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技巧浅析.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963018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浅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浅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解题技巧浅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解题技巧浅析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解决问题需要相应的策略做支撑。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寻找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它是为了实现解题目标而采取的指导方针,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常出现以下情形:有时,面对数学问题,无从下手;有时,明明思路很清楚,就是解不出来;有时解题到途中,却是:“山穷水尽”等等。这些疑惑可归结为没有掌握好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题策略,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找到问题的思考点和突破口,迅速、正确地解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加强数学解题策略的指导,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对学生解题策略指导的尝试探索,获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

2、。一、假设策略有些问题用一般方法很难解答,可假设题中的情节发生了变化,假设题中两个或几个数量相等,假设题中某个数量增加了或减少了,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推理,调整由于假设而引起变化的数量的大小,题中隐蔽的数量关系就可能变得明显,从而找到解题方法。这种解题方法就叫做假设法。 例:甲从A地到B地,每小时走4千米,可以准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走5千米,可以提前1小时到达,求AB两地的路程。 分析:“如果每小时走5千米,可以提前1小时到达,”假设继续前进,在相同的时间内会多走5千米,通过比较发现,第二种速度比第一种速度每小时多走54=1(千米),一共多走了5千米,说明走了5小时,则AB两地的路程是45=20(

3、小时)。二、画图策略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小学生在纸上涂涂画画可以拓展思路,使用这项解题策略,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形象性的特点。尤其是六年级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画出线段图,更有利于学生找出对应量与对应分率的关系。例:五年级共有三个班,已知一班、二班、三班各班的学生数相同,一班男生数与二班女生数相同,三班的男生占全年级男生的3/8 ,那么女生占全年级的多少? 。分析:因为一班男生数与二班女生数相同,通过线段图可以清楚地发现如果一班的男生和二班的女生调换一下,则一班全是男生,二班全是女生,三班的男生占全年级男生的3/8,那么二班的男生就占全

4、年级男生的5/8,把男生看作单位“1”,总人数就是男生的15/8,反过来男生占总人数的8/15,则女生就占全年级的7/15。三、巧妙设数策略有些题目没有明确的数量关系,但是仔细去分析又可以找出关系。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可以巧妙地设定一个数,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题目的意思,这样就很容易地得出关系式。例:李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书店买书,如果买甲种书刚好可以买8本,如果买乙种书正好可以买12本,如果买丙种书则刚好可买24本。李老师决定三种书买一样多,那么他带的钱能买三种书各多少本?分析:题中李老师所带的钱及三种书的单价都是未知的,使得问题变得很复杂,学生无从下手,我们可以把老师所带的钱设为240元,那

5、么问题就简单多了。可以求出甲、乙、丙三种书的单价分别为30元、20元、10元,很轻易地得出李老师买三种书各是240(30+20+10)=4(本)四、列表策略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把一些信息列举出来,寻求解题策略,也可以在让学生列举部分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例:甲走的路程是乙的4/5,乙用的时间是甲的4/5,甲乙速度的比是( )。分析:因为这道题没有具体的数量,只有甲和乙路程与时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学生一时间难以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列成表格,数量关系就比较明确了。根据甲走的路程是乙的4/5,可以把乙所走的路程看作单位“1”,则甲所走的路程为4/5;乙用

6、的时间是甲的4/5,可以把甲所用的时间看作单位“1”,乙所用的时间为4/5。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计算出甲乙各自的速度为4/5和5/4,化成最简整数比就是16:25。甲乙路程4/51时间14/5速度4/55/4五、逆向思维策略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学生经常会遇到许多一时无法解答的题目,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去思考。解数学题从已知条件出发,顺着思考下去,

7、可能因歧路很多而找不到解题思路。这时不妨把思考方向变化一下,倒着想想。也就是把问题发生的顺序倒过来,从结论开始,执果索因,逆向推导,逐步还原,以求问题的解决。例:一个最简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50,如果分子分母都减去5,所得的分数是2/3,求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分析:这道题首先可以求出原来分子、分母之和减去两个5后的现在分子和分母的和,即50-225,得到现在的和后,发现2/3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明显比所得到的数小,说明已经约分了,可以通过所得的数除以2+3的和,即缩小的倍数,接着用缩小的倍数乘2,用缩小的倍数乘3,所得到的分子分母被减去5后的数,然后分子和分母再分别加上5,就求到了原来的分数。

8、解答:50-25=40 40(2+3)=8 28+5=21 38+5=29六、整体把握策略解数学题,常常是化“整”为“零”,把问题变为简单,以利于解决问题,但是有时解题时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不要过分注意细节,而忽略全局,需要我们站在整体的立场上,综观全局研究问题,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有9只油桶,分别装油9、12、14、16、18、21、24、25、28千克,分给甲、乙两人各若干桶,最后只剩下1桶。已知甲分到的油是乙分到的油的2倍,剩下的这桶油有多少千克?分析:如果具体地去寻求甲和乙各分到的是哪几桶油,再求剩下的是哪一桶油,这样的方法是杂乱的。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把握,9桶油共重9+12+14+16+18+21+24+25+28=167(千克)。已知甲分到的油是乙分到的油的2倍,则甲、乙共分到的油的千克数一定是3的倍数。而1673=552,那么剩下的那桶油的千克数一定是被3除余2,那就只能是14千克那桶油了。数学教学过程主要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解题策略的指导。数学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透过知识载体,让学生感受到知识背后所孕育的数学思想,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能多角度多层面多策略去分析把握它的实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