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新闻业务.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497423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写作新闻业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闻写作新闻业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闻写作新闻业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闻写作新闻业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闻写作新闻业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写作新闻业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写作新闻业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写作论文新闻业务论文:新闻报道写作研究摘要:新闻的写作格式灵活多样,很难用统一方式规划。本文结合自己新闻工作经验,研究了新闻常用格式,探讨了新闻写作方法及写作要点。对新闻稿件写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闻稿;新闻格式;写作要点 引言 新闻稿是国家企事业单位、机关通过各种媒体通信渠道,公布有新闻价值的消息的一种文体。通常新闻报道的形式有传真、电子邮件、书信(电脑打印)、网络发布等形式。新闻的载体机构包括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电视网络)、通讯社的编辑,亦有提供分发商业新闻稿服务的专业公司等机构。新闻稿不同于新闻。新闻是专业新闻记者撰写的事实陈述,并在媒体上出版;而新闻稿是鼓励新闻记者

2、在该题材上撰写新闻的稿件。 1、新闻稿格式 新闻稿的格式准确地说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格式不统一,而且,从历史发展角度,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下面介绍几种通用的常见格式。 “倒金字塔”体,源于美国新闻界的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大众心理,在业界流传很广,目前我国的多数都市报多使用这种格式。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新闻价值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自然段只能包含一个要素,不能将所有的事件或事件关键点流水作业,一顺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一定按

3、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可以从观众喜爱的角度构思,按大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此,新闻工作者的经验与大众喜爱形式的市场调查就有非常大的作用。 新华体,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的一种中外结合体。过去我们国家新闻格式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的“讲故事”的写法,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基本格式是:先把事件中最吸引眼球的部分在导语中扼要的介绍。其次,在接下来的过渡性段落中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重要部分,形成呼应,消除受众接受时心理落差。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报道的格式。其中没有强调标题的作用。标题对

4、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此,标题是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打动人的地方简洁的揭示出来。有时为表达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引题,后加副题。如果要写作的新闻比较长,例如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等,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如段落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 “华尔街日报体”(DEE)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镜头”,一般是以个人的言行为切入点,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 新闻特写,新闻特写不同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以多手法表现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使新

5、闻立体感强烈,从而更集中、突出地体现事实和主题。新闻特写的特点如下: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2、新闻写作要点 2.1 新闻敏感洞察能力培养 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有意义的新闻线索的发现说到底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简言之,就是新闻工作者敏锐的新闻洞察能力。新闻敏感实际上就是从已经发生的小事件、常见事件中提炼有价值新闻素材,在别人容易忽略的地方发现新闻价值。没有敏锐新闻嗅觉和灵敏度,就不能写出好新闻。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说:“一

6、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当然,新闻敏感有些是需要天赋的,但更依赖于后天培养,通过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积累学习获得。在新闻工作者中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很多,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最终成为了有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知名记者。新闻记者一定做到: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2.2 积累素材,提炼新闻能力培养 人民艺术家老舍说过:“先收集

7、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这些都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积累素材是容易的,但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的记者,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新闻写作难以开始。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作为新闻人,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说:“一个作家,应该像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

8、,也很不好。”每一个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素材有了,提炼能力更加重要。提炼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素材精加工过程,从众多素材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新闻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从常人熟视无睹的事件中提炼出人们有兴趣的新闻。 2.3 角度选取 角度,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

9、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 第一、特色角度,新闻素材按照一定历史时期有些重复出现,大多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每段历史时期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二、受众角度,要注意研究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百姓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作为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百姓中去,注意观察百姓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

10、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大、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第三、时空变换角度。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单位不算新闻而发生在另一单位情况完全不同;有的事件,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好的新闻工作者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不同阶段找到新闻切入点,写出有价值的新闻稿件。 第四、写作技巧准确运用。新闻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运用新闻体裁写作的技巧。包括:

11、标题写作技巧。标题是文眼,新颖别致的标题足以使新闻具有像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通常标题重简洁,一般控制20字节以下,多则加副标题。 导语运用,导语不但是新闻的开头,也是新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说明了导语的作用。好的导语可以使新闻稿锦上添花。 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可以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而谋篇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稿件在受众和编辑眼中的“身价”。 总的说来,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摆事实,用事实说话,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取向。如果记者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臆断代替大量的重要的新闻事

12、实,写出的新闻或空洞无物,或言不及义。 新闻主题孕育,则是提高新闻稿价值的应有之义。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如果要反映记者对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使写出的新闻报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导人、就必须注重提炼新闻主题。清代的袁枚对“主题思想”的问题讲的精彩。他把漂亮的句子比做一大堆铜钱,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可以用绳子穿起来,一串铜钱叫“一贯”,文章的主题就好比是穿钱的绳子,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来统帅你的文字,那你写的东西就像撒满一地的铜钱,不能派上用场。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

13、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运用追根究底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 2.4 虚心求教是新闻写作不可或缺的环节 虚心求教,可以贯穿到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寻找新闻线索可以请教;如何拟订采访提纲、选好新闻题材、提炼和表现新闻主题可以请教;如何使写出来的新闻更加符合新闻写作的要求,更加精彩,更应该虚心向学长、师长请教。新闻前辈的经验会使你的新闻更具备可读性与新闻的价值取向。但要注意的是,老的新闻人思想容易落入“俗套”,创新部分一定要有自己逐渐在内,完全顺从不是合格新闻人的世界观。 一篇新闻稿的刊出,还要包含出版发布单位的许

14、多工作。因此,稿件发表前一定要认真有针对性地研究传播媒介,研究它的版式结构、专栏设置、报道风格、出版(或播出)周期等。在写稿之前,针对传播媒介的特点,引导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对写作内容和形式作出必要的限制;在新闻稿写好之后也能够有的放矢地投递到媒体的相应版面、专栏及编辑手中,从而大大增强新闻稿见报几率。 总之,作为记者,如何写好第一篇新闻稿是十分关键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新闻记者只有勇于实践,大胆尝试,深入采访,勤奋笔耕,不断提高新闻采访写作的技巧,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最后,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个很个性化和组织化的行为,个人可以有个人的特点,一个报纸可以有自己的原则。但是有一点不能

15、放弃,就是任何格式都要以最快、最简洁、最能满足受众需要的格式去写,这是新闻报道的“真理”。 3、结论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新、重要、可读,时效性。一般新闻报道要点是:主题鲜明,叙事详尽,文笔生动,简洁。概括特性有: (1)自主性。新闻界自主选择报道或者揭露目标,自主进行调查活动。不是依赖当局发表的材料写报道,而是记者亲自进行调查,逼近真相。也不是像独家新闻那样只依靠单个的材料,而是通过彻底的调查采访,揭示事件的整体的情况。 (2)新闻性。目标的选择是当前大众瞩目的焦点问题,从时间上应该是最近的事件,从选材来说一定是新出现的。 (3)科学性。新闻的魅力在于客观。建立在准确是深入的调查研究之上。任何主观臆断的东西不是新闻。 (4)事件客观准确的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涉及到某一政治集团利益,风险就存在了,因此,要求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一定过关。 作者简介: 穆坚勇,男,(1968.2-),浙江杭州人,大学本科,记者,从事新闻工作。 参考文献: 1 郑保卫. 新闻工作者要担负起自己的职业责任从“纸箱馅包子”假新闻事件谈起J今传媒, 2007,(11) . 2 侯迎忠,赵志明.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 2003,(04) . 3 沈正赋. 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J当代传播, 2003,(05) . 4 景刚.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