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05969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湖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湖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湖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湖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基本情况11.1自然地理情况11.1.1湖泊概况11.1.2流域水系41.1.3气象51.1.4水文61.1.5水质81.1.6生态与资源状况91.2社会经济情况111.2.1溧水县社会经济111.3.2高淳县社会经济121.3.3当涂县社会经济131.3.4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湖泊的需求141.3开发利用情况151.3.1沿湖农业开发用水151.3.2沿湖城镇及工业开发用水161.3.3沿湖综合性水工程开发建设161.3.4湖泊渔业开发171.3.5湖泊航运171.3.6其他181.4水害防治情况181.4.1防洪工程建设191.4.2排涝抗旱情况201.5湖泊管理211.5.1水行

2、政管理211.5.2其他涉湖部门管理221.6存在问题分析222 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262.1指导思想和原则262.1.1指导思想262.1.2规划原则262.2规划依据272.3规划范围282.4规划水平年282.5规划总体目标283 湖泊保护范围303.1保护范围划定依据及原则303.1.1划定依据303.1.2划定原则303.2保护范围的确定314 湖泊功能分析344.1湖泊功能分析论证344.1.1洪水调蓄功能344.1.2水资源供给功能374.1.3维护生态功能434.1.4航运功能444.1.5渔业养殖功能454.1.6旅游功能454.2湖泊功能规划定位464.2.1防洪功能464

3、.2.2水资源供给功能464.2.3维护生态功能474.2.4航运功能484.2.5渔业养殖功能494.2.6旅游功能494.3湖泊功能主次关系分析494.3.1确定原则504.3.2主次功能排序505 湖泊保护规划意见535.1湖泊总体保护535.1.2总体保护目标535.1.2总体保护意见545.2防洪功能保护565.2.1防洪功能保护目标565.2.2行洪通道保护565.2.3蓄洪区保护585.3供水及水资源保护585.3.1供水及水资源保护目标585.3.2供水水源保护范围与意见595.3.3饮用水源保护范围与意见595.3.4水质保护范围和意见605.4生态保护625.4.1生态保护

4、目标625.4.2生态功能区划635.4.3生态保护意见645.5重要基础设施保护665.5.1水利工程设施665.5.2航道675.6湖泊开发利用控制指导意见685.6.1渔业养殖685.6.2旅游705.6.3采砂(取土、采石)控制716 湖泊管理规划意见726.1管理体制与职能726.1.1管理体制726.1.2管理职能726.2规划管理736.2.1规划编制与批准736.2.2规划调整与批准736.2.3相关规划746.3公共管理办法756.4管理设施786.4.1湖泊保护范围标识786.4.2其他管理设施786.5调度运用意见787 规划实施意见807.1实施原则与责任807.2实施

5、计划817.3实施建议828 总体评价858.1社会效益858.2生态效益868.3经济效益878.4环境影响评价878.4.1湖泊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878.4.2规划环境目标888.4.3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预估888.4.4规划环境影响总体评价908.5综合评价929 附 录939.1沿湖综合性水利工程资料939.1.1湫湖提水站工程939.2.2蛇山抽水站工程949.2.3天生桥闸工程959.2湖区水旱灾害历史资料989.3附 表1029.4附 图114- IV -1 基本情况1.1自然地理情况1.1.1湖泊概况(一)地理位置湖又名北湖,历史上曾经是湖的一部分,地跨苏、皖两省,隶属省溧水县

6、、高淳县和安徽省当涂县管辖。湖已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在中国湖泊名称代码(SL261-98)中的代码为F32A201。湖目前是长江下游唯一的直接通江湖泊。位于长江右岸、水阳江入江尾闾,地处南京市域西南部,范围大致在东经1184611856,北纬31233133,湖区东北、东南及西部片区分属溧水县、高淳县和当涂县。(二)地质地貌湖所在区域的地层和地质构造,属于扬子古陆中下扬子台褶带构造单元。自远古代的震旦纪到中生代三迭纪的漫长地质时代,一直处于沉陷状态,沉积了这一阶段的一整套地层。中生代历次构造运动,包括印支和燕山运动,使上述沉积地层普遍发生褶皱隆起,伴随强烈断裂作用和频繁的岩浆侵入和喷出,奠定

7、了现代低山、丘陵、岗地、河谷、平原、盆地交错分布的地貌。区内广泛发育着中生代火山岩,为基地构造层(下构造层);其上为上侏罗纪及下白垩纪喷发的一套火山岩堆积后的地层(中构造层);其上又存积了上白垩纪、第三纪构成的红层(上构造层);第四纪沉积层广泛分布,为主要成土母质,在低山丘陵及其坡麓地带和河谷,都覆盖着岩层的风化残积物和坡积物发育成的酸性黄壤土。湖积土有粉土质泥、沙质泥、粉沙,土的成分不一,颜色也有差异。湖区域地貌特征属于湖滨平原及岗丘区,整体地形从东、北两个方向由高向低倾斜,交汇于湖盆。湖盆东、南、北三面地势较高,为连绵不断的山峦和岗地,东、南侧丘陵岗地属茅山向南延伸的余脉,北侧分布着横山、

8、小茅山诸山;西侧地势较低,为水阳江下游的冲积平原,属于水网圩区,与长江岸边圩区相连。区域内的丘陵、岗地高程较低,大都在98.07(100)m(1985国家高程基准,括号内为吴淞高程基准,下同)以下,仅有少数山顶高程在298.07(300)m以上;滨湖地面高程在10.07(12)m以上广泛分布着一级阶地,地势由高向低伸向湖区,阶地与湖面之间的地面高程在4.0710.07(612)m;入湖水河流下游分布着河漫滩和河口三角洲混合型河谷平原,主要为新桥河河谷平原,河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面高差约10m左右,最低6m,河谷的平原面积分布宽阔,河谷平原与湖滨平原融为一体,形成东大圩和西大圩两个万亩以上大

9、圩。(三)湖泊成因与类型湖的成因在地理学称之为构造型,湖盆由地壳的构造运动形成。湖在大的构造单元上属于南京凹陷的边缘地带,由于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后期的断裂作用,溧(水)高(淳)背斜西北翼断裂下沉,产生了包括湖、固城湖、湖及其西部圩区的大片洼地,奠定了湖盆的基本雏形。断裂构造的遗迹在地图上清晰可见,如在湖的东南面原始湖岸线几乎成一直线。构造洼地形成之后仍处于缓慢下沉的过程之中,为后来周围的大量物质堆积创造了条件。这一巨大洼地并非一个完全封闭的盆地,有缺口通连长江,水阳江、青弋江也可汇入湖。湖从湖盆成因上看属于构造型湖泊,从湖水含盐度上看属于淡水湖,从湖水营养物质分类上看属于中富营养湖泊。总体上湖属

10、于构造型淡水湖泊。(四)湖泊演变湖泊是在内外应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它与流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植被的变化、泥沙和营养盐输入的多少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湖泊与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有它的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随着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淤积,湖泊部分区域就日益变浅;湖岸植物的生长繁盛,残体腐烂堆积,也能致使湖泊面积的逐步缩小。长年累月,部分湖区就转化成了沼泽。加上人类开发利用活动,部分湖区就变为了圩区、农田。湖历史上与湖及固城湖曾经连为一体,统称湖,湖水面幅员辽阔,据考证(溧水水利志)面积达3000多km2。因入湖泥沙淤积,水阳江、青弋江入湖口三角洲发育,湖面逐渐缩小分化。水阳江三角洲向湖推进,首

11、先将其南侧洼地封淤,分化出固城湖;当三角洲继续向北发展抵达湖阳咀时,残留水体继之又分化成、二湖。经过河湖自然冲淤变化,特别是入湖河道三角洲的发育,加之人工不断围垦,湖泊面积大幅减小,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湖仅存264 km2。建国后湖的围垦主要发生19701971年间,致使湖泊面积又有缩小。其中,高淳县在湖泊南部围垦21.86 km2(今团结圩);溧水县在湖泊东南部围垦2.33 km2(与旧圩联合,今战天圩),在湖泊东北部分别围垦2.90 km2(与旧圩联合,今西大圩)、1.50km2(与旧圩联合,今胜利圩);当涂县与溧水县在湖泊北部联合围垦8.00 km2(溧水称团结圩,当涂县称博望圩,其中溧

12、水县约占20%);安徽当涂县在湖泊北部围垦12.67km2(今东新圩、西新圩),累计围垦面积49.26km2。此后至今30余年,沿湖基本再无围垦,湖泊疆界基本定型,最新勘测资料显示湖泊面积214.74km2。表1.1 湖围圩2003年社会经济情况表圩名隶属地区围筑年代面积(km2)常住人口耕地面积(亩)水面面积(亩)团结圩高淳197021.8624200241447400战天圩溧水19702.33/11.65400143001900西大圩溧水19702.90/16.655761169603505胜利圩溧水19701.50/2.6720030001000博望圩当涂/溧水19708.09700东西

13、新圩当涂197012.6749.26注:“/”后面的数据为与旧圩联合后的面积,人口、耕地等也是与旧圩联合后的数据。(五)湖泊形态湖泊形成以后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一些湖泊形成和扩大了,而有一些湖泊则萎缩成为沼泽或者消失了。导致湖泊演化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泥沙淤积等因素。在纯自然情况下,湖泊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是漫长的,但是生产力比较发达的今天,人类活动大大地加速了湖泊的演化过程,使其生命周期迅速缩短。湖湖盆呈不规则四边形,东西向最长约22km,南北向最宽约14km,总周长约80km,湖泊面积214.7km2,三县面积比例见图1.1。其中:高淳县23.5km2,溧水县87.

14、7km2,当涂县103.5km2。湖泊库容在最低水位时仅0.4亿m3,防洪最高水位时,可达14.5亿m3,多年平均水位相应库容为3.5亿m3。1三县湖泊面积比例三县汇水面积比例图1.1 湖泊面面积、汇水面积分布百分比1.1.2流域水系湖位于水阳江下游入江尾闾的右岸,属于水阳江、青弋江及漳河流域,水阳江、青弋江及漳河都是长江下游右岸的支流,三条河流均源自皖南山区,位置上从东向西依次水阳江、青弋江及漳河,河道下游在平原圩区形成水网,互相交汇,一部分经青山河、乌溪河、姑溪河汇入入长江,一部分则先汇入南漪湖、固城湖、湖及湖后再转入长江。流域总面积18850km2,其中水阳江流域面积10385km2。湖自身汇集其周边地域特别是湖东部山区来水,湖汇水区域北、东、南三面分别与秦淮河汇水区、太湖水系及固城湖汇水区接壤,其中湖汇水区与固城湖汇水区同属于水阳江水系。北部以小茅山等山峦为分水岭与秦淮河水系搭界;东部以茅山山脉余脉形成与秦淮河水系及太湖水系的分水岭;南部以低岗山丘区形成固城湖汇水区之间的分水岭;汇水区西部与水阳江干流交接,属于冲积平原水网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