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视域下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06585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教育视域下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教育视域下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教育视域下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视域下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教育视域下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教育视域下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注重动手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素养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保持同社会的紧密沟 通和联系,注重学生动手水平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确保应用型人才的 培养规格。动手水平强调的是技能,是一种实际操作水平;创新精神 则是指具有能够综合使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 法、新观点的思维水平和实行发明制造、改革的意志、信心、勇气和 智慧。高职毕业生要想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分得就业市场的 一杯羹,从事职业教育的决策者们必须对就业的细分市场做认真地调 查研究,准确地实行就业市场的定位。要清楚地理解到高职教育不是 精英教育,培养的

2、不是研究型人才,甚至不是知识型人才,而是培养 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动手水平的培养, 当然不是简单的动手水平培养,而是要培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应用 型人才。要做到这个点,要求教育模式必须做出重大调整,不但要根据社会需 求即时调整所开专业,还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上实行针对性地改革。坚持以培养职业水平为本位,强调创新精 神的培养,注重学生同社会的直接沟通和联系;优化专业理论教学, 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科学地构建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内容和 教学方法;增强实训I、实习等实践活动,完善学生实习、结业设计的 教学与辅导过程,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结

3、合,努力提升 学生的知识使用水平、实践动手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各 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水平培养,强调针 对性、有用性,以必须、够用为度。不必拘泥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 知识的系统性,主要通过学生在“做中学”,提升其使用知识的水平 和实际操作技能,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增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努力构建毕业生就业的绿色走廊首先,要积极指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点,有针对性地增强高职学生的 思想政治教育。一要告诉大学生就业是自己的事,要协助学生走进社 会,融入社会,大胆走向市场,主动参与竞争,努力实现就业,成为 有觉悟的劳动者。二要协助大学生充分理解就业过程中最具核心竞争

4、力的是自己的水平与素养。所以,要鼓舞大学生早立志,早做准备, 尽早确立自己的就业目标,自觉地、主动地将就业压力转化为整个大 学阶段的学习动力,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三要引导大学生转变“一次就业、终身在岗”的传统大学生的职场标准,准确地面对社会 现实,树立“大就业”和“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观点。理解到 短期就业、灵活就业、多次就业都属于正常就业的范畴,绝大多数人 就业不可能一步到位。四要协助学生准确理解自己,知道“我拥有什 么,“我适合做什么”,并把自己的水平与个人进展、社会需求联 系起来考虑,从而理智地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甘于做小事,从底 层做起,从一般岗位做起,切忌盲目攀高。对于薪酬

5、不要漫天要价, 应以自己的进展作为优先原则。其次,要努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水平。 现在,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几乎都有一个“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的 要求,而高职毕业生因为缺少实际锻炼,普遍存有沟通水平、表达水 平和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水平不强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顺利就 业。而未来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挑战还会越来越大。为此,学校应尽 可能地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争取更多的就业实践机会,注重对大学生情 商(EQ)的培养,切实提升其综合素养。再次,以高度负责的精神, 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为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们要有走 遍千山万水,用尽千方百计的精神,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 供就业平台。一是要走出

6、去。通过走出去,主动出击,积极寻找就业 市场,构建毕业生就业的绿色走廊。二是请进来。一方面,主动请省 内外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人事部门负责人来校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 既传达现实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总体素养要求信息,又向毕业生介绍各 自单位的情况和具体用人要求,现场接受学生的咨询并招聘毕业生; 另一方面,请优秀往届毕业生回母校实行交流,请他们介绍自己在就 业、择业、创业中的经验体会,协助学生准确理解社会,树立准确的 就业观点。三是全员关怀、参与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某个部门和某几个人的事,每个教职工都把毕业 生的就业问题作为自己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要从不同的角度为毕 业生的就业铺路搭桥,千方百计地外引内联,上下合作,广开门路, 提供信息服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外人才市场和各种招聘活动。高职教育视域下毕业生就业难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