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960574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式,2. “注意点”:(1)要写解:设 (2)得数不写单位 (3)自觉检验3. 解方程常用关系式加法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 + 减数 减数 被减数 差乘法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 商 除数 除数 被除数 商4公式变形 (1)总路程 速度和 相遇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2)总路程相遇时间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速度和ax+b=c ax-b=c ax+bx=c ax-bx=c ax=c-b ax=c

2、+b x=c(a+b) x=c(a-b)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形体面顶点棱关系长方体6个至少4个面是长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8个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6个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8个12条12条长度都相等2.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算法: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 棱长棱长6 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3.体积概念及计算体积(容积)定义形体体积(容积)计算方法体积单位进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长方体V=abhV=S

3、h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m=1000dm1 dm=1000cm1L=1 dm1L=1000mL1mL =1cm正方体V=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5.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6.长方体:上、下的面积=长宽 前、后的面积=长高 左、右的面积=宽高7.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2+宽高2无盖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58.教室粉刷面积=长X宽=长+高X2+宽+高X2门窗黑板的面积9.台阶的占地面积=每级台阶的长X宽X台阶级数10.台阶铺地砖的面积=长X宽X级数

4、+长X高X级数11.商标纸的面积=长X高X2+宽X高X212.影集封套的面积=长X高+长X宽X2+宽X高X213.火柴盒外壳的表面积=长X高X2+长X宽X2火柴盒内壳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X2+宽X高X214.房间的面积=长X宽X块数15.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V=abh1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 V=a17.1=1,2=8,3=27,4=64,5=125,6=216,7=343,8=512,9=729,18.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 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19.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 v=sh20.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积 长21. 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 体积单位

5、: 1米=10分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米=100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22. 已知长方体体积和底面积,求高。 高=体积底面积 h=vs 已知正方体底面周长,求体积。 正方体体积=(周长4)23. 把正方体锻造(或铸造)成长方体,体积不变。 已知正方体棱长和长方体的长、宽,求高? 高=棱长(长宽)24. 没入水中物体的体积:如土豆,铁块等土豆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上升的水的高度 上升的水的高度=体积容器的底面积25.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倍 正

6、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6倍,体积扩大27倍26. 至少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 表示3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的 是多少?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不变,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约分。(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倒数的认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1的倒数是1

7、 ,0没有倒数。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2.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3.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4.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5.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即求单位“1”用除法,已知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 注: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认识比1.比的意义: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2

8、.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a:b=ab=(b0)相互关系区别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关系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数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运算3.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叫比值。(求比值:前项后项) 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不带单位名称。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5.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6.化简比: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对比进行化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整数比的方法化简。小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同时乘10.、100),再整数比的方法化简。混合比: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按分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带单位名称的比:先把前项和后项化成相同的单位,然后去掉单位化简比。7.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意义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8.按比例分配问题:将一个数量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几个部分,求每个部分是多少,这类问题称为按比例分配问题。 解决方法: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