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上初一语文一单元.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06743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10上初一语文一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9-10上初一语文一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9-10上初一语文一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09-10上初一语文一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9-10上初一语文一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10上初一语文一单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0学年上学期素养养成型评价试题(一)初一语文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 综合学习(35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啜泣 ( )shn( ) 间 屡次( )收lin( ) 聒聒( )盘qi( ) 沉淀( ) 丘h( ) 鹤唳( ) 小q( )2、下列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嶙峋 隐密 辜负 擎天憾地B、茁壮 诱惑 茏罩 宠然大物C、疑视 挑逗 庸碌 蜂围蝶阵D、喧腾 骚扰 藤萝 头晕目眩3、解释下列词语(8分)小心翼翼 忍俊不禁 怡然自得 明察秋毫 4、下面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

2、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B、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文中对一件往事的感悟,给读者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C、童趣回忆童年时代的种种情趣,说明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能享受到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将人生哲理寄寓在小事中,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D、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宗璞赋予紫藤萝以某种象征意义,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5、结合语境,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问吧。”B、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

3、三宝殿啊!”D、当朋友邀你看球赛时,你说:“快考试了,没空!”6、修改下列病句。(4分)在学校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修改: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修改:7、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4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温柔的水珠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二、自主阅读(4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一)(25分)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是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4、。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我终于爬上去了,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他们左折右转的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在那里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8、 在选文中空处

5、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动词。(4分)9、“嶙峋”一词有这样几个义项: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形容人消瘦、露骨;形容人刚正有骨气。你认为文中的“嶙峋”应当是哪个义项,为什么?(4分)10、用“瞻仰”“俯视”中哪个词去替换最后一段中的“凝视”比较好?为什么?(4分)11、“大约只有二十米高”的石架,为什么“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原因的词句吗?(4分)12、画线的句子中“杰利看来有点不放心”的原因是什么?此处特别提及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13、课文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何深刻的含义?请结合你的经历来谈谈对此标题的理解。(5分) ( 二)(18分)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

6、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4、解释加点字。(4分)观之,兴正浓( ) 拔山倒树而来( )二虫尽为所吞( ) 驱之别院( )15、 翻译句子。(6分)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文: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16、 用四个字概括这段文字:(3分)17、“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有什么作用?(3分)18、“拔山倒树而来”的描写带有作者的夸张想像。作者是把想像为山,将想像为树。(2分)三、拓展迁移(22分)父亲的期望 父亲是个修车的

7、,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修车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常受到别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他期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能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的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这时,我总是非懂又似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脸。 不久,我上学

8、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累得他常晕倒在地。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你只管自己念书。” 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时,父亲停住了,他看看我脚下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说:“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几双跑鞋够穿两年了。”但父亲还执意要为我买。接着,为我在柜台上选了双皮鞋,虽然是最便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又从找回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上学时,买东西吃,别空着肚

9、念书!” 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沈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爸晚上来接你。”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情不自禁地又哭了。 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对我的深切期望! 父亲,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 19、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期望是什么。请在文中用横线标出。(3分)20、“父亲”“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原因是什么?(不得超过15个字)(4分)21、第四段中写父亲为“我”做了两件事,请依次简要概括这两件事。(6分)22、第五段画线句子,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23、文章最后,破折号后面略去了一些文字。请你替“我”补写出来。(3分)四、写作(如时间允许,可附加作文,按50分计,前三题总分70分,具体附分见答案。)来到新的学校新的集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是否对自己的教师或同学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呢?请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尽量凸现人物的个性;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