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年).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139441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27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港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贵港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贵港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贵港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贵港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港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港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1—2025年).docx(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港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20212025 年 )为加强“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配 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根据 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20212025 年)广西医疗 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20212025 年)贵港市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贵港 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 发展现状。1.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162020 年,人均预期寿命由 77.09 岁提高到 77.71 岁,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41 岁;孕产妇死亡率由 16.75/ 10 万降低到 5.82/ 1

2、0 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1.08/ 10 万;婴儿死亡率由 4.01 降低到 3. 14 ,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2.26;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由 6.26降低到 4.73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2.77 ,主要健康指 标总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贵港市已经建立起了由医疗、公 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 务体系。2020 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 3907 个,其中包括医院 69 个 (其中,三级医院 4 个、二级医院 27 个、一级医院 25 个, 1 未定级医院 13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3755 个

3、(其中,乡镇卫生 院 74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1 个、门诊 部和诊所 692 个、村卫生室 2975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84 个(其 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 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2 个、妇 幼保健院所站 6 个、采供血机构 1 个、卫生监督所 6 个);卫 生人员总数 33718 人 (含乡村医生 3156 人和卫生员 146 人) ,其 中卫生技术人员 25103 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 5.64 人。 床位 23148 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5.20 张。3.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20 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达

4、 2063.84 万人次。 其中年住院量 80.09 万人,较 2016 年增加 12.79 万人。公立医院 收支结构不断优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成效初显。2020 年全市卫生人员总数达 33718 人 (含乡村医生 3156 人 和卫生员 146 人),卫生人员总数比 2016 年增加 6197 人,增长率 22.5% 。其中,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为 7.81 人, 比 2016 年增加 1.46 人;卫生技术人员 25103 人,比 2016 年增加 6193 人,增长 率 32.7% ,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增幅高于普通卫生人员。每千人 口 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数为 1.92 人,比 2016

5、 年增加 0.56 人;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由2016 年的 1.7 人增加到2020 年的 2.56 人;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由 0.56 人增加到 2. 10 人,卫生服务人员增量 与增速均高于全区水平。4.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2 “十三五”期间,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在重大 疾病预防控制、儿童免疫规划、妇幼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 病防治等方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所提高;积极提高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健 全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随访 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由村卫生室承担;免费实施 12 项基 本公共

6、卫生服务项目取得显著成效,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 全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疫情控制效果 良好,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人 群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5. 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十三五”期间,贵港市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严格执行国家 卫生健康委员会明确的临床路径、诊疗规范,持续开展病历处方 质量、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医院感染管理、优质护理等医疗核心 制度的专项监督检查。积极推进日间手术试点、预约诊疗服务等 工作。强化医疗机构及医师、护士准入与管理,审批医疗机构许 可事项 117 件、医师执业注册 827 件、护士执业

7、注册 4507 件,不 断加强医疗安全监管和卫生行风建设。“十三五”期间正式获得自 治区向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推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名额。(二) 主要问题。1. 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相对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居民 3 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表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贵港市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速快,但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 2020 年底每千常住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仅为 5.36 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 (助理) 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 1.98 人、2.56 人。市 办公立医院床位不足,每千人口仅有 0.71 张,市级公立医院床位 数增速相对缓慢。2. 医疗

8、卫生资源结构相对欠优。医疗卫生资源质量较低。三级医院数量明显不足,三级医院 床位数仅占 28% ,低于全国水平。社会办医明显滞后,每千常住 人口社会办医床位数仅为 1.58 张。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 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需求日益增长,但资源供给难 以全面满足老年人现实需求。专科医院发展相对较慢,儿科、精 神卫生、康复等领域明显薄弱。3.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全市传染病床位数不足,医院传染病病区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较差、救治设备配置低、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应急管理体系比较薄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对能力还 存在短板。全市仅有 1 家职业病诊断机构,无

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机构和政府办精神卫生医院,职业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亟需 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缺 乏联通共享,疾病防控与临床治疗的协同性不足,机构间合作协 调性有待提高。 4 4. 中西医发展均衡性相对较差。全市仅有 3 家中医综合医院,2 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其中仅 有 2 家三级医疗机构。 中医服务量占比偏低, 中医药壮瑶医药发 展受重视程度不足,相对缺乏竞争力,难以体现中医药壮瑶医药 的区域特色及优势。(三) 形势及挑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的首个重 要时期,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历

10、史任务。加强新时代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发 展,不仅要在“病有所医”问题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更要在坚持预 防为主方针基础上,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 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人民健康水平 不断提升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人口城镇化、老龄化以及 疾病谱系等因素的变化,贵港市医疗服务体系发展面临诸多挑战。1.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理念,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定位提 出新的要求。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理念,使得卫生健康服务的内容由 传统的疾病防治拓展到预防为主、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等。随着 贵港市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 疗保健等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青壮

11、年劳动人口不断由农村流入城 市,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这些人口变化使得医疗资源与 医疗费用的双重压力加大,对加快建立适合老龄社会、强化全生 5 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2.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对医疗服务体系框架提出新的 思路。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整体趋势呈现缓 速下行状态。贵港市由农业型城市向工业型城市的转型也对医疗 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居民健康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在经济 发展的新常态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更应关注如何配置医疗 资源、高效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问题,平衡“公平可及”与“

12、高 质高效”的关系,以提高资源宏观和微观配置效率的方式,推进贵 港市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3.疾病谱系不断变化,对公共卫生和应急救助发展提出新的 需要。经济社会转型中居民生活方式快速变化,使疾病谱系发生巨 大变化,慢性病成为主要疾病负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 影响贵港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发 生和全球蔓延,导致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复杂严峻,新发传染病与 传统烈性传染病的潜在威胁都不容忽视,对贵港市公共卫生体系 的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及时调整发展策略, 转变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积极应对疾病谱变化,满足 居民复杂而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4.科学技术创

13、新发展,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提供新 6 的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5G 、大数据等信息化技 术的快速发展,与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的改革紧密结合。信息时代 的快速发展,在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 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这就要求体 系发展与新兴信息技术融会贯通,构建“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模 式,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卫生健康事业。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

14、 全观和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全 面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主旨,以实现人人就近享有公平可及、 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为主导,加强医 疗机构设置与管理,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 用,强化医疗资源的合理规划和有效配置,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 率,建立适应贵港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构与功能更趋合理、 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 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 全市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 7 求。加强卫生

15、健康领域党的建设,强化人、财、物、地的保障, 推动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核 心港口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提供医疗卫生基础,为卫生健康 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二) 基本原则。1.整体规划,分级分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优化整体 规划,统筹不同区域、类型、层级医疗卫生资源数量和布局,严 格遵循中央与自治区所制定的配置标准,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 合理地规划。2.需求导向,平急结合。以贵港市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统筹“平时”和展示“战时”双 重需要。以提高质量标准、优化结构布局、提升品质能级为主线, 保证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提高特殊时期医疗卫生服务及应 急的工作效率。按常住人口和重大生产力布局配置资源,科学合 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各类资源配 置标准。3.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维护基本医疗 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促进公平公正。在保证政府及公立医院主导地位不变的前提下,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医疗资源配置和利 8 用中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人民群众多 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4.质量优先,补足短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 务能力,为居民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