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体制改革情况报.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97439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农村体制改革情况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县农村体制改革情况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县农村体制改革情况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县农村体制改革情况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县农村体制改革情况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农村体制改革情况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农村体制改革情况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农村体制改革情况报某某,各位领导: 根据州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某某县农村体制改革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某某今年的经济情况及特点 今年以来,某某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省、州各项工作部署,沉着应对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困难,抓住机遇大干快上,虽然洪涝灾害给全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由于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工作组织有力,加之主要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销售良好,对外贸易活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同步提高,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完成生产总值万元,

2、同比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万元,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下降。%;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万元,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增长*.倍,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万元,增长*.倍;县级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增长。,一般预算支出万元,增长*.%。表现出以下特点: 农村经济复苏,粮食生产出现转机,小春种植积极性高涨,农民收入出现可喜的变化.随着中央号文件及若干重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农村税改、粮食直补、农产品价格回升的拉动,其成效在某某表现的非常明显。大春粮食在两次大灾造成多亩绝收的情况下,增产吨,增.,冬农开发和畜牧业收入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渠道,2005年冬农开发进展顺利

3、,截止目前,已落实小春备地亩,种植亩,占任务数的。其中,订单农业亩,占任务数的。%。小春种植有望突破。万亩的发展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电力开发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由年初的高位增长逐月匀速回落并呈现稳步较快增长走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性行业和非国有单位投资得到加强。*10月,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其中,电力投资完成万元,占。*;家在建电站进展顺利,某某正逐步成为商家投资开发的新热点。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在国际经济稳步回升,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县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10月,完成进出口总额万元。其中,进口总额*万元,增.*%;出口总额万元,

4、增.;外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促进日益明显。 财政收入增长,金融运行平稳。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10月,全县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增长。;一般预算支出万元,增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万元,增长*。%,贷款余额万元,增长*。%,现金收支回笼速度加快。 灾后民房重建有序展开。目前,完成倒塌恢复建设*户、重损修复户,倒塌在建*户、重损在修*户,已拨付第一批资金*万元。同时三个统建点的征地工作也在积极进行,并已完成户立方米的石料备料工作。 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成效及改革准备情况 我县自2002年实施县对乡镇“划分收支、核定基数、定额补助和定额上解、超收分成、减收扣减体制补助”的财政管理体制以

5、来,充分调动了乡镇当家理财的积极性,财政改革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成效明显。2003年乡镇财政总收入完成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万元的.*%,比县下达乡镇收入基数万元超收万元,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万元,比县下达基数万元超收万元,实现乡镇超收分成收入*万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万元,比县下达基数万元超收万元,实现乡镇超收分成万元,超收分成两项共计*万元。同时,县级财政也得到了乡镇上解财力万元。 2004年*10月,乡镇财政总收入组织完成万元,占*-10月全县财政总收入的.%,为乡镇级年初预算万元的.,高于执行时间进度要求。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执行数万元增加万元,

6、增长。,乡镇财政总收入完成进度明显快于县级财政总收入,高于县级财政总收入入库进度.*个百分点。有个乡镇已完成全年县下达收入任务基数,有*个乡镇未达到县下达收入任务基数时间进度要求,其中有个乡镇l10月已实现乡镇超收分成奖励万元。 实践证明,发挥两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好,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该体制是“双赢”的体制,收到的效果十分明显。一是锻炼了乡镇党委政府管理经济和财政工作的本领,提高了乡镇党政领导驾驭市场经济的领导能力,加深了对财源培植重要性的认识。各乡镇已根据各自乡情在认真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行之有效的产业调整,加强了绿色产业经济作物的开发,做到“坝甜山香”,同时积极引进外来资

7、金开办企业,为财源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对一些必须的经费支出,从过去等、靠、要的被动局面,转变到积极挖掘税源增长点的有利局面;三是县财政2002年至2004年10月安排乡镇机构运转、政权建设转移支付、专项补助以及各乡镇实现的超收分成收入共计万元,让乡镇得到更多的实惠,极大地增强了乡镇财政实力,有力地促进了乡村两级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2007年县对乡财政改革准备情况。截止今年底,我县第一轮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已结束,即将开始新一轮改革工作。目前,正在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在大稳定、小调整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某某县2005年至2007年县对乡镇财税体

8、制改革管理方案,新方案与上一轮管理方案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核定基数时,充分考虑政策造成财税减收因素,更加符合乡镇发展实际;二是提高了对乡镇机构运转经费和政权建设经费转移支付标准,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三是在税源划分上给予乡镇更大的空间,放宽了乡镇超收分成部分的使用范围,更大程度的调动乡镇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四是管理和具体操作更加规范。 三、教育体制改革情况及存在问题 基本情况 全县(含国营农场)有幼儿园所,在园(班)幼儿人;小学所(其中完小所),在校学生*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占。%;普通中学所,完全中学所,在校初中生*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占.;在校普通高中生人,其中少数民族学

9、生人,占.;职业高级中学*所,在校学生*人(其中职高生*人,初中生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人,占;教师进修学校*所,乡镇成技校所(其中独立建制的所),行政村级成技校所.全县现有在编教职工共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人,初中专任教师人,高中专任教师人,职业高级中学专任教师人。 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1。撤销乡镇教办,组建中心学校,建立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2002年10月*日起,我县撤销了个乡镇教办。由中心学校履行原乡镇教办的管理职能,乡镇中小学校长由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归口管理,乡镇教育工作由乡镇长直接负责。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投入,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0、一是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拓宽筹资渠道。二是根据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停止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收,通过转移支付,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低于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的总体水平,并逐步有所增长。三是完善贫困生长效救助机制,加强对“三免费”的管理。四是2003年9月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保证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五是出台了某某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的决定。从2004年至2007年用四年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实行捐资助学,在职干部职工按年工资总额的捐资、离退休干部职工及乡卫生院的全体干部职工按年工资总额的%捐资。2004年共捐集资金*万元,捐集的资金主要

11、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六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积极推动政务、校务、财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 3。大力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004年9月日,我县教育系统竞聘工作已全部结束,全县共有人签订了聘用合同书,并根据实际妥善安置了富余人员.目前正在部分中小学进行校长竞聘上岗的试点工作,今后将逐步扩大到全县。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符合学校实际的分配激励机制,每年有计划的选派部分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培训,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4.扩大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半寄宿制办学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按照“以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集中

12、办学为方向,宜并则并,需增则增”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某某县2006年初等教育校点布局调整规划。通过三年学校布点调整,至2006年底,预计全县小学学校数可由所减少到所,教学班减少个;寄宿制、半寄宿制小学从所增加到所,寄宿学生由人增加到人;完小由*所减少到所;初中预计增加个教学班,增加在校生余人,寄宿学生增加余人,增加教师*人。目前,根据规划要求,已对部分长期不能正常招生的村完小、高小点、一师一校校点和不具备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差的学校进行了重新调整布局。 5.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县2004年已被省列入秋季新增个义务教育起始年级(一年级、七年级)实验推广县之

13、一。为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稳步、有序的开展,县政府出台了某某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目前,我县已按方案要求完成了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课改工作正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1。公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实施“两基历史欠账大。我县教育工作点多面广,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重,2003年全县仍有中小学危房面积平方米,其中需立即拆除的d级危房平方米,师生安全存在严重隐患,中小学教学仪器、图书配备普遍不足,音、体、美教学器材配备几乎是空白。加上实施“两基历史欠账,所需经费多,教育事业发展投入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突出,严重制约教育发展。目前仅“两基”尚有.*万元缺口资金

14、无法解决. 2。“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困难大,任务艰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事制度改革,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自主择业,新的就业观尚未形成,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部分农民家庭生活困难,无能力承担子女教育所需费用;三是部分家庭,因家庭主要成员吸毒,家庭经济崩溃,无力供养子女上学;四是课程改革滞后,因材施教落不到实处,致使部分学生因基础差,失去自信心而辍学;五是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音乐课等专业教师,课外活动少,办学没有特色吸引学生。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造成“两基”验收后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低、大量初中学生流失。小学生毕业升学率只达到。;初中毛入学率只达到;上学年末初中学生辍学率高达.%。 3。校点多且分散与生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县山区乡镇多,群众居住分散、加之校点设置因受传统的行政区域界线和群众攀比思想的影响,造成校点多而散、办学规模小,大量的农村学校缺乏教育教学必备的设备,教师不安心在这些地区工作,办学效益质量低下.全县虽然通过校点布局调整撤并了一些校点,但现在仍有小学所,其中一师一校点还有个,校点布局调整压力大。 4。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