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设计初学者的十八颗“地雷”.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10962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语言设计初学者的十八颗“地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C语言设计初学者的十八颗“地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C语言设计初学者的十八颗“地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语言设计初学者的十八颗“地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语言设计初学者的十八颗“地雷”.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C语言设计初学者的十八颗“地雷”int a=5;printf(“%d“,A); 编译程序把a和A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变量名,而显示出错信息。C认为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是两个不同的字符。习惯上,符号常量名用大写,变量名用小写表示,以增加可读性。 2.忽视了变量的类型,进展了不合法的运算。 main() float a,b;printf(“%d“,a%b); %是求余运算,得到a/b的整余数。整型变量a和b可以进展求余运算,而实型变量则不允许进展“求余”运算。 3.将字符常量与字符串常量混淆。 char c; c=“a“; 在这里就混淆了字符常量与字符串常量,字符常量是由一对单引号括起来的单个字符,字

2、符串常量是一对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序列。C规定以“”作字符串完毕标志,它是由系统自动加上的,所以字符串“a”实际上包含两个字符:a和,而把它赋给一个字符变量是不行的。 4.忽视了“=”与“=”的区分。 在很多高级语言中,用“=”符号作为关系运算符“等于”。如在BASIC程序中可以写 if (a=3) then 但C语言中,“=”是赋值运算符,“=”是关系运算符。如: if (a=3) a=b; 前者是进展比拟,a是否和3相等,后者表示假如a和3相等,把b值赋给a。由于习惯问题,初学者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 5.遗忘加分号。 分号是C语句中不行缺少的一局部,语句末尾必需有分号。 a=1 b=2 编译时,编译程序在“a=1”后面没发觉分号,就把下一行“b=2”也作为上一行语句的一局部,这就会消失语法错误。改错时,有时在被指出有错的一行中未发觉错误,就需要看一下上一行是否漏掉了分号。 z=x+y;t=z/100;printf(“%f“,t); 对于复合语句来说,最终一个语句中最终的分号不能忽视不写(这是和PASCAL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