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一)复习.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97302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管理(一)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运输管理(一)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运输管理(一)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运输管理(一)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运输管理(一)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输管理(一)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管理(一)复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输管理(一)复习ch1 运输概论1运输的概念 运输是指人或货物借助运输工具和运输基础设施在空间产生的位置移动。2运输与搬运、配送的关系 在物流运输中,将生产领域内的运输称之为“搬运”,将小宗货物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短途、末端运输称之为“配送”3运输的特点 (1) 运输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2) 运输服务的公共性(3) 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4) 运输生产和运输消费同时进行(5) 运输产品具有非储存性(6) 运输产品的同一性4现代运输手段四要素 要实现现代化运输必须具备以下四要素:(1) 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2) 运输动力(3) 运输线路(4) 通信设备5运输的两大功能和两大原理 (1) 运输具有两

2、大功能:货物位移和货物临时储存。(2) 运输管理和营运的两条基本原理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规模经济的特点表现为随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下降。 距离经济是指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6运输的发展趋势(1) 运输的集约化(2) 运输的标准化(3) 运输的信息化(4) 运输的智能化(5) 运输的绿色化ch2 运输基础1运输的基本方式 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从运输成本、速度、能耗、便利性、投资、运输能力、对环境的影响七个方面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评价,具体内容见课件),在此基础上要能进行运输方式的选择。3

3、集装箱运输及其特点 集装箱运输是指利用集装箱运输货物的方式。与传统货物运输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劳动强度(2) 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物运输的安全与质量(3) 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加快车船周转(4) 节省货物运输包装及检验手续(5) 减少运营费用(6) 有利于组织多式联运4多式联运的概念、内容 多式联运是指联运经营人根据单一的联运合同,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张单证、一次保险,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负责将货物从指定地点运至交付地的运输。 多式联运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货物全程运输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工具或方式的运输衔接,或者货物全程运输中使用同一

4、种运输工具两程或两程以上运输的衔接;(2) 货物全程运输中使用一种运输方式多家经营和多种运输方式联合经营的组织衔接;(3) 货物全程运输所涉及的货物生产、供应、运输、销售企业运输协作组织;(4) 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的运输全程负责。5多式联运的作用(1) 有利于发挥综合运输的优势(2) 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3) 有利于挖掘运输潜力,提高运输效率(4) 有利于形成以城市为中心、港站为枢纽的综合运输网络(5) 有利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6) 其他作用,例如:有利于加强政府部门对整个货物运输链的监督与管理,有助于引进先进的运输技术,减少外汇支出,改善本国基础设施的利用状况等。6多式

5、联运经营人的概念、类型 多式联运经营人是指其本人或通过其代表订立多式联运合同的任何人。(他是事主,而不是发货人的代理人或代表,或参加多式联运的承运人的代理人或代表,并且负有履行合同的责任。) 按是否拥有运输工具并实际完成多式联运货物全程运输或部分运输,多式联运经营人可分为承运人型多式联运经营人和无船承运人型多式联运经营人。7运输节点的概念、功能、类型(要能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点) 运输节点是起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作用,承担货物的集散、运输业务的办理、运输工具的保养和维修。 运输节点的功能有衔接功能、信息功能和管理功能。 按节点的主要功能划分,可分为:(1) 转运型节点:包括公路中转站、铁路中转站

6、、港口、空港等;(2) 储存型节点:如自备仓库、生产仓库、储备仓库等;(3) 流通型节点:如流通仓库、转运仓库、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等。Ch3 运输作业管理1货运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包含的内容 货物运输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 货运市场:主要指各种货运需求、货运能力供给、货运交易规则、货运规章及经济法规等;(2) 服务客体:即服务对象;(3) 经营主体:即从事货运业及相关服务的经营者,如运输、仓储、配载、装卸、信息及与物流服务相关的经营者;(4) 货运基础设施:包括货运场站(中转站)、装卸设施、仓储设施、道路桥梁、港口、航道、路线设施、通信设施等;(5) 移动设施:包括各种载运工

7、具和移动式装卸设备;(6) 组织管理手段:指用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装备的管理设备,如电子公告牌、综合货运信息系统等。2货物流通过程和货物运输过程 货物流通过程是指由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以商品(或物资)形式出现的物品(即货物),由生产地向消费地流通的全过程。有三种基本模式:(1) 陆上货物流通模式:以铁路运输或公路运输作为货物流通过程干线运输方式;(2) 空中货物流通模式:以航空运输作为货物流通过程干线运输方式;(3) 水上货物流通模式:以水上运输作为货物流通过程干线运输方式。 货物由发货地向收货地输送的全过程称为货物运输过程。 货物流通过程可以由一个或一个以上货物运输过程组成。3运输

8、生产计划 运输生产计划是指计划期内运输企业计划完成的客、货运输量、运输质量、车辆的构成和全部营运车辆运用程度的各项计量指标和评价指标。 汽车运输生产计划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 运输量计划:汽车运输企业的产品、产量计划,分别规定为计划期内的客运量(人)、旅客周转量(人公里);货运量(吨)、货物周转量(吨公里)。(2) 车辆计划:表征企业的计划生产能力,主要反映企业在计划期内营运车辆数、吨位、座位数的变化情况。(3) 车辆运用计划:有计划地、均衡地组织日常运输生产活动,建立正常生产秩序。4车辆的选择 运输车辆的选择,主要指车辆类型选择和载重量选择。5零担货物运输的概念、特点 零担货物运输,是指

9、以定线定站式货运班车或客运班车捎带货物挂车的形式将沿线零担货物集中起来进行运输的货运形式。 零担货物运输的特点:(1) 计划性差(2) 组织工作复杂(3) 单位运输成本较高6零担货运班车组织形式 零担货运的营运形式主要有直达零担车、中转零担车、沿途零担车三种。 直达零担车:是在起运站将不同发货人托运至同一到站、且性质适宜配载的各种零担货物,同时装运,一站直达目的地的运输组织形式。 中转零担车:在起运站将不同发货人同一方向不同到站、且性质适宜配载的各种零担货物,同时装运至规定的中转站,以便另行配送,继续零担货物运输过程的运输组织形式。 沿途零担车:在起运站将各个发货人托运同一线路、不同到站、且性

10、质适宜配装的各种零担货物,同车装运至沿途各计划作业点,卸下或装上零担货物后继续行驶,直至最后终到站的运输组织形式。7零担货物的中转 零担货物的中转,是指将来自各个方向仍需继续运送的零担货物卸车后重新集结待运,继续运至零担货物终到站的一项作业。Ch4 配送作业管理1配送概念 配送是一种特殊的、综合的物流活动形式,包含了物流系统中若干功能要素,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产物。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配送的概念:(1) 从经济学资源配置角度: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2) 从配送的实施形态角度:配送是按用户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它物流结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方式送交用户。2配送的

11、功能要素(1) 备货;(2) 储存;(3) 分拣及配货;(4) 配装;(5) 配送运输;(6) 送达服务;(7) 配送加工3配送在物流中的作用 P194(理解) 配送在物流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 配送的库存作用(2) 配送的资金周转作用(3) 配送的经济作用。表现为:降低商品成本作用,商品调剂作用,包装、加工作用。4配送主要模式(掌握四种模式的定义、区分) 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我国配送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 自营配送模式:建立配送中心完全是为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2) 合作配送模式:若干相关联或相类似的企业由于共同的物流需求,在充分发掘利用各企业现有物流资源基础上,联合创

12、建的配送组织形式。(3) 市场配送模式:专业化的配送中心和社会化配送中心,通过为一定市场范围的企业提供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而获取盈利和自我发展的物流配送组织形式。(4) 综合配送模式:指企业以供应链为指导思想,全面系统地优化和整合企业内部物流资源、物流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对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实现全方位综合配送,充分提高产品制造过程的时空效应,并为此而形成的高效运行的物流配送模式。5共同配送 共同配送是集多家工业、农业、商业企业的配送网络为一体,经过物流配送多功能服务,进行优化组合后的配送服务模式,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快速反馈信息,及时、安全地完成配送作业的目标。6共同配送的特征(1)

13、 技术装备先进;(2) 多网络的有机整合;(3) 长距离、高稠密度的聚集与发散;(4) 人员少且素质高。7配送中心的概念 配送中心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扩大销售和供应能力而建立的,用于集货、保管、分拣、加工、配货、组织送货等作业的现代流通设施。Ch5 运输成本、绩效和价格管理1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理解有哪些因素,如何影响) 运输成本通常受运送距离、载货量、货物的积载因数、装载能力、装卸搬运、事故损失及运输供需的不平衡性等因素的影响。(1) 货物运送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对劳动、燃料和维修保养等变动成本发生作用。随着运距的增加,运输总成本随之增加,单位运输成本随之减少。(2) 载货量

14、:运输活动中存在规模经济,每单位载重量的运输成本随载货量的增加而减少,因为每载重量所分摊的固定费用和包括装卸等费用在内的场站费用随着载货量的增加而递减。(3) 货物的积载因数:即每立方米货物所占的体积。货物的积载因数越高,运输工具所能装载的货物重量就越小,每吨货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就越低,运输成本就越高。(4) 运输工具的装载能力:运输工具的装载能力能否被充分利用,会影响运输成本的高低。装载能力利用越充分,运输成本越低。(5) 装卸搬运的效率:直接影响运输工具的停旱,停时越长,运输工具的周转率就越低,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货运量就少,成本就越高。(6) 运输事故损失:产生事故损失费,造成运输成本不必要

15、的增加。(7) 运输需求的不平衡性:将影响运输企业运力的配备和运输的经济性。方向不平衡性会造成空驶,时间不平衡性造成机会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损失。2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1) 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2) 降低装卸搬运成本(3) 拥有适当的运输工具(4) 优化运输路线(5) 优化运输方式(6) 优化仓库布局(7) 开展集运方式3运费计算 掌握运费、计费重量的确定,特别掌握铁路运费、计费重量的确定4运输价格 运输价格,即运输产品的价格,是运输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运输价格管理的手段:(1) 经济手段;(2) 法律手段;(3) 行政手段。5国际贸易价格条件(1) 离岸价格(FOB):指不包括运费的货物价格,由买方派船到装货港装运货物。(2) 运费到岸价格(C&F):指货价内包括运费,由卖方派船到装货港装运货物。(3) 运费和保险费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