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栽培理论基础.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497515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洋葱栽培理论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洋葱栽培理论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洋葱栽培理论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洋葱栽培理论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洋葱栽培理论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洋葱栽培理论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葱栽培理论基础.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洋葱栽培理论基础我国南方冬季气候温和,适宜洋葱生长,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气候条件变化不明显,管理上相对粗放,北方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气候条件变化明显,适宜生长的时间短,管理上要求严格。一、生物学特征洋葱的根是弦状浅根系,根毛极少。茎短缩成盘状茎,其上环生叶。叶片的横切面为半月形,中空,由叶鞘和管状叶片两部分组成,叶鞘套合成假茎,基部膨大形成肥厚的鳞茎。当它通过春化后能发生花苔,花苔顶端着生伞形花序,花小、白色,异花授粉。果实为蒴果,具有3个心室。种子盾形,黑色,千粒重34克。种子使用年限为1年。1、根:洋葱的根为弦状须根,着生于短缩茎盘的下部,无主根,分枝力弱,无根毛。洋葱根系入土深度和横展范围仅为3

2、040厘米,主要根群集中在20厘米的表土层,属浅根性根群。因此,吸收肥水能力和耐旱力较弱。2、茎:洋葱的茎在营养生长时期短缩形成扁圆形的圆锥体一茎盘,茎盘下部为盘踵,根着生在盘踵上,成熟磷茎的盘踵组织通常是衰亡和变硬,可以阻碍水分进入鳞茎盘。3、叶:洋葱的叶由叶身和叶鞘两部分组成,由叶鞘部分形成假茎和鳞茎,叶身暗绿色,呈圆筒状,中空,腹部有凹沟(是幼苗期区别于大葱的形态标志之一)。洋葱的管状叶直立生长,具有较小的叶面积,叶表面被有较厚的蜡粉,是一种抗旱的生态特征。叶鞘套合成假茎。生育初期,叶鞘基部不膨大,假茎上下粗细相仿。生育后期,叶鞘基部膨大形成肉质鳞片。叶鞘是洋葱的营养物质贮藏器官,其数量

3、多少和厚薄,直接影响鳞茎的大小。所以,要提高洋葱产量,首先,必须创造适于叶部生长的良好条件。二、生育周期洋葱为一年生蔬菜,其生育周期的长短,因不同栽培方式而稍有差异。整个生育周期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第一片真叶长出约需15天左右。根据洋葱种皮较硬,发芽缓慢等特点,播种不宜过深,覆土不能过厚,幼苗出土前应保持土壤湿润,防止表土板结。2、幼苗期:从第一片真叶长出至定植。采用秋播冬前栽,一般需5060天,定植后需经过120150天的越冬期。越冬幼苗过大,易通过春化而发生未熟抽苔现象,生产中必须特别注意。越冬幼苗以具有34片真叶,茎粗0609厘米,株高20厘米左右为宜,抽苔率低

4、,产量高。3、旺盛生长期:由幼苗返青至鳞茎开始膨大,需3040天。此期生长特点是:根系先迅速生长,继而进入发叶盛期,叶数迅速增多,叶面积加大,同化作用加强,同时根的活动也非常旺盛,不断地更新复壮。叶鞘基部增厚,进入鳞茎膨大期。4、鳞茎膨大期:从鳞茎膨大初期到收获。鳞茎形成时,先进行纵向生长,横向生长慢,从而形成椭圆或卵圆形的小鳞茎。随着气温的升高,日照时数加长,叶的生长受到抑制,养分开始下运,贮存于叶鞘的基部和幼芽中,使鳞片迅速增厚。当根、叶生长处于停滞状态时,进入鳞茎膨大盛期。到鳞茎膨大末期,叶身开始枯萎,假茎松软而倒伏,最外边13层鳞片中的养分内移干缩成膜状,便进入收获期。5、休眠期:洋葱

5、收获后,即进入生理休眠期。此期约需7090天。休眠期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洋葱的贮藏力,而贮藏力的强弱,又取决于洋葱的休眠深度和休眠的连续性,同时也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原基进入休眠愈早,贮藏期间萌芽愈迟,所以早收获的洋葱耐贮性强。6、生殖生长期:从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洋葱或植株通过阶段发育后,顶芽或侧芽即形成花芽而抽苔开花。每个葱头可抽出25个花芽,从开花到成熟需6070天。种子千粒重3335克。三、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洋葱的生长适温为1226。种子和鳞茎可在35低温下缓慢发芽,温度升高到12以上发芽迅速。幼苗生长适宜温度为1220,但健壮幼苗耐寒能力较强,能够忍耐0以下低温,甚至短时间零下67低

6、温也不至于冻死。鳞茎膨大时期要求2026的较高温度,当温度超过26时,鳞茎便停止生长,进入生理休眠。温度较低时,根系的生长发育比叶部快,当温度升高到10 时,叶部生长反而快于根部。2、水分:洋葱根系小,在土壤中分布浅,吸收能力弱。因此,要求经常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肥料浓度,以便为根系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尤其在发芽期、幼苗生长盛期和鳞茎膨大期,供给充分的水分是夺取高产的重要手段。但洋葱地上部分较耐干旱,适宜干燥空气,因此在鳞茎采收前,要逐步减少灌水,防止含水量过多而影响储藏。3、光照:较长光照和较高温度是鳞茎形成的必要条件。每天有12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能加速鳞茎的形成。鳞茎是洋葱为了保护幼苗度

7、过不良环境的一种保护组织,其膨大是植株在高温、长光照下进入休眠前进行养分积累的表现。4、土壤营养:洋葱要求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土壤过于粘重,会妨碍根系和鳞茎生长。洋葱对土壤营养要求较高,其中幼苗期吸收氮素较多,鳞茎膨大期极喜磷钾肥,能促使鳞茎肥大和提高品质。四、洋葱的播种洋葱种子寿命极短,以当年种子发芽率最高,以后每年以20%的比例递减,第三年的种子一般不能使用。当年新种子经清水漂洗,去掉秕种子后,其发芽率能达到90%以上。测定种子发牙率:将备好的种子取3份,每份100粒,分别用冷水(20)浸种10小12小时,用纱布包好,放在碗中或茶缸内,上覆湿毛巾,温度2025间催芽。每天淘洗

8、1次2次,淘洗后甩净水,5天7天发芽,检出发芽的种子,统计其数量。调查天数为10天,计算出3次的平均值,即为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洋葱的播种量与种子发芽率、定植面积、单位面积定植株数有关。在实际计算中要考虑淘汰部分,即劣苗及机械损伤苗,应多加20%的用种量。播种时期的选择是否合适,对洋葱的产量质量关系极大。洋葱是绿体春化型作物,鳞茎膨大受光照时数控制,如苗子过大,遇低温通过春化,翌年使抽苔率增加,影响产量,相反,苗子过小,达到日照时数时秧体小,难以长成大球。洋葱播种时期的确定和当年气候条件、定植时间、栽培措施及品种特性有关,不易抽苔品种播种时间可早些。五、洋葱种子出苗过程洋葱种子萌发是从浸种、物理

9、性吸水开始的。吸水后,激发一系列生理生化活动,为发芽做好准备。洋葱种皮坚硬、发芽缓慢,种子发芽时,幼根先突破发芽孔,向下伸长,长出侧根,与土壤紧密结合,此阶段称为生根。同时子叶以双折的方式穿过土壤,农民称为“破土”此时养分主要靠种子内胚乳供应,子叶先端应留在种子内吸收养分。幼根继续伸长,侧根生出,起到固定植株、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作用。子叶双年拐角处称为子叶膝,以此为界,子叶膝到种子称为“上半段”,子叶膝到幼根称为下半段。上半段长到3厘米4厘米停止生长,下半段继续伸长,使植株子叶呈弓状绷紧,农民称为“拉弓”,上半段将下半段连同种皮拉出地面,农民称为“直腰”、“直钩”。六、洋葱栽植施肥 重施基肥、轻

10、施追肥能明显控制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尤其是生育期短的速生叶菜。根菜类和叶菜类蔬菜生产中,最后一次追施氮肥应在采收前1520天进行。幼苗大小 大苗易引起先期抽苔,小苗则难以通过严寒的冬季。一般说来,同等大小苗秋栽较春栽抽苔率高,生产中选苗时大苗舍弃不用,小苗留做春栽。并按大、中、小分类。一般幼苗茎的直径为0.6厘米0.9厘米,叶片3枚4枚为中度苗,大于0.9厘米为大苗,小于0.6厘米为小苗,定植密度 洋葱根系弱,叶直立,被蜡粉,圆筒状,需中等强度光,适合密植。中国农业科学院王德槟先生经研究认为:随密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逐渐增加,但单球重逐渐减小。经进一步研究确认植株行距14厘米,株距13厘米产植最高,每亩30000株35000株为宜。株行距可为(810)*(1315)厘米。定植密度还与土壤肥力、品种生长势和头的大小有关:生长势强,头大,土壤肥力差的,定植密度宜稀些,反之定植密度可以密些。地膜覆盖栽培 可以增加地温,促进根系生长,提早进入叶片生长盛期,叶片数增加,叶面积增大,高温长日照来临时形成较大的营养体,保证植株有足够的养分使鳞茎膨大,肉质鳞片肥厚,鳞片数增加,洋葱单球重也就增加。地膜覆盖技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易于掌握的实用技术。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