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961565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方法1、数学教学的基本步骤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学习时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以接受学习为主,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其基本特征为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学生学习缺乏生气,缺乏趣味性,与生活的密切结合不够,视学习为讨厌,不得已和痛苦的大有人在。所以直接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所以,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并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中指出:“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

2、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场景,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

3、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

4、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2、巧设情境,激发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且情景设计要新颖,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如通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学习“比多少”。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

5、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另外要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例如:通过在站台上车、下车的人数来学习加减法。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发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不断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知识、规律的魅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实情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乐于

6、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探索兴趣和独立思考习惯的有效途径,适当的良性竞争,可促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力。只有对学生点滴的创新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鼓励,才能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中问题情景的竞争性,从形式上,可以是小组内同学间、小组与小组间;从内容上,可以是小组内、小组间对问题解决的竞答,或小组内、小组间的相互质疑,也可以对练习完成的质量、速度或某一问题处理深刻性的评价等;从情景创设的方式上,可以由教师创设,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才会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有所发现,从而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会得以培养和提高,创新学习过程才会得以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