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孩子进步.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974020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帮助孩子进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帮助孩子进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帮助孩子进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帮助孩子进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帮助孩子进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帮助孩子进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帮助孩子进步.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怎样帮助孩子进步一、一定要架起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教育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对于班主任来说,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是无法开展工作的。高中学生,站到我们面前时,已经和他们的父母生活了十几年,俗话说,知子莫如父母,因此,学生的父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再者,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教育。所以,要从根本上了解一个学生,必须通过家长去了解。基于此,我认为,班主任工作,首先要和学生家长架起沟通的桥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境,寻找问题学生的问题根源许多有问题的学生,问题往往出在家庭上。可以这样说,有些问题学生,问题就在家长身上。有一个学生,长得一表人材,高一进校时成绩也不错,

2、被班上同学推选为班长。可这个学生学习成绩浮动大,情绪变化大,而且班级工作的开展也忽冷忽热。我曾多次和他谈心,都没有找到原因。后来,又和他父亲交谈过多次,仍然没有搞清问题的症结。高二时,我不得不换掉他的班长。他还是老样子,有一段时间朝气蓬勃,刻苦用功;有一段时间懒散萎靡,无心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他的家庭的一点情况。原来,他的父母亲经常闹矛盾,我想问题大概就在这儿。高三时,我和他坦诚地谈过一次话,他告诉我,他的父母亲让他很心烦,很苦恼,更多的时候根本无心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先正面引导他,说父母亲的事父母亲会处理好的,要正确面对,然后又找来他父亲很小心地谈了一次话。我告诉他父亲:孩子现

3、在是高三,很关键,为了孩子,能不能忍一忍,心平气和一点,不要因此而毁了孩子的前程。那次谈话后,我发现他变化很大,高三那一年再未发现以前那种不正常的精神状态。这个学生后来考到南方一所大学,现在已经参加工作。后来,我听说他的父母也离了婚,这是后话。真的,许多问题学生的问题就在家长身上,而且,由于父母不和导致学生无心学习,甚至走上歧途的现象,尤为严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去要求家长怎样怎样,但我们要尽我们所能,正确地引导我们的学生,扶助他们走好人生这一程。、通过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鲜为老师所知的另一面有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出在性格上,对于这类学生,要

4、通过家长详细了解其成长经历,寻找问题的根源。以前班上有一个刺儿头学生,易怒,一副无法无天的样子,不服班干部管理,谁说跟谁下不了台,有些三棱子样。爱打篮球,但学习还较为认真。有一天,他迟到了三次,晚自习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面,远离教室后,我批评了他。他低着头,什么也没说,我又向他提了些要求。忽然他冷不丁地抬起头来,歇斯底里地喊叫了一声,然后狂奔而去。我马上打电话通知了家长,并且联系家长见面。家长找来后却反过来给我倒了一肚子苦水,原来这个学生和家长的抵触更大,小时候是在祖父母身边长大的,到了上学年龄才来到父母身边,现在很少和家长交流,家长束手无策。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想,他的这种性格,与他的成长经历是

5、有一定关系的,须“徐徐图之”。第二天他到校后我没批评他。这样过了一周,适逢学校组织学生篮球赛,他的篮球打得不错,我提议让他组织这次篮球赛,结果还不错。又过了一周,我找他谈话,他平静地听完了我的话。以后,我每周和他谈一次话,他也开始冷静地和我交谈。家长也向我反馈,他们的孩子变了。后来,他考到南方一所本科院校。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没有耐心,上硬的,势必适得其反,是谈不上什么教育的。、通过和家长配合,匡正学生的行为这个途经其实我们班主任都在这样做,实践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曾有一个学生,人很聪明,就是管不住自己,而且嘴馋,好吃零食,逢人借人,到处赊帐。高三时每天晚自习课上都有人找,全是要帐的。

6、老师们都对他很失望,我也多次对他晓以利害,可没有效果,很着急。最后,我不得不把他父亲请来,还清了所有债务,我和家长共同监管了50多天,最后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现在已经参加了工作。类似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方法很实用。、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校的有效信息,为家长负责有些家长,尤其是农村学生的家长,其实什么都不懂,甚至不知道学习好是什么样子,学习不好是什么样子,对于自己孩子学习上的事一窍不通,更谈不上考学之类的事了。大多数家长,其实也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当然,还有些家长不主动获取有关学生的有效信息,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问题,作为班主任,必须及时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真实有效的信息。02年高三时

7、,班上插进来一个复读生,农村孩子,平时不大说话,默默地来,默默地去,但又没有考上。03年我带复读班,又在我的班上复读,还是没有上线。04年又准备复读。一天,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的父亲找到了我,问他的孩子复读一年再有没有希望。原来,这个学生告诉家长的信息是:02年考上了一所不好的学校,想复读一年再走;03年考上了另一所学校,但还是不想去,想再来一年。家长还说,03年从家中拿走了9000元钱,说是去上学,但过了一段时间回来说学校不理想,想再复读一年,04年暑假又从家中拿了些钱去上学,但过了一段时间又要回来复读。家长说,他已经供养不起,不知怎么办。其实这个学生01、02、03、04年高考均未上线。我

8、根据这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告诉家长,他们的孩子已经没有必要再复读,要么去上一所高职学校,要么另外打算,复读没有多大的潜力。我又找来这个学生,问他为何要这样。他说,他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他受不了邻里的冷嘲热讽,觉得十分丢人。由于家长对其在校情况不清楚,不但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耽误了孩子的青春年华。如果我们能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其真实的情况,他一定会少走许多弯路。二、少一点罪证意识,多一点人性的关爱对于问题学生,班主任不能有罪证意识。如果班主任时刻准备着抓把柄,要么使他“取不离手”,要么秋后算总帐,反正是想把他拿在手中。当一个班主任产生这个心理的时候,说明你对这个学生已经有了偏见,带着这种偏见去教育学

9、生,一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如果一个班主任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发现任何一个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亮点,那么,这个班主任,一定是一个有境界的班主任。所以,班主任要用人性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学生。99届有一个学生,高一进校后玩赌,无心学习。有一天,老城队的一个农民扛着铁锹押着他送来了三次。我早已对他颇有成见,于是明确告诉他,以后的每一次违纪都将记入德育考核成绩,如果连续两次不及格将上报政教处勒令其退学。以后,我按自己的说法去做了,对于他的教育就是抓罪证纪录违纪事实。两学期后,他悄悄地离开了我的班级。02届也有一个学生,人挺聪明,仍是无心于学业,经常迟到、旷课,而且屡教不改。我给他设立了一个专门档案,自己

10、记录自己的违纪事实。高二时,他离开了我们的队伍。新学期开学时,他的母亲找来想让儿子继续上学,而且因此流了许多泪。过了一段时间,他跑来告诉我,说他并不后悔,他真的不想读书,但是扭不过父母亲,只好故意那样做,就是为了达到不上学的目的。他还买了一本小说,请我转送给班上同学,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要走他走过的路。其实,我从他的话中味到了一些后悔的味道。事后,我仔细地反思过这件事,自己没有对这两个学生负责,更多的是罪证意识,若能多一点点人性的关爱,是不会断送两个幼稚学生的前途的。尤其是那个流泪的母亲,让我揪心不已。那两个学生,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但对于他们两个的教育,将成为我永远的遗憾!三、要特别关

11、注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问题有些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亲情的残缺,或多或少会造成心理上的残缺,这些学生需要班主任的特别关爱,而且这一类学生很可能成为问题学生。04年,班上有一个学生,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在叔父家生活,还有父亲生前的同事照料。他每写作文就叙事,表达对叔父的感激,情真意切。说及此事时,也很激动,认为他叔父是世上最好的人。高考报名时,他要到外地去报名,一切手续都是他父亲生前的同事办的,结果将科类报错。就这样,他仍然感激不尽。在我的印象中,他的生活好象就是为了感激别人。其实这种看似正常的感激中,反映出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现在班上有两个单亲学生,其中一个学习成绩不错,曾获过校级三好学生,可成绩

12、浮动大,每次浮动都在100多个名次外。我曾找他谈过许多次话,都没有成效。问他有何困难,或是生活中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他都矢口否认。于是,我便开始观察他。一身灰色的学生装,好几个月不换,鞋以运动鞋为主。平时不苟言笑,很少和同学谈笑,课间一个人静静地爬在桌子上小睡,偶尔也迟到。更令我感到奇怪的是,他有时候面色苍白,非常忧郁。想和家长联系,他要么以家远为理由,要么以家长外出打工为由回避拒绝。但从许多细节上,我发现这个学生心理有问题。有一天,我看他气色不错,叫来告诉他说:“老师发现你有许多话想对别人说,我想当听众。”他还是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过了几周,有一天,他非常激动地来找我,说他想和我谈谈。原来,

13、他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父亲是一个下岗工人,还有一个弟弟,正在上小学。弟弟因为年龄小,寄养在外婆家。平时,父亲靠出外打工供养他上学。他父亲常说,为了他们兄弟二人,他不准备再婚,一心一意供帮他们兄弟二人。所以他感到压力特别大。亲戚朋友见了面除了同情,就是要求他刻苦学习,说他父亲很不容易,他们家的希望全在他身上。弟弟己上学了,农村的条件又不好,想接到城里,家庭情况又不允许,所以他感到非常不安,老担心自己不行,有时甚至连续几个晚上不能入睡。有许多话不知如何向父亲说起,好象生活不下去了。听了他的话,我非常吃惊,一个十七岁的孩子,竟然承受着这么大的压力。又非常惭愧,当了两年班主任,竟然不知道他失去了母

14、亲他父亲可能因为生活不顺心,还有暴力倾向,并且没有人能劝阻他,他们的许多亲戚都无能为力。有一段时间,他来找我,说他父亲又打他了,他不敢回家,我给了点生活费,安排他暂时住在宿舍里。后来通过其舅父及其它亲戚的共同劝阻,才平息了他父亲的怒气。这次事件以后,我通过和家长沟通及心理疏导,帮助他分析他所面对的现实,引导他正确地面对现实。现在看来效果不错,虽然成绩是我们班最低的一个,但他乐观了许多。不过,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这就是班主任,要心细如发,要明察秋毫,否则,也许有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粗心疏忽而使他们放弃生活。另外一个,高一时成绩非常好,高二时调到我班。但自从其母亲去世后,成绩一直

15、未有起色,而且有退步的趋势。我想,他可能还未从母亲去世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多次找他谈话,和家长联系,多方疏导,仍未有明显的效果,成绩开始下降。不久,其父再婚。我曾找他长谈过一次,告诉他要正确地面对家庭的变故,要从阴影中走出来。他说他什么都能理解。有一次,年级组处理一个上网学生,他跑来叫我给年级领导说情,不要处理那个同学,那个同学太可怜了,而且很激动,还流了泪。那个上网的同学也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由此看来,其实他还没有走出母亲去世的情感阴影。我又耐心地给他作工作,而他却说,他现在什么都不在乎,过去的一切他都不在乎,人生就这么回事。我说,你说你不在乎,正好说明你太在乎。现在,我发现好一点了,但成绩

16、还是没有大的变化。这类学生的工作如何做,目前我仍没有好的办法,这可能是我今后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四、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对学生充满人文的关怀,使其健康地成长班主任不能用一标准来要求学生,我们很清楚,我们不可能把一个班的学生都代成“徐明(1999年考入清华大学)”,也不可能把一个班的学生都代成“杨大伟(2002年考入北京大学)”。其实学生是有差异的,班主任应按不同的层次要求学生。如果我们的学生一个都不迟到,一个都不早退,上课全都认真听讲,老师讲的都学懂,周周是文明班级,我到觉得不十分正常。如果一个班主任想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尤其是学习上,我敢肯定,从有这个想法开始就已经失败了。当然,我并不是说对学生放宽要求,我觉得应该因材施教,健康成长是关键。一个学生,只要发挥出了他的最大潜能,身心健康地成长,班主任工作就是成功的。若能以此为出发点,面对问题学生,结果很可能是令人愉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