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建设好记得住乡愁的湘江古镇群落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12727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和建设好记得住乡愁的湘江古镇群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保护和建设好记得住乡愁的湘江古镇群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保护和建设好记得住乡愁的湘江古镇群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护和建设好记得住乡愁的湘江古镇群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和建设好记得住乡愁的湘江古镇群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护和建设好记得住乡愁的湘江古镇群落望城地处湘江黄金水道下游,沿江两岸分布着有“小汉口”之称的靖港,有“千年陶都”美誉的铜官,有“长沙十万户、乔口八千家”之称的乔口和曾是重要水岸商埠的新康等古镇群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陆运逐步取代水运成为主要运输方式后,这些沿江古镇已辉煌不再,陷入了发展困境。近年来,望城把古镇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来保护和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历史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湖湘特色小镇,探索了一条古镇群落的复兴之路。一、传承古镇的历史记忆。深度挖掘湖湘文化的历史文脉,重点打造了“陶瓷文化”、“民俗文化”、“渔文化”“戏曲文化”等极具魅力的特色名片,让每个古镇都具有历史记忆和文脉传承。靖

2、港以“古”为特色,坚持大保护、大利用、修旧如旧的理念,重点修缮和恢复了一批明清古建筑群、老字号商店,打造了“靖港八大碗”、“庙会小吃”等传统特色餐饮品牌,使古镇重新焕发生机,一跃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乔口以“水”为特色,恢复了杜甫码头、乔江书院、百岁坊等人文景观,并做活水景、水乐、水产“三水”文章,叫响了“到乔口渔都去呷鱼”的口号,成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铜官以“陶”为特色,依托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铜官窑,促进传统陶艺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千年陶城”再现繁华景象。新康以“戏”为特色,依托源远流长的地花鼓、皮影戏、酿酒等民俗文化和技艺,积极繁荣民间艺术和文化产业。如今,

3、随着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和恢复,古镇旅游不断升温,“到靖港寻古、到乔口吃鱼、到铜官玩陶、到新康看戏”的旅游品牌越打越打响。二、保持古镇的独特风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久远的就越是新鲜的,越是特色的就越是大众的,越是生态的就越是现代的”,古镇群落形态风情各异,特色风貌难以复制,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城镇保护性利用的过程中,坚持尊重历史、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坚持不砍树、不填水、不拆房、不扩建,尽可能地保留古香古色、原汁原味的古镇风貌。如,靖港保持了“八街四巷七码头”的旧有格局,木结构建筑占三分之一以上,还对所有的树木、河流、水井、小桥、作坊都进行了精心保护。其他古

4、镇也都各具特色:乔口渔都是典型的湖湘民居风格,新康戏乡具有欧陆风情小镇的特点,铜官陶城则保留了许多文革时期的苏式建筑。这里的一房一瓦、一桥一水、一石一木,都保持着自然本真,向各方来客展现着它们的独特魅力。三、发展古镇的特色产业。把文化古镇作为吸引人口聚集、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铜官镇积极推进陶艺精品一条街建设,大力发展陶艺手工作坊,促进了传统陶瓷产业的发展和本地居民的就业。目前该镇已有国家级陶艺大师一人,省级陶艺大师10人,手工陶艺作坊12家。靖港古镇的居民仍延续着千百年来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做糕点、酿甜酒,手工制作梳子、秤,景区内居民仅靠出售芝麻茶、甜酒、糕点、传统工艺品等,每户每年纯收入就可达近10万元。乔口镇全力做活“水”字文章,吸引了开天渔庄、八百里水产等企业落户,让30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即将开业的乔口渔都乐园将成为长株潭市民休闲旅游的新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