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109957 上传时间:2024-03-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浮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建市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云浮市服务业发展迅速,对拉动经济增长、完善城市功能、增强综合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云浮市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和云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全省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循环经济和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市,广东富庶文明大西关”的奋斗目标,实施“集聚优势、特色主导、中心崛起、城乡统筹”四大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服务业

2、发展,顺利完成了全市服务业“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服务业总量持续上升。“十一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9%,总量由2005年的65.3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 135.1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3.7%。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兴行业不断涌现,正向高层次、多领域拓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旅游、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异军突起,六祖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民俗等成为我市旅游特色品牌,新兴金水台温泉、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被评定为

3、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十一五”期间,全市接待游客2225.3万人次,年均增长18.2%,特色旅游业逐步成为我市的新兴产业。加强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启动了云浮新港物流园区建设,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组织家电、汽车、农机、摩托车、建材下乡等活动,有效扩大了农村消费。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商品房施工面积、销售面积和收入大幅增长。“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云浮“三网融合”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为基础,基于“三网融合”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崛起。金融业成长迅速,政银企合作取得重大成果,全市分别与四大商业银行和国开行签订了授信总额共5

4、66.8亿元的融资协议。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住宿餐饮业、商贸流通业等传统服务业的产业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正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全市现有批发零售贸易企业28397家,餐饮住宿企业2892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以“五三二一”工程(即广梧、云岑、江罗、阳罗、汕湛五条高速公路;云浮新港六都四围塘码头、都杨通用码头、温氏都杨码头三个码头;南广高铁、罗岑铁路两条铁路;一段西江航道整治)为重点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广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广东内河最大港口云浮新港建成运营,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城区

5、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围绕做大做优中心城区,积极构建“一江三组团”城市格局。云城、云安同城化工作加快实施,都杨新城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心城区的市政道路改造、教育、卫生、文化公共设施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城市品位、档次进一步提高。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服务业的发展,为我市扩大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服务业已成为我市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到2010年末,我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6.17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9.16%。“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取得了新的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由于服务业基数低,发展速度低于第二产业,致使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

6、二是结构不够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较大。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业发展不快,特别是科技和信息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企业规模偏小。全市服务业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四是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制约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跨越赶超、科学崛起”主题和建设幸福云浮目标,大力实施“集聚带动、转型拉动、创新驱动、统筹推动”发展战略,全面推

7、进云浮市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纲要,大力实施“十大幸福计划”和“十大发展工程”,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美好环境建设为载体、信息技术为支撑、重大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幸福导向型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构建高效的生产服务体系和优质的生活服务体系,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高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云浮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云浮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5%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比“十一五”期末提高2.8个百分点,达到36.5%,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

8、数的比重达到21%,生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发展任务(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保险、商贸会展、“三网融合”电子信息、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服务业产业集群。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50%左右。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七三三三一”工程(即广梧、云岑、阳罗、江罗、怀罗、罗信和汕湛清远清新至云浮新兴段七条高速公路;南广高铁、罗岑铁路、肇云轻轨三条铁路;云浮新港码头、都骑通用码头、温氏码头三个码头;新港物流园、都

9、杨物流园、温氏物流园三个物流园区;一条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构建与珠三角和大西南相连接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及码头、南广铁路、广梧高速、江罗高速等区域性水陆交通网络及设施的建设,建设一批商贸物流和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发展运输、仓储、货物装卸、中转、配送、加工、代理等物流业务,加快云浮新港物流园、都杨物流园、温氏物流园和云浮市华嘉石材有限公司石材仓储物流园等物流园区以及都城、南江口、都杨三个高铁站场配套项目建设,建成具有仓储、报关、检验检疫、配送、加工贸易等综合服务能力的现代物流园区。加快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推进电子口岸建设,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提高口岸服务效率,重点推进云浮海关业务技术

10、综合楼、云浮边检站、口岸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科技服务业。加快构建网络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增强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推进服务业发展载体建设,加快建立一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学研合作孵化基地和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已投入使用的国家级石材质量检测中心的作用,加快高新技术在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的应用,重点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石材、石材机械、生物与新医药(高端诊疗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提炼出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加快云浮高新区、启迪云浮科技园、民营科技园、温氏物联网等科技服务业载体建设。金融保险业。以建

11、设农村金融信用体系示范市为目标,加快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推广郁南县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系统推进信用成长工程。有效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实施工作和小额贷款公司覆盖试点工作,建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加快金融开放步伐,积极吸引包括外资、中资在内的各类银行来云浮设立分支机构,探索建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证券和投资性公司,大力发展地方金融保险业。建立多层次的保险体系,加快保险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不断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开发保险新品种,发展再保险市场。逐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促进货币、外汇、资

12、本、保险等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商贸会展业。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继续办好石材、不锈钢制品等大型国际博览会,完善配套服务,打造会展品牌,提高云浮的知名度,促进会展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中国云浮国际石材产业城、云浮石材博览中心、六祖文化博览园等工程项目建设,建成一批大型商贸会展企业。“三网融合”电子信息产业。以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云浮“三网融合”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为基础,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工作,在数字电视家庭中实现电视、可视电话、宽带上网、政务公开、电子商务等业务融合。力争到2012年前全面完成全市60万户用户的三网融合全覆盖,到2015年“三网融合”产业产值突破110亿元。加快

13、清华启迪云浮科技园三网融合产业孵化基地的规划建设工作,建设“三网融合中期试验基地”、“容灾备份数据公共服务孵化区”等。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应用产品开发和产业培育工作,促进电子信息服务产业和数字家庭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构建服务产业、服务民生的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加快温氏集团畜牧养殖物联网示范工程的建设,搭建起畜牧养殖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开展对畜牧养殖行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打造全国性的畜牧养殖行业物联网示范工程。中介服务业。加快资产评估、法律、财会、房地产、职介、咨询、信用、融资担保、广告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实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中介服务业

14、机构,努力提升我市中介服务业行业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加强中介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扩大中介服务业人才规模和专业素质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业发展的行政监管机制、信用评价机制、准入制度和退出制度等,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主管、行业自律、群众监督的中介服务行业市场监管机制。(二)着力培育幸福导向型新兴服务业。准确把握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依托我市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着力培育健康产业、特色文化旅游业和体育休闲产业等服务业,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壮大,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健康产业。充分发挥中医

15、药的特色和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大力发展以温氏生物为基础的生物医药、以温泉为基础的休闲养生产业以及医药用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绿色食品、绿色环保产品、体育健身用品、体育健身场所、医疗康复机构等与人们身心健康息息相关的健康服务产业,促进规模化发展。积极探索健康服务商业模式,加快发展亚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健康服务机构。加强对健康产业的支持和引导,鼓励健康服务进家庭、入社区、下乡村。加快健康医疗康复保健生态科技综合产业园项目和罗定市银发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园区开发项目建设。特色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到“十二五” 期末,全市接待游客达到950万人次,年均增长1

16、5%,社会旅游收入80亿元, 年均增长15%。充分发挥禅宗文化、石艺文化、南江文化三大特色文化品牌效应,加快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集文化创意、旅游观光、教育培训、演艺娱乐、工艺美术、传媒出版印刷、文化商业及商业配套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休闲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云浮市现代服务业的特色产业,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健康生活品质提升基地。重点发展以绿色生态、文化创意、现代观光农业为主的健康休闲和特色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加快A级景区和高星级酒店等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着力构建云浮大旅游格局,推动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发展。加快广东龙山禅泉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云安县富林镇大云雾漂流度假区、新兴县天露山生态度假区、四川大行宏业云浮体育旅游项目、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新兴县龙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