作文“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曾经做过一项小调查:我班的41名学生写一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批改时,有7个孩子的作文惊人地雷同这7个孩子都安排自己在夜深人静之际发高烧,不断呻吟。7位母亲听见呻吟,决定背孩子上医院。7个孩子都很会进行环

7、境渲染此时,正下着蒙蒙细雨。7个孩子都不约而同地安排他们的母亲在背他们上医院的途中摔上一跤,当然,只是膝盖磕破点皮。7位母亲全然不顾这些,把孩子送进医院,忙挂号,忙咨询,忙付钱,忙取药,忙端水,忙喂药,一宿没睡。第二天早晨,7个孩子都发现他们的母亲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人也比昨天瘦了一圈。于是,7个孩子都扑进母亲的怀抱,哽咽着说:“妈妈,你真是我的好妈妈!”更令人费解的是,7户家庭的父亲在干嘛,只字未提得出结论: 我们的孩子缺少鲜活的生活体验与积累,缺少会发现的眼睛。纯粹的瞎编乱造或是抄袭,才会诞生如此雷同的可悲的作文。解决办法: 在常规教学中,要重视作文教学。让孩子认识到作文其实就是“我以我笔写

8、我心”,作文是“真实事件的描绘,真实情感的喷涌”。当然,光做好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我们的孩子只会死读书,只会将自己关在教室里、书房里,是无论如何写不出鲜活生动的文章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多引领孩子们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活动,走进自然,从而去享受生活,发现生活之美,丰富、充实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家园。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少数现象,但确是不得不关注的“不和谐之音”。新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老师们我们如何引导孩子们学好语文,掌握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使每节课都能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这些真的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俗话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以老师们我们应该在课堂上的点滴事件中培养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技巧、能力,让我们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