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茶馆式教学给我们的启迪.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132233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茶馆式教学给我们的启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后茶馆式教学给我们的启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后茶馆式教学给我们的启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后茶馆式教学给我们的启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茶馆式教学给我们的启迪.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后茶馆式教学给我们的启迪任何的教学改革,一定是基于学校教学现实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一般说来,问题抓得准,解决问题的策略正确,改革取得成功的几率就大。张校长率领的团队在认真审视了课堂常态情况下,教师究竟怎样教,学生究竟在怎么学这两个核心问题之后,归纳出课堂教学的四个突出问题:1.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即使有学生自己学习,但是学习方式单一,教师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2.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许多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没有关注在这些问题上学生是怎么想的。3.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

2、值取向究竟何在,为什么提问?为什么让学生小组讨论?许多教师常常带有盲目性,表现茫然。4.教师对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似乎除了布置大量练习和补课之外没有其他办法。问题找到了,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经过对当前全国有影响的优秀课堂教学如邱学华的尝试教学:先练后讲,练在当堂;洋思经验:先学后讲,当堂训练;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预习展示,反馈达标;育才段力佩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之后,他们发现,他们的课堂教学实现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即从以学科体系为线索的逻辑结构变成以学生的学习为线索的逻辑结构。但是,他们都是以一种学习模式来阐述以学生的学习为线索的逻辑结构,所以在课改进程

3、中,他们的教学遇到了一些难于解决的困难:例如,课的类型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学段特点不同,学习方式多样等问题,这些问题,很难用一种教学模式来解决。静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后“茶馆式”教学就是变从“书中学”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书中学”与“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后“茶馆式”教学有三个“不”:(1)不确定“读”、“练”、“议”、“讲”、“做”等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2)不拘泥“读”、“练”、“议”、“讲”、“做”等教学方法的应用完整。(3)不规定“读”、“练”、“议”、“讲”、“做”等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课堂教学有待改进的问题很多,什么都要改,又是不现实的。因此,后“茶馆式”教学在

4、“茶馆式”教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确定了两个课堂教学的关键干预因素,且以这两个关键干预因素来克服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弊端。第一,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过去,也曾强调教师“精”讲,问题是究竟“精”讲什么。一般都认为讲“重点”、“难点”,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不管通过“书中学”搞懂,还是通过“做中学”搞懂,教师都不应该讲。其实,前后两者强调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的是学科本位;后者,偏重的是学生本位。因为,重点不一定是学生自己学不会的;教师认为的难点也不一定是学生的难点,教师认为不是难点的,有可能是学生的难点。而且,这一关键干预因素体现了“先学后教”、“讲是为了不讲”、“教

5、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克服了课堂教学中的两个弊端:教师总体讲得太多;教师教学行为的价值判断模糊。第二,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教学的本质,不是追求学生回答正确,不是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而应该是让学生暴露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清楚,学生在学习某一项知识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他们通过学习、生活的各种经历,形成了对事物形形*的看法,形成了一套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认知心理学是这样描述的:人的认知需经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几个阶段。中学生的认知,已不再从零开始,他们已经有了不少的认知经验,这些认知经验以不同的图式储存大脑中,是为认知的“前结构”。当新的事物作为某种图式出现时,就可能激活原有的图式,于是新旧知识便建立联系,在同化和顺应中形成新的图式。在新的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能掌握这项知识,甚至会出现“闪光点”,也有的会产生“相异构想”。如果不管学生在想什么,只管教师讲的是正确的,这样的教学就是灌输。关注学生的潜意识,尤其是关注“相异构想”的暴露与解决,这样的教学才是启发。为什么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其目的之一,还是为了通过增加学生的经历,来暴露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解决“相异构想”的教学资源不仅有教师,还有学生。这样做,就已经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了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课改其实最难的是行为跟进。静安人采用了循环实证的方法推进了“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