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悲剧命运浅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067689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骆驼祥子悲剧命运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骆驼祥子悲剧命运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骆驼祥子悲剧命运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骆驼祥子悲剧命运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骆驼祥子悲剧命运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骆驼祥子悲剧命运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骆驼祥子悲剧命运浅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内容摘要.1 关键词.1正 文.3 一、“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3 二、“骆驼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8 三、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12内容摘要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最初于1936年发表在杂志宇宙风。骆驼祥子描写了二十年代的旧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祥子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的故事,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形象,堪称中国现代市民个性主义形象的典型代表,祥子从开始的个人奋斗到最够沦丧为“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无不深深刻上社会影响的烙印。作品通过祥子个人生活中三起三落的悲惨

2、遭遇,真实的反映了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命运,并深刻地揭示出其社会根源。【关键词】 骆驼祥子 小人物 个人奋斗 悲剧 命运“骆驼祥子”悲剧命运浅析 一、“骆驼祥子”的悲剧命运 (1)买车丢车 人在社会中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他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及其与社会的各种联系所决定的。祥子生活在一个肮脏,没有民主,没有人道主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地位低下的穷苦人民来说,说它是一个人间地狱也不为过。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发生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不公平的,而作为人力车夫的祥子,命运注定是悲惨的。 军阀的连年混战,土匪的生灵涂炭,特务的横行霸道和敲骨吸髓,给广大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

3、难,祥子当然不可能幸免。祥子生长在乡间,18岁跑到城里来谋生,他想成为一个有安稳生活的劳动者,他把买一辆自己的车作为生活目标。经过整整三年的艰辛,“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茶里饭里的自苦” ,祥子终于凑足了一百块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 “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也非例外。”新车买了不到半年,北京城外兵荒马乱,拉车的都不大出城。一天,祥子拉车到西城,有几个学生上清华,出两块钱请他跑一趟。于是,祥子冒险出城,没走多远,连人带车被兵们抢了去。祥子顿时心疼如刀绞,“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坚强的祥子流下了辛酸的眼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

4、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这是祥子的一起一落,买车丢车。这一次沉重的打击,来自北洋军阀。我们从这里看到了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看到了劳动人民朝不保夕的动荡生活,也看到了人民群众对反动军阀是如何地深恶痛绝。在这样动荡不安,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祥子的这场厄运不过是战乱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而已。小说用这一点来说明,处在动荡不安局势下的劳动人民想要过上安稳的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2)攒钱丢钱对祥子的第二次打击,是由于特务的横行霸道,对劳动人民的敲骨吸髓。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祥子逃了出来,并牵回了三匹骆驼。祥子想将这三匹骆驼卖了再买辆车,但是由于急于出手,三匹骆驼只卖了三十五块钱,“骆驼祥子”也由此得名。祥子灰心丧

5、气,决心再买辆车。为了再买辆车,每天他非拉过一定的钱数不收车,有时他连拉一天一夜,“他只管拉上买卖,不管别的,像一只饿疯的野兽”。为了有固定的收入,祥子拉上了包月,先是在杨先生家里拉。杨先生和杨太太有个习惯,“总以为仆人就是家奴,非把穷人的命要了,不足以对得起那点工钱。”他忍无可忍,只好辞职不干。后来,他又到了曹先生家里拉包月。曹先生可是个好人,他把祥子当个人看。曹先生是个有点新思想的人,他也知道他的这点新思想是如何不彻底,但是竟被政府看成是革命党。孙侦探盯上了曹先生与祥子,并且威胁祥子拿钱买命。祥子不得已交出那个装着他全部积蓄的闷葫芦罐儿,约有四十五块钱,全被孙侦探敲诈了去,而且连被子也被他

6、一并卷走。又一次打击落到祥子头上,祥子想哭都哭不出声来。买车丢车,攒钱丢钱,祥子觉得自己的命太苦了。这是两起两落,这一次的打击来自国民党特务。孙侦探跟踪的对象是曹先生,对于祥子的敲诈不过是顺手一讹,对他来说是意外的收获。可是这对祥子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所有的积蓄被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就像孙侦探所说“把你放了像放个屁;把你杀了像抹个臭虫!”,在那样一个强取豪夺的社会里,穷人根本没有立足之处,而当时的政府根本不会管这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死活,反动派随时都可以置穷人于死地。这正是那个社会的悲哀,也正是祥子人生悲剧发生的根源。(3) 买车卖车再次一无所有的祥子只好又回到那个他最不愿意去的

7、地方人和车厂。人和车厂是祥子寄身的地方,老板刘四是只老虎,车夫如果交不上车租,他就扣下铺盖,把人当个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因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所以刘四舍不得她出嫁,再加上她长得虎头虎脑,一对虎牙,性子泼辣,也没人敢娶她做太太,是个三十七八的老姑娘。从虎妞和刘四的关系上看,虎妞既是受害者,但同时又是剥削阶级的一员。虎妞对祥子的爱情实在是一场灾难,祥子并不爱她,可是虎妞采取十分卑鄙的手段去引诱祥子,与祥子发生了关系。虎妞说她怀孕了,她给祥子出主意,要他在刘四爷七十大寿那天买点东西去讨好刘四爷,然后提出结婚之事。祥子心里想着要逃,可是又不知道逃到哪里去,正在思想斗争十分复杂

8、的时候,孙侦探的敲诈这一致命的打击又落到他的头上。他认了命,只好去见虎妞。七十大寿那天,刘四知道了他们俩的事,他和虎妞吵了起来,并且放话“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把祥子赶了出去。而虎妞则在外面租了两间屋,与祥子结了婚。婚后两人也没有改变主与奴之间的关系。“你娶老婆,可是我花的钱,你没往外掏一个小钱。想想吧,咱俩是谁该听谁的?”两人的人生观发生着激烈的冲突,祥子一直坚持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而虎妞则还是想着等父亲气消了再回到车场继承父业,继续过从前剥削阶级的生活。她根本不理解祥子。结婚第二天,祥子与她商量今后的生活安排,问她有多少钱,她怀着剥削阶级的偏见与傲慢说“是不是?我就知道你

9、要问这个嘛!你不是娶媳妇呢,是娶那点钱,对不对?”这使祥子感到莫大的侮辱,“他恨不能双手掐住她的脖子,掐!掐!掐!一直到她翻了白眼!把一切都掐死,而后自己抹了脖子。他们不是人,得死;他自己不是人,也死;大家都不用想活着!”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不是什么性格冲突,而是阶级冲突,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可言。后来,虎妞得知父亲已经把人和车厂卖了,自己带着钱跑了,她伤心得哭起来,后悔“我这一宝押错了地方”。无奈之下,她给祥子买了辆车,这时祥子反而“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但是买车后不久,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与虎妞结婚才有了这么一辆车,虎妞死了,祥子只好卖了车来安葬她。买车丢车,攒钱丢钱,买车卖车,“三起三落,像个鬼

10、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虎妞的死,使祥子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开始厌恶拉车,厌恶劳作。生活捉弄了他,他也开始游戏人生,吃喝嫖赌。“平日里最怕最可耻的一件事,现在他打着哈哈似的泄露给大家。”为此,他到处行骗,甚至连他一直都尊敬的好人曹先生也骗。为了多弄几个钱,他甚至出卖了阮明。最后,他只能靠在红白喜事里做杂工来填饱肚子。祥子彻底的堕落了,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社会底层

11、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一切告诉我们,祥子所失去的不仅仅是车子,积蓄,更重要的是劳动者所具有的美德,以及从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祥子“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祥子的悲剧之悲正在于这里。 二、“骆驼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 (1)性格的弱点和心理的局限 性格决定命运。 祥子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他没有父母,农村生活的破产使他来到了城市,他希望凭借拉车在城里谋生。祥子之所以选择拉车作为自己的职业,是因为拉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力气活而不是技巧活。祥子有着强健的体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立着半天。”由此可见,祥子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身体

12、自信的基础上的。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成为上等车夫,“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他认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达到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从这里可以看出,祥子已经做好了出卖体力的准备,他要用自己的劳动来实现买车的愿望。作为一个没有觉悟的个体劳动者,祥子“不管别人”,只关心他的车。正因为如此,尽管祥子怀有改善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却完全不懂如何解放自己,所以祥子的劳动一开始就带有“异化”色彩。祥子成了自己劳动“对象”的奴隶而不是主人。这就意味着祥子从一开始便无法保持身体的自足与完整,他对自己身体的过分自恋与身体被迫“异化”之间的冲突,则使祥子的理想在一开始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而这仅仅是他悲

13、剧性命运的开始。开始的时候,祥子还是个带有淳朴与善良的乡间小伙,他知道自己的全部财产只有自己的身体,知道怎样照看自己的身体,也晓得如何把自己的身体投资到梦想中去。与其他车夫不同,祥子拒绝沉迷酒色,以免葬送自己的身体。与洋车不同,祥子认为这个身体生下来就属于他自己,他深信自己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身体。然而,事实证明他错了,他与虎妞的性关系首先就动摇了这一信念。尽管祥子看不上虎妞,可他还是被她引诱了,尽管祥子在这件事上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一步步陷了进去。这件事使祥子开始直面自己身体里那些他不知道却无法控制的东西。尽管祥子对于自己的行为颇感后悔,“不但身上好像粘上了点什么,心中也仿佛多

14、了一个黑点儿,永远不能再洗去”,但“不管怎样愤恨,怎样讨厌她,她似乎抓住了他的心”,这种矛盾的心态显示出祥子对自己性行为的暧昧的态度。他无法弄清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更无法提出明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渺茫的他感受到一种比他自己还要更有力气的劲头儿,把他要揉成一个圆球,抛到一团烈火里去,他无法阻止自己的前进”。从此以后,“他不敢再像从前那样自信了”。祥子的失贞,使得他赖以生存的信念收受到致命的打击。他理想中的世界开始崩塌,这就使得他以后所做的全部努力,都成了一种徒劳的挣扎。(2) 黑暗社会的压迫 当时的黑暗社会,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不仅吃不饱穿不暖,同时还饱受着连年的战乱和阶级的剥削,祥子正是那个时代受害者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祥子是卑微的,卑微的祥子必须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打击。在农村,地主阶级的压榨使他倾家荡产,还失去了父母;在城里,各种邪恶势力包围着他,打压着他,抢他洋车的军阀大兵们,威胁敲诈他的孙侦探,剥削他的车厂主刘四爷,诱骗、胁迫他“娶了她,便没了他”的虎妞,把他当牛作马的杨氏夫妇,诱惑他的夏太太,骗取他的钱财,断送虎妞性命的巫婆.正是这些军阀特务,社会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