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大-0-3岁保育与教育-复习.doc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5.50KB
约5页
文档ID:544967297
电大-0-3岁保育与教育-复习.doc_第1页
1/5

0~3岁婴儿的保育与教育简述题1、 简述0~3岁婴幼儿保育教育的内涵答:(1)教育对象为0~3岁婴幼儿及其教养人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第一教育对象是0~3岁婴幼儿,但还包括婴幼儿的教养人2)教育主题是早教教师与教养人早教教师和教养人都是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活动的教育主体3)教育内容和方法具有独特性0~3岁婴幼儿早起教育内容的独特性表现为以保育为主、教育为辅;方法的独特性体现在教育方法更注重个体差异,以个性化教育为主2、 为什么要重视对婴幼儿教养人的指导?答:(1)社会形式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除了需要专业早期教师的指导,更需要教养人在早期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对教养人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早期教育活动的教育效果2)家庭中的婴幼儿保教主要由教养人实施,但她们大多并不具备科学的育儿理念、知识和技能,往往缺乏计划性、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婴幼儿教养人的指导3、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特点主要有哪些?答:(1)理念上:保育先于教育2)内容上:生活多于学习3)形式上:个别教养多于集体活动4)目标上:情绪、情感重于认知4、0~3岁阶段为什么强调保育先于教育?答:(1)0~3岁是受生物发展节律控制最强的时期,外在影响的作用较小。

2)0~3岁是人生最稚嫩的时期,婴幼儿需要早期教师和教养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呵护3)0--3岁婴幼儿具有内在发展动力,教育应与之配合5、 你是如何理解0--3岁婴幼儿的保教内容“生活多于学习”?答:(1)生活是0--3岁阶段的重点,蕴藏真重要的发展契机2)婴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只能在直接感知的生活事件中获得学习6、 简述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任务答:(1)为婴幼儿提供早期教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以促进婴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积极、主动地探索,多元、自然地游戏,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2)为父母等教养人提供多元的社会支持,向0--3岁婴幼儿教养人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育儿知识与育儿方法,改进教养人在照顾、护理和教育婴幼儿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和能力3)倡导社区对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关注,动员社区资源为婴幼儿及其家庭服务4)了解并掌握一定区域内0--3岁婴幼儿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和社区制定相应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政策提供咨询和依据7、 简述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原则答:(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教育过程应保证婴幼儿的平安、无危险、该原则也是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原则。

2)自然性原则自然性原则是指教育应尊重并顺应婴幼儿的自然特点,不依照主观意志改变幼儿成长规律3)适时性原则适时性原则指保育与教育工作应适时抓住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使婴幼儿发展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4)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指早教教师和教养人通过引导,能够使婴幼儿感到愉悦,激发其兴趣并获得发展5)赏识性原则赏识性原则指要给予婴幼儿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和赏识,强化婴幼儿的行为,激发其探索发现的兴趣,增强婴幼儿愉快的心理体验,纠正不良行为6)榜样性原则榜样性原则是指在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过程中,早教教师和教养人要树立自身的榜样形象,用积极正确的行为、事物来引导和教育婴幼儿8、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答: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保育与教育两大部分1)保育:科学喂养、日常护理(养护)、预防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2)教育:动作发展教育、认知发展教育、语言发展教育、情感与社会发展教育9、 婴幼儿保教中实施游戏法的要点有哪些?答:(1)早教教师和教养人是游戏的参与者、辅助者2)早教教师和教养人是游戏的指导者3)婴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力4)游戏应与婴幼儿答发展水平匹配。

10、 婴幼儿保教中实施问答法的要点有哪些?答:(1)正确对待婴幼儿的提问2)问题的开放性与答案的多样性3)帮助婴幼儿提出问题11、 婴幼儿保教中实施讲述法的要点有哪些?答:(1)讲述方式不能是课堂教学模式2)讲述者的语言要生动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3)配合恰当的讲述手段4)不能限制婴幼儿听的状态5)恰当鼓励婴幼儿自己讲述12、 婴幼儿保教中实施操作法的要点有哪些?答:(1)教育者要耐心,不轻易放弃2)操作练习强速适中3)采用积极强化手段13、 当前我国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存在哪些问题?答:(1)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政策不完善;(2)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书主管部门不明确;(3)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体系不健全;(4)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机构缺乏办学规范性;(5)教养者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14简述国外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发展趋势答:(1)以婴幼儿为本,关注成长2)服务综合化和多元化3)早期教育机构、家庭和社区合作共育4)增加政府财政投入15、 简述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的方向答:(1)政府主导早期教育2)跨部门的合作与资源整合3)注重教育公平4)依托社区提供早期教育服务。

5)师资上的专业化6)重视对教养人的指导7)制定早期教育机构准入标准与儿童早期发展标准16、 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人格)理论给我们的教育启示答:(1)早教教师和教养人要尽量给婴幼儿创造亲切、舒适、轻松的家庭氛围2)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必须承担起控制婴幼儿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17、 简述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启示答:(1)早教教师和教养人要遵循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巧妙地运用敏感期带来的宝贵发展动力,全面促进婴幼儿的发展;(2)要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应耐心、宽容地对待儿童发展中的差异;(3)儿童的各种能力有其对应的敏感期,应适时地抓住机遇开展保育与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儿童的各种能力18、 简述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启示答:(1)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为我们提供了养育婴幼儿的新观念:尊重婴幼儿的天性,是正确育儿的第一要义2)每一个教养人和早教教师应该在成熟的力量与教育过程之间求得合理的平衡在教育过程中,早教教师和教养人不应该只强调文化目标而忽视婴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19、格塞尔的同事阿弥士给了我们怎样的忠告?答:(1)不要认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你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3)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4)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发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一道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

20、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启示答:(1)早教教师或教养人应为婴幼儿提供可探索的环境,给予他们时间与空间进行充分地探索2)提醒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儿童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儿童的学习水平,各个阶段依次经历,不可逾越,但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转化速度存在个体差异21、 简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给我们的教育启示答:(1)提示早教教师和教养人应多为婴幼儿创造其与早教教师、教养人及同伴相互交往、交流的环境和机会2)最近发展去理论则告诉我们,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必须着眼于他们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早教教师和成人应该明确婴幼儿发展的两种水平,采取与之相对应的保育与教育内容和方法22、 简述生态系统理论对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启示答:(1)早期教育不能仅限于关注婴幼儿本身,更应该将他们的主要教养人囊括在教育指导当中,加强对教养人的指导2)早教教师与主要抚养人应意识到婴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不仅收到来自教师和教养人的直接影响,更受到多个生态系统的交互影响,早教教师与教养人应积极地吸收各个系统的有益成分,摒弃消极因素,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23、简述婴幼儿体格生长的基本规律。

答:(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4)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动作24、简述头部动作的发展及其意义答:(1)满月时,婴儿在趴着时能够使劲把头抬到水平位置,然后再一点点向上抬起,直至近5个月俯卧时能够将头高高昂起“看世界”当他们6个月时,能够自己坐,头部保持竖直;当他们会翻身的时候,仰卧时也能够抬头了2)俯卧时能够抬头的意义不亚于能够直立行走因为自主地控制自己的头部运动意味着他们可以看到更宽广的世界、更多样的环境,同事还可以让他们了解自己身体在空间的位置,为控制全身的协调运动的发展做好准备25、简述触觉对婴儿油的重要意义答:触觉是最先并高度发育成熟的感觉系统之一1)触觉的存在对于婴幼儿发展至关重要、摇晃、抚摸和通报等对婴幼儿产生镇静作用2)触觉也是婴幼儿探索周围事物、人及自己身体的有效方式26、简述婴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过程答:皮亚杰认为思维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0—2岁是形成思维的关键时期1)子阶段一:简单反射(出生至1个月)主要是先天性反射2)子阶段二: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个月)婴幼儿参与的活动主要基于自己的身体,行为尚无目的性3)子阶段三:次级循环反应阶段(4—8个月)。

这一时期自我中心化现象有所减弱,婴儿开始注意自己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4)子阶段四:次级循环反应的协调阶段(8—10个月)该阶段婴儿开始使用有目标指向的行为,将几个图式进行整合和协调,表现出计划或计算如何产生想要的结果的能力5)子阶段五:三级循环反应最重要的特征是婴幼儿所重复行为的有意性进一步增加,出现实验性与创造性6)子阶段六:思维的开始阶段(18—24个月)此阶段的户主要成就在于心理表征或者象征性思维能力的获得27、简述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答:(1)前语言交流,前语言交流最明显的表现是牙牙学语,它开始于2或3个月,一直持续至一岁左右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2)第一个词婴幼儿一般在第10—14个月时说出第一个单词,一旦婴幼儿开始生成词语,词汇量会快速增长3)词汇运用儿童早期词汇里的第一批单词一般与客体有关、既包括有生命的也包括无生命的4)双词语在第1岁6个月左右,当词汇接近200个词时,幼儿开始结合两个词,将单词连成句子来表达一种想法5)理解与生成整个婴幼儿期,理解的发展比生成要快28、简述亲子依恋的发展过程答:婴幼儿依恋在出生后6个月中逐渐出现1)前依恋期(0—2个月)婴幼儿最初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技能性反应,即哭泣、微笑等信号行为与依附、要求拥抱等趋近行为。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这一时期的婴幼儿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再认,熟人较陌生人更能引发婴幼儿的依恋反应,但任然无去边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分离焦虑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出现了对熟人持久的依恋情感,并能与之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从而形成对特定个体的一致的依恋反应系统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这时的儿童已能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双边人际关系29、简述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幼儿的发展有不同的现实影响答 :(1)在个性特征方面,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安全型儿童在以后表现出 更强的探索欲望与能力2)在游戏与社会性交往中,安全型的儿童也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社会认知能力3)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安全型儿童也表现出较强的难题解决能力与良好的坚持性、挫折容忍力30、简述婴幼儿早期的交往行为的发展过程答:(1)第一阶段以客体为中心(6—10个月),交往集中在玩具和物品上二不是针对同伴,婴幼儿之间互不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