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几天与每几天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103377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隔几天与每几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每隔几天与每几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每隔几天与每几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每隔几天与每几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隔几天与每几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理解的“每隔几天”与“每几天”今天 ,遇到了这样一道题: “暑假期间,小华、小明和小芳都去参加游泳训 练。小华每隔 3 天去一次,小明每隔 4 天去一次, 8 月 1 日三人都参加游泳训 练后,几月几日他们又再次一起参加训练? ”有的人看法是: 隔 3 天去一次就是 今天去了,然后休息 3 天,第 4 天再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该是求 4 、5 的最 小公倍数,应该再隔 20 才能同时去,我觉得:隔几天去一次的问题本质上与敲 钟以及公交公司发车这一类题有着某种联系,又似乎有些区别但是到底有着 什么不同呢, 于是,我把自认为 3 道有联系, 却有很有区别的题目拿出来进行比 较:题 1 :暑假期

2、间,小华、小明和小芳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华每隔 3 天去一 次,小明每隔 4 天去一次。8 月 1 日三人都参加游泳训练后, 几月几日他们又再 次一起参加训练?题 2 :万家福的大钟 3 点敲 3 下用时 6 秒, 9 点敲 9 下用时多少秒?题 3:博物馆是 10 路公交车与 5 路公交车的始发站, 10 路公交车每隔 10 分钟发一辆, 5 路公交车每隔 6 分发一辆,每天早上 6 时两路公交车同时从博物 馆发车,两路公交车第二次同时发车是几时几分?这 3 道题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都属于间隔问题, 所不同的是, 无论是在 教材还是在相关习题中, 题 2 、题 3 都没有引起过任何争议,

3、 第一题却争议很多, 那么为什么三种同类型的习题会得到教师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呢?我觉得这是与一个数学常识有关,那就是数学上的“ 忽略不计 。” 在数学中,为了思考简便,我们会把一些对实际计算影响非常细微的数据近 似的看成 0 ,即忽略不计,比如:在列车过桥一类问题中,我们会把列车所经过路边的大树、行人的长度忽略不计,看作 0 ,那是因为无论行人有多胖,树有多 大,他们的宽度相对于列车太小了, 对实际计算的影响非常小, 所以一般忽略不 计。又如题 2 敲钟问题, 3 点敲 3 下用时 6 秒,我们都这样考虑:钟敲 3 下有 2 个间隔,每个间隔用时 3 秒,钟敲 9 下有 8 个间隔,用时 2

4、4 秒。这样的答案是 不会引起任何争议的,那么我们要问钟每次敲时用不用时间呢?肯定的回答是: 用,当然用,但是这个时间太短暂, 几乎接近 0 秒,所以在这里仍然是忽略不计, 不会也没有引起任何争议。再如题 3 公共汽车发车问题, 10 路车每隔 10 分钟发一次, 间隔是 10 分钟, 有人要问每次发车过程需要不需要时间呢?回答是要, 通过调查, 实际操作过程 中这个时间存在,但是发车是一个很短小的瞬间,相对于 10 分钟的间隔仍然可 以忽略不计,因此也从没有引起教师的争议。最后要说的就是题 1,隔 3 天去一次游泳问题,我个人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 实际生活中的习惯用语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

5、里面有一个理解上的差别, 首 先这里所关注的是 “去”这一个短暂动作, 这个动作所耗时间相对于一天完全可 以忽略不计的,所以从第一个动作这次去到下一个动作再去所间隔的时间分别是 3 天、 4 天,这绝无疑问,不可能是 4 、5 天,那么为什么会有老师对之产生争 议呢?这是因为他们将去这一个瞬间动作理解成了去游泳一个过程, 将去理 解成从去游泳到游泳结束回来 一个完整的过程, 必须承认这一过程所需要时 间相对较长,有些人并因此而将之替代成完整的一天,这就有了认为是求4、 5的最小公倍数之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看法有以极小部分代替整体的嫌疑。 试想之我们如果将问题改变一种说法,将“隔 3 天

6、去一次,隔 4 天去一次”改 为“隔 72 小时去一次,隔 96 小时去一次”那么产生这种争议的教师还会不会 将之认为是求 4、5 天对应的时间 96 、120 小时的最小公倍数呢?或是理解成 73 、97 小时的最小公倍数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将此问题与每天上班和隔一天上班加之联系的话, 我觉得这也是不 妥的,因为上班这一个过程已不再是一个瞬间, 它所耗时间较长, 已经占据除睡 觉休息所必须的时间的大部分, 可以近似成一天, 如果把一天看作数轴上一个单 位长度的话, 那么一天上班就占据的时间在这个长度中相当长, 并不同于去游泳 的去所占长度, 那只是这个长度中的一个具体点, 那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说 白了这里面有一个大部分与整体和点与线的关系,上一天班的时间较长 占据一天的大部分,可以近似成一天,而去游泳的“ 去”则是一个点,点是无法 代替整条线段的。 所以我的观点是:“隔 3 天去一次,隔 4 天去一次,”应该 就是求 3、 4 的公倍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