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11093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4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吉林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吉林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吉林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吉林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docx(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一、吉林省冰雪运动发展比较优势( 一) 区位交通优势 。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 , 与辽 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省相连 , 并 与俄罗斯、 朝鲜接壤, 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 。 吉林省具有发达的国际国内交通网 络 , 全国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贯穿吉林南北 , 公路总里程 10.78 万公里; 主要通航河流有松花江 、 嫩江、 图们江和鸭绿江; 航空 以长春市为中心 , 白山市、 通化市、 松原市、 白城市、 延吉市为 补充 ,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是我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 , 是 东北亚区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 、 我国主要建设

2、的干线机场。(二) 冰雪资源禀赋优势 。 吉林省位于北纬 41 度至 43 度之间 , 处于 “冰雪黄金纬度带”,地势东高西低 , 东部长白山与欧 洲的阿尔卑斯山、 北美的落基山并称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 , 中东 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山地资源 , 非常适宜建设大型 滑雪场地 , 开展冰雪休闲运动和旅游度假观光。(三) 群众冰雪运动优势 。“十三五”期间 , 广泛开展形式多 样的群众冰雪运动 , 培育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冰雪节庆活动 , 连 2 续举办了 19 届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 、 27 届吉林国际雾凇 冰雪节、20 届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 16 届长白山雪文化 旅游节、6

3、 届吉林雪博会和吉林国际冬季龙舟赛 、 国际冰雪摄影 大展、 冰雪温泉 节等特色冰雪体育文化活动 。 全省每年浇冰场 300 块以上 , 举办系列冰雪活动近 300 项 , 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 到 800 万 , 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超过 120 万 , 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例达到 36以上。(四) 竞技冰雪运动优势 。 吉林省冰雪运动竞技成绩 显著, 在中国冰雪运动史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 代表国家参加冬奥会运 动员总计 102 人 , 共夺得金牌 5 枚、 银牌 14 枚、 铜牌 9 枚 , 为 祖国争得了荣誉 。 先后培养出周洋、 李坚柔、 武大靖、 叶乔波、 陈露、

4、齐广璞等一批优秀的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 , 为国争光 , 为 省争光 , 对吉林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 作用。“十三五”时期 , 共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 408 人次、 教练 员 40 人次 。 为备战北京冬奥会 , 吉林省为冬季项目国家队输送 了运动员 100 余 名 , 共建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 (组) 8 个 。 目 前 , 全省共有冰雪 运动专业运动员 318 人、 后 备 人 才 3111 人、 教练员 442 人。(五) 冰 雪运动教育优势 。 “十 三五”期 间 , 吉林省 以建设 “冰雪强省”为契机 , 依托国家冰雪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 举办各 类技能提升培训班

5、9 期 , 为全国培养紧缺人才 1191 人 。 连续举 办 6 期省级高山滑雪运动教 师培训班 , 培训中小学校体育教师 3 1360 人 。 省内开设冰雪运动专业高校 3 所 , 建设高水平运动队 高校 4 所 , 建设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302 所、 北京冬奥会奥 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15 所、 省级冰雪运动特色学校 557 所 , 连 续三年总计投入 3000 万元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配备冰雪运动器 材。(六) 冰雪运动历史文化优势 。 吉林省冰雪运动有悠久的历史 , 拥有众多中国 “第一”。通化市是 “新中国滑雪发源地”,通 化滑雪场是新中国第一座具有国际比赛水平的竞技滑雪场 ,

6、被称 为 “中国滑雪之乡”“新中国滑雪运动的摇篮”,第一个全国滑雪 冠军、 第一个亚洲滑雪冠军、 第一个短道速滑世界冠军都出自通 化市 。 单兆鉴是新中国第一位滑雪冠军 , 被国际滑雪历史协会 (ISHA) 誉为 “中国现代滑雪之父”。长白山高原冰雪训练基地 是 1959 年由原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提议兴建 , 是全国唯一一个地 处海拔 1680 米亚高原原始森林的越野雪场 , 并配有 “运动员村” 公寓一座。(七) 冰雪场地设施优势 。 吉林省现有各类滑雪场 49 座 。 吉 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是世界最先进的四季全天候室内滑雪运动 训练基地; 全国十大雪场排名前列的北大湖滑雪场 、 万科松花湖

7、 滑雪场和长白山国际滑雪场均坐落于吉林省 。 吉林省现有标准滑 冰馆 14 座 , 其中吉林省速滑馆是亚洲第一大滑冰馆 , 功能齐全, 设施设备先进 , 达到接待 国 际 A 类赛事标准 , 曾经承办过多次 世界杯、 亚冬会滑冰赛事。 4 二、规划总体思路( 一) 指导思想 。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 “冰天雪地也是金 山银山”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吉林要做好雪的文章” “要推动冰雪旅游、 冰雪运动、 冰雪文化、 冰雪装备等加快发展” 等重要指示精神 , 抓住北京冬奥会的契机 , 按照省委、 省政府部 署 , 全面实施 “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吉林省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8、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贯彻落 实 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 的实 施意见 (吉发2016 29 号)、 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 吉林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 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实施意见 的通知 (吉 办 发2019 45 号)、 吉林 省 冰 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2021 2035 年) (吉办发2021 38 号), 以建设 “体 育 强 国、 健康 中 国”为指 引 , 以建设冰雪体育强省为目标 , 加快推进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 高质量发展 , 为加快新时代吉林 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贡 献。(二) 基本原

9、则。 坚持以人为本 。 坚持 “以人 民 为 中心”,增 强人 民 的获 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 “以运动员为中心”,增强使命感、 责任感、 荣誉感; 坚持 “以青少年为中心”,促进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 坚持科技引领 。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发展需求 , 大 力推进 “科技冬奥”等重点攻关项目 , 提升冰雪运动核心领域关 5 键技术研 发 能 力 , 培育冰雪运动发展的新技术、 新业 态、 新模 式。 坚持改革创新 。 坚持开放办体育的理念 , 对标国际 , 强 优补短 ,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 , 深 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 激发冰雪运动发展活力 , 构建冰雪运

10、 动发展新格局。 坚持协调融合 。 推动冰雪运动产业要素聚集和区域协调 联动 , 发挥优势、 错位互补、 互利共赢 , 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 系和完善的产业链条 , 推动产业融合、 区域融合和四季融合 , 促 进冰雪运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三) 战略定位 。 以国际视野 为新方 向 , 以创新发展为新动能 , 以 “双循环”发展为新理念 , 以高质量发展为新目标 , 打造 吉林省冰雪运动发展新引擎 、 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新典范 、 世界冰 雪运动发展新 高地 , 构建冰 雪运动发展新格局 。 建 立 “全 面 布 局、 突出重点、 跨越式发展”的吉林冰雪运动发展新模式 , 打造 世界级冰雪运

11、动胜地 、 国际冰雪赛事中心、 世界知名的国际冰雪 旅游胜地和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1. 高质量发展冰雪运动项目 , 打造 世 界 级 冰 雪 运 动 胜 地。 树立国际化视野 , 按照国际标准 , 突出吉林特色 , 全面加强国际 交流合作 , 建立高水平冰雪运动团队和保障体系 , 吸引国内外高 水平运动 员、 教练员和冰雪爱好者来训练、 执教和开展冰雪运 动 , 通过规模化、 国际化、 品牌化 , 打造世界级冰雪运动胜地。 6 2. 高水平举办冰雪体育赛事 , 打造国际冰雪赛事中心 。 高 标准规划冰雪体育赛事场地 , 建设冬奥会标准的国际一流冰雪场 馆群 , 建立国际冬季奥林匹克运

12、动发展中心 , 积极探索申办冬青 奥会和冬奥会 , 以市场化、 专业化、 国际化培育打造一批国内一 流、 世界知名的标志性精品体育赛事 , 形成国内外高端赛事聚集 区 , 打造国际冰雪赛事中心。3. 高效 能建设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重 要承载 区 , 打造 世界知名的国际冰雪旅游胜地 。 推动冰雪运动和休闲度假等重大 项目建设和提档升级 , 构建 “冰雪大区”和 “冰雪小镇”,打造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运动休闲旅游带 , 形成一批百万人次以上 的世界级滑雪运动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4. 高质量发展冰 雪产业 , 推动建设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 展示范区 。 以建设世界级冰雪运动胜地 、 国际冰

13、雪赛事中心 、 世 界知名的国际冰雪旅游胜地为核心牵引 , 以建设中国冰雪文化品 牌高地、 中国冰雪装备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 、 中国冰雪配套服务 业创新发展区、 中国寒地特色产业集聚区为主要支撑 , 抓住北京 冬奥会的窗口期 , 顺应国际冰雪市场东移的趋势 , 承担引领后冬 奥时代中国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重任 , 推动冰雪经济在更大范围 合作 , 走出一条在国内可复制 、 可推广、 可借鉴的寒地冰雪经济 成功发展之路 , 推动建设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四) 发展布局 。 以冰雪运动 为 引领 , 以体育强省建设和冰 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 优化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布局 , 重点 7

14、建设长春冰上运动核心区 、 吉林雪上运动核心区 、 通白冰雪休闲 运动核心区三个核心区 , 统筹建设长吉冰雪运动产业带和大长白 山冰雪休闲旅游产业带两个产业带 , 重点加快建设长春市 、 吉林 市、 辽源市三个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 丰富完善松白冰雪休闲 渔猎文化、 延边民族冰雪文化两个冰雪特色组 团 , 形成 “三核、 两带、 三基地、 两组团”的冰雪产业聚集 区 , 构建 “三核驱动、 两带连通、 三基地配套、 两组团联动”的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 格局 。 衔接国家 “东北振兴” “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发展战 略 , 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 , 推动东北区域内融合发展 、 与 京津

15、冀及新疆的跨区域协同发展和与域外国家的开放合作发展, 建设中国寒地冰雪经济协同发展区 、 中国 (长白山脉 阿尔泰山 脉) 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和国际冰雪丝路带 , 形成以省内 强循环为核心、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导 、 国际国内双循环为相互支 撑的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格局。 三核长春冰上运动核心区 。 建设高标准国家冰上运动基地 , 培养 高水平冰上优秀运动人才 , 举办世界级高端冰上运动赛事 , 建设 冰雪文化艺术中心 , 依托长春冰雪新天地和 “一会 两节”,打造 长春冰雪欢乐季 , 形成世界第五大冰雪节。吉林雪上运动核心区 。 依托吉林北大湖滑雪场 、 万科松花湖 滑雪场和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 , 培养国家级高水平滑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