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书》教案[1].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97279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头书》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石头书》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石头书》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石头书》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石头书》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头书》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头书》教案[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头书教案设计理念:一、教学目标:1、以“刨根问底”为线索,读懂课文内容,体悟石头书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仔细品读语言文字,感悟文章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表达方法。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第一课时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书!大家都读过,都看过。一般的书都是用纸头做的,那你们见过石头书吗?2、想去见识见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石头书,想学吗?(板书课题)3、那好谁来读读课题?(指名2-3人)4、读了课题,你们心中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呀?(石头书是什么样的?石头书上有什么?石头书有什么

2、用处?)5、看来同学对石头书非常感兴趣,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想要把石头书的学问弄清楚,搞明白。这就是刨根问底。板书:刨根问底。6、要想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那我们应该到哪里去找答案呢?(文中),只要好好的读课文这些问题一定能顺利解决。(二)、检查预习,学习课文生字词1、要学好课文就先要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出示生字词:(一类字)队员 叔叔 奇怪 一册 脚印 足迹 矿物 煤炭 好奇 矿石 化石 2、谁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2-3人读)3、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4、再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们会读了吗?出示生字词:(二类字)勘探队员 光秃秃 读书 趴在5、谁来挑战?(指名2人)6、我们一起正确流利的来读读这些

3、词语。7、你们知道勘探队员是干什么的吗?(寻找矿藏,研究地质变化的科学人员。)8、词语不光是要会读,还要知道词语的意思。9、还有两个词语谁来读?出示:(多音字)贝壳 k地壳 qio10、指名学生读1人。11、读正确了吗?你真棒。出示正确读音。12、我们一起来读读。13、其实这是一组多音字,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三)、读通、读懂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刚才同学们问了许多问题,老师想让你们小组同学合作,自己去找到答案,有信心吗?(有)2、你们小组最想去寻找那个问题的答案,30秒钟,小组里商量确定一下。3、你们小组最想探究哪个问题的答案?汇报。4、(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在预习的基础上,快

4、速找到相关的内容,齐读。(2)整理出问题的答案,写下来,请一位小组代表发言。5、小组根据要求合作学习探究。6、指名小组交流(1、齐读;2、回答)展示台出示答案,其他小组进行问题答案的补充。(提示: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答题点评时,要注意引导学生1、正面、直接地回答问题。2、根据文中找到的相关内容,要进行语言的重组和整理,以流畅规范地回答问题。)(四)、品读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表达方法。1、刚才我们刨根问底,刨到了许多关于石头书的知识,现在知道为什么作者把石头称为书了吧?(因为石头中蕴藏着许多知识。)2、刚才我们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刨到了许多关于石头书的科学知识,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来刨一刨

5、课文的语言文字。看看是否能刨到一些有用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语言文字。3、这篇课文是由人物之间的对话组成的。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读呢?(分角色朗读)4、那好,我想班级里读书最好的同学来读读课文中的第一组对话。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观察,他们读得好不好?(指名分角色朗读)(学生评价)(什么是好奇?这是人物的心理。)(笑是人物的表情。)5、两位同学你们有什么好的经验或方法,能来介绍一下吗?6、读对话就应该抓住提示语来读,读出人物的语气,表情和情感。看来提示语对我们读对话是非常有帮助的,提示语既可以写人物的心理和内心,也可以写人物的表情。(板书:心理 表情)7、谁也

6、能像他们那样来读一读这组对话。(指名两人读男生女生分角色读。)8、那好就让大家用刚才的方法,抓住提示语,同桌之间分分角色,有声有色的朗读一下课文中的第二、三组对话。(自由读)8、教师巡视,刚刚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已经用上了刚刚的方法,抓住了提示语,读得有声有色。9、下面,我请女同学当勘探队员,男同学当川川和磊磊,分角色朗读一下课文中的对话。10、大家读得真好,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11、刚才我们读了三组对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三组对话中的提示语有什么特点?(1、位置不固定、可有可无 2、第二组对话的提示语还加上了动作。)12、这是文章对话中提示语的特点。(四)、学习第7自

7、然段,品读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特点。 1、其实文章语言文字在表达上也很有特点。请大家好好读读第7自然段。(自由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A:这段话都是围绕最后一句话来写的2、这些是指什么? 这句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心句。这句中心句和我们以往看到的中心句有什么不同啊?(以前看到的在句首,现在这句在结尾)3、中心句的位置不固定,可能在前,也可能在后,甚至也可能在中间,最关键的是这段话是围绕它来写的。B:雨痕、波痕、矿物都是石头书上的字,我想请三组同学来读读写雨痕、波痕、矿物的句子。其他同学仔细听,想想这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意思是一样的)5、他们之间是并列关系。这些句子之间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分号)

8、6、几个意思并列的句子之间我们要用分号。7、再来读读这些句子,有什么发现?(拟人化的语言,脚印、足迹、小不点儿。读起来特点有趣。)(五)作业课文当中有一些对话还没有提示语,请你运动今天课上所学的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境给这些对话不上提示语。第二课时一、教学过程:(一)、读懂石头书1、我们知道石头书中有字,你还知道石头书上有什么?(有画)2、石头书上画了是指什么?齐读课文第九自然段。(生答师相机板书:树叶 贝壳 小鱼的化石) (出示幻灯片:请同学看树叶、贝壳、小鱼化石。这些都是化石,图纹清晰,保存得十分完整。) 3、再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欣赏石头书上的画。4、这些化石能说明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幻灯片。5

9、、出示幻灯片:“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也许你能从中“刨”到答案? A、勘探队员是根据什么推断这里曾经是密林和大海的?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思考。 1、师小结:勘探队员根据石头上的字、画推测到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密林、后来变成大海。 2、假如看到了恐龙的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小鸟的化石能说明什么呢?能否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的化石说明很久很久以前( )。B、指名生有感情读这段文字。 6、读懂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有什么用呢?让我们好好读读

10、课文的第7、11、13自然段。(找矿、了解人类的发展、生物的进化) 7、今天我们和川川、磊磊一起“刨根问底”,了解到石头书上的学问可真不少。8、最后川川和磊磊怎样说?又说了什么?(高兴、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9、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们班哪些同学特别喜欢刨根问底,就请你们读川川、磊磊的话,爱解决问题的同学就读勘探队员的话。 10、这篇课文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再读课文看看人物对话中,提示语的位置。(交流)11、提示语的位置不是一定的,可以在前面,可以在后面,也可以不写。当提示语在后面的时候或者没有提示语的时候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这时候冒号要省略。(二)、总结深化 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引导:学到

11、这里,老师也想和川川、磊磊一样来“刨根问底” 2、川川、磊磊怎么会“刨”到这么多学问?(善于观察 充满好奇 不懂就问) 3、你的妈妈也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好妈妈。放学后,她笑眯眯地问:“今天语文课你学习了那篇课文?”我不假思索地说:“石头书”“我看了许多书,那有用石头做的书?”妈妈迷惑地说。接下去你是怎样说的?你的妈妈又是怎样问的?请你写出来。4、交流学生的作品。5、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竟然有这么多学问。看来生活中许多看似普通的东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也能学到许多知识。真可以说“生活处处皆学问”。(三)、布置作业 课外拓展延伸 1、老师向大家推荐课外阅读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浏览 板书:石头书字:雨痕、波痕、矿物画:树叶、贝壳、小鱼化石 读 懂了解地质变化生物的进化寻找矿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