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154196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能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创新能力的培养摘 要: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国民创新素质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能力是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想象力等能力的综合, 是对旧事物的变革与否定,是于习以为常之处发现奇异之点,其实质在于“新”。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所谓的创新能力就是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涉及到一个人得多种能力,如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

2、力、吸收知识的能力、信息能力等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创新的起点是对新出现的情况,新发生的变化,甚至是头脑中一个新异的想法及时作出积极的反应,并由此发现问题,尝试解释原因,从而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最终产生发明和创造。同时创造性的想象力能够打破思维定式,对同一事物产生截然不同的联想,从而在日常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具创意。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本质,学习需要创新,搞科研更需要创新,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的源泉在哪?一、提高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自觉产生积极改造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意愿和创新欲望。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石,要创新首要的问题是解放思想

3、,实现意识创新。创新意识是一种敢为人先、不断进取、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创新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动力,整个创新就是在创新意识的支配下,实现新目标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创新,才能及时把握和抓住机遇,审时度势推动创新,才能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运用新思路去思考问题,自觉地把国家政策和上级指示与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创新。作为国家 ,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胆有识、敢闯难关、敢冒风险,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及时以创新的理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的精神策划未来。二、培养创新

4、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具体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基于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思维能力、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持久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成果的表达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等等。首先,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牛顿少年时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他常常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星星和月亮为什么挂在天上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运转着,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这些疑问激发着他的探索欲望。后来,经过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能提出问题,说明在思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好奇心是包含着

5、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谁想在茫茫学海获取成功,就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正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其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不要认为被人验证过的都是真理。许多科学家对旧知识的扬弃,对谬误的否定,无不自怀疑开始的。伽利略则始于对亚里士多德“物体依本身的轻重而下落有快有慢”的结论的怀疑,发现了自由落体规律。怀疑是发自内在的创造潜能,它激发人们去钻研,去探索。对课本我们不要总认为是专家教授们写的,不可能有误专家教授们专业知识渊博精深,我们是应该认真地学习。但是,事物在不断地变化,有些知识现在适用,将来不一定适用。再说,现在的知识不一定没有缺陷

6、和疏漏。老师不是万能的,任何老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不能说全部都是绝对准确的。对待我们所学习或研究的 事物我们应做到:不要迷信任何权威,应大胆地怀疑。这是我们创新的出发点。第三,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如果没有强烈的追求创新欲望,那么无论怎样谦虚和好学,最终都是模仿或抄袭,只能在前人划定的圈子里周旋。要创新,我们就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勇敢面对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不要怕失败,相信一点,失败乃成功之母。第四,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异的观念,不要“人云亦云”。创新不是简单的模仿。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必须要有求异的观念。求异实质上就是换个角度思考,从多个角度思考。并把将结果进行比

7、较。求异者往往要比常人看问题更深刻,更全面。第五,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创造实质上是一种冒险,因为否定人们习惯了的旧思想可能会遭致公众的反对。冒险不是那些危及生命和肢体安全的冒险。而是一种合理性冒险。大多数人都不会成为伟人,但我们至少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第六,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一个有很多创造性思想的人如果就此停止,害怕去想另一种可能比这种思想更好的思想,或已习惯了一种成功的思想而不能产生新思想,结果这个人变得自满,停止了创造。三、塑造创新人格创新人才具有共同的人格特质:高度的自我力量和情绪的稳定性、独立自主的强烈需要、控制冲动的高水平、超常的智力、喜欢

8、抽象思维、对矛盾和障碍表现出极大对兴趣等。创新的个性特点为:勇敢、甘愿冒险、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一)要有较强的主动性、好奇心。从态度上讲,应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强的人,兴趣总是十分广泛,对任何事情总是有一种好奇的心理。他们总是善于在自己接触到的现象,特别是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的问题。创新总是要遇到困难的,认识创新或多或少都要打破原有的平衡,都会带来一些麻烦,产生一些阻力。在工作中,缺乏了主动性,没有主动创新的意识,创新就无从谈起,更说不上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敏锐的洞察力。从观念上讲,应有否定意识。能从平凡的事例中找到裂痕所在,找出实际存在的和理想模式间的差距,敏锐的 通常能从别人未注意到的枝节中发现十分有用的信息,并巧妙利用这些信息推动事业的发展。(三)强烈的求知欲。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同时具有高度的勤奋求知精神,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变化。具有高度的勤奋求知的精神,就会有广阔的视野,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