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14642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进展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展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重点难点: 1、把握小数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挨次,并能精确地计算。 2、能选择简便的方法精确计算。 教学预备: 购物小票、购物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本超市购物图,笑笑在收银台结算账单。师:笑笑正在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让我们一起帮忙她。 2、师出示购物小票,学生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生答货号、销售价、数量、应付款、实付款、实收、找零。) 3、师:怎样帮忙笑笑核对找回来的钱数对不对?这节课我

2、们就来讨论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二、合作沟通,探究算法 1、核对小票。 师:同桌相互说说通过观看购物小票,你知道笑笑都买了什么吗?我们可以怎么帮她? 2、汇报学习状况,先把一个蛋糕和一瓶橙汁的价钱加在一起,然后用20元减去买东西花的钱,看剩下的钱和购物小票上找零一项的钱数是不是一样。列式:20-(12.30+4.85)。 师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组争论,核对小票,还可以怎样算?引导学生探究还可以用买东西的钱加上找回的钱看是不是等于20元钱。列式为:12.30+4.85+2.85。 4、师生小结算法。 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按有括号先算括号里

3、面的,没有括号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挨次来计算。计算时,一样数位要对齐。 三、练习运用,体验胜利 1、模拟购物。 师:我们小组合作,模拟购物。一人当售货员,其他三人扮演顾客,到货架上选自己需要的、喜爱的文具,选完后填到购物单中,请售货员算一算买这些商品要花多少钱?顾客再核对一下,售货员四人轮番当。小组合作模拟购物,并填购物单。 2、反应练习。 (1)师:在计算这几种商品的总价时,你有比拟简便的算法吗? (2)小组沟通。 (3)师生小结:在计算小数连加法时,使用加法交换律或者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计算小数连减法时,两个减数如相加可凑整,先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也可使计算简便。 四、联

4、系生活,拓展延长 师: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今日让我们当一回家,为家人预备晚餐,选购食品。钱数在30元以内,你准备选购什么食品? 生写出自己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共花多少钱?如有剩余,余下多少钱? 五、小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购物小票 1.25+2.41=3.66 3.66-1.25=2.41 1.25 3.66 +2.41 -1.25 3.66 2.41 计算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就和整数加减法一样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奥运信息,能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

5、的有关问题,体会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数学学问和方法解决奥运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2022年第31届奥运会在里约进行,同学们知道我国运发动一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工程还打破了世界记录,尤其是中国女排,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团结协作,坚韧拼搏,最终获得冠军。那么同学们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呢?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查表格,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依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奥运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 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79页问题一。 (1)学生观看表格,沟通汇报:可以知道

6、三名运发动各自的成绩分别是多少秒。 (2)出示问题: 前三名运发动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做的,相互沟通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两幅冲刺状况图,并提问:依据刚刚的数据,你能推断哪幅图能描述当时决赛的冲刺状况吗? 学生观看图片,沟通汇报。师依据学生答复整理归纳:依据刚刚计算出来的结果,可以知道,其次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们之间的距离应当很近,而他们和刘翔的时间相差许多,所以距离应当相对远一些。 因此其次幅图能更好的描述当时的冲刺状况。 (4)当时男子110米栏的奥运会记录是12.95 秒,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 学生先独立思索,小组内沟通,再全班汇

7、报。 2.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二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你能猎取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阅读后,指名汇报沟通:在最终一跳之前,何冲比其次名多32.45分,秦凯比其次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课件出示问题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是怎么想的。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问题2。 让学生观看“最终一跳的得分状况表”。 学生独立思索计算,小组沟通,指名汇报。 依据学生汇报,师归纳:何冲最终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终一跳前,秦凯落后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终一跳,秦凯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其次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凯。

8、 3.师出示教材第80页问题三。 (1)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并从中猎取数学信息。 学生先独立思索计算,小组争论沟通。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2)出示课件射击竞赛场景图。 同学们先观看图片,再独立通过想象推断,并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小组内沟通。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争论验证。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们说一说。 四、课后练习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把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育学生具有良好的估算意识,并能把握正确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估算力量。 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末

9、尾有0的数的乘法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小数的乘法。教材呈现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二是其中一个乘数是整十数。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建立方法,把握如何确定积中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的动物,你了解哪些动物?(学生列举) 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呈现以下几组数据: 1、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 2、三趾蛞蝓在地面上每分钟大约爬行2.1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上的1.2倍。 读了这几组数据,你想到了

10、哪些可以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建立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模型 1、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决。重点讨论乘法问题。 例如:三趾蛞蝓在树上每分种大约爬行多少米?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2.12.15 (2)估算。 引导学生估一估2.12.15的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在此根底上,师引导学生用笔算来解决问题。 (3)尝试计算。 争论:如何列竖式,每一个乘法的数位怎样对齐?结合上一课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的关系进展讨论。 (4)标准小数乘法竖式写法。 2.15 2.1 215 430 4.515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乘数是2位小数,其次个乘数是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就是

11、3位小数。 (5)结合整数乘法你有什么发觉? 2、师提出问题:三趾蛞蝓在地面上1小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2.160 (2)用竖式计算。 2.1 60 126.0 (3)思索为什么要把0写在一边不乘,直接写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小数乘法当成整数乘法说说道理。 三、课堂活动 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四、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4、5题 学生独立思索,完成列式。 五、课堂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4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试验,让学生亲身经受测量与估量的过程,争论得出一种即合理又便利的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总结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中有力量针对详细的问题设

12、计测量的方案。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测量与估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估算技能。 教学预备: 天平铁钉米粒黄豆铁丝纸张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教师出示实物:一堆钉子和一堆米粒 提问:你能看一眼知道这些钉子和米粒的数量吗? 2、我们已经有了估量的阅历,但是为了让我们估量的数量更精确一些,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还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和试验来测量和估量这些物体的数量,同学们有兴趣试试吗? 二、操作与思索 1、先来估量钉子的数量: 在操作之前教师给大家供应了一个工具-天平 让学生独立思索:有什么方法利用天平这个工具知道这些钉子的数量。(提示:想一想钉子的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小结:

13、既便利又合理的方法-算出一个钉子的质量,再用总质量除以一个钉子的质量,就可以得出钉子的数量。 2、估量一亿粒米的质量。 要求小组合作争论出估量的方法。 提示:有的时候为了提高精确性还需要实行屡次试验的方法。 合作要求: _先用天平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 _数出一克米或者2克米的数量。 _依据书上表格,填写试验记录。 _写出算式,得出结果。 三、练习与应用 1、用两种方法计算一粒黄豆的平均质量。 2、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题进展估量或测量。 学生踊跃答复,大胆猜想。鼓舞学生能说出猜想的理由。 学生很有兴趣,乐观性比拟高。 盼望学生通过独立思索,得出估量钉子数量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学生建议用天平称一个钉子的质量,教师让学生通过试验,发觉由于一个钉子的质量太轻,无法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