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14834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埗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A银河系 B总星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与地球比邻的是( )A水星、金星 B木星、火星 C水星、木星 D火星、金星3、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 )A耀斑爆发产生 B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C黑子活动释放 D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4、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爆发5、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风 B、大气环流 C、热力环流 D、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7、

2、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 ( )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黄赤交角的大小读下面地球公转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北极点),回答810题8、从CD这一段时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增大 B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C、北半球白天比黑夜长 D南半球白天比黑夜长。9、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DAB这半年中,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B从BCD这半年中,北极圈内极夜的范围逐渐扩大 C在D这段时间里,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D在CD这段时间里,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10、判断下列说法

3、正确的是: ( )A从A到B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B从C到D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C到C点时,深圳市昼短夜长,而且在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 D从B到C这段时间内,深圳市被太阳直射一次。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112题。11、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030EB060EC30N 30WD0 120E1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0, 180C0, 150W D150W 18013、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B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14、全球共有

4、气压带 ( )A6B7C5 D41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SN900W0000900W A B C D16、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高度升高,温度降低 B大气运动比较稳定,利于飞行C太阳辐射是其主要的热量来源 D臭氧层位于该层17、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 C软流层以上部分 D上地幔18、地球上有昼夜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地球公转 B.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C. 地球自转 D. 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19、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以南通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

5、资料统计图,回答20-21题:20、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21此天气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2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 )A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没有变化 B热带范围缩小C温带范围缩小 D寒带范围缩小23、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这点是( )A2326S,160 E B2326N,160 EC2326S,20W D2326N,20 W24、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6、,风向正确的是( )25、下列天气过程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是( )A台风 B飓风 C梅雨 D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A耀斑出现在光球层上 B黑子出现在日冕层C日珥出现在色球层上 D黑子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27、下图中表示气旋的有( )28、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各项要素成正比的是( )A、太阳高度 B、地理纬度 C、大气厚度 D、大气透明度29、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纬度的热力差异 B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C寒流与暖流的分布 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30、下列是四幅物体水平运动图,正确

7、表示南半球的是(虚线表示物体原来受力方向,实线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运动方向) 三、读图分析题(共40分)31、读下面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是北半球的 节气,出现在每年的 _月 日前后。(2)、AB弧是晨昏线中的 (晨线或昏线)。(3)、从A点到B点昼夜长短变化趋势是 。(4)、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_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_现象。(5)、此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 。32、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高度(千米) C 50 B12A 气温(摄氏度)-100 -60 -20 0 20 60 (1)、大气在垂直方向可分为:A

8、 ,B ,C 。(2)、A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或降低),原因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2分)A、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A层B、流星、极光等自然现象多出现在C层C、飞机一般在A层飞行,通常所说的臭氧层存在于B层D、飞机起飞不久遇到大雨天气,此时应该紧急迫降E、C层大气密度小、气压低 F、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有重要作用的是C层33、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太阳 射向宇宙空间A 大气 C B 地面(1)、上图中A表示 辐射,B表示 辐射,C表示 辐射。(2)、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成分是平流层的 和对流层的 _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9、射主要是 光。(3)、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 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4)、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 ,较短的是 。(5)、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稻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3分) 。34、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2)、图中、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分别称为_和_。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分别称_和_。(3)、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4)、图中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5)、图中A、B两处相比,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CDDBCDDDCCADAB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CDDDBCDDDCDADADBDBD31、(1)南回归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