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小小清洁员》说课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96110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社会活动《小小清洁员》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班社会活动《小小清洁员》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班社会活动《小小清洁员》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班社会活动《小小清洁员》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社会活动《小小清洁员》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社会活动《小小清洁员》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班社会活动小小清洁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小小清洁员。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五个方面向各位评委老师说明。一、教材分析。小小清洁员选自山东省省编教材中班下册主题一次主题二的一节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中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加上我们周围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的现象,这既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中班幼儿随着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也在不断提

2、高与增强。小小清洁员这一教学活动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懂得乱扔垃圾的危害,引导幼儿积极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从小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并能带动周围的人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这一活动,不仅增强了他们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也让他们体验到帮助别人、奉献爱心的快乐。二、幼儿现状分析。中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有初步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用完的垃圾要把它扔到垃圾箱里,乱扔垃圾会对人类环境产生破坏。但是,他们对分类投放垃圾的认知经验还相对缺乏,这就需要从中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出发,通过组织幼儿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帮助

3、他们学会辨别、懂得分类,并通过创设一系列具体的情景或游戏引导幼儿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发展目标,结合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年龄和心理特点,将本次活动的目标设计为:1、认知目标:懂得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2、能力目标:能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特点,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四、说教学方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中班的幼儿具有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因此我在活动中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教师通过用图片、实物进行直观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利于幼儿理解、辨别和掌握,比如展示实

4、物垃圾桶、经过卫生处理的各类垃圾、垃圾图片和有关视频等。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幼儿为主体,采用以下学法:1、交流讨论法:教师通过提问,唤醒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互动交流中,使单一知识变为多种知识,丰富幼儿经验。2、趣味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创设了“捡拾垃圾”的游戏情境,并设计了“火眼金睛”“助人为乐”和“争做小小清洁员”的闯关游戏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让幼儿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为养成良好习惯奠定了心理基础。五、说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我进行了以下准备:1、

5、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周围环境,了解相关的垃圾知识。2、物质准备:各类垃圾图片;实物垃圾桶;经过卫生处理后的各类常见垃圾;有关垃圾分类的动画视频、游戏音乐、ppt课件等。六、说活动过程。本次活动以“垃圾分类”为主线,关注幼儿的亲身体验,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幼儿将认知到行为的转化。(1谈话导入、2主体部分、3活动延伸)(一)、情境导入。设计捡拾垃圾的情境。伴随去郊游的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欢快地来到了人民公园,看到了满地的垃圾,老师引导启发幼儿积极去捡拾起来,然后投放到垃圾桶里。对孩子们的表现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一情境是为了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

6、兴趣,同时也是对幼儿潜移默化的知识渗透和文明教育。(二)、主体部分垃圾分类(1、为什么要分类?2、认识垃圾桶。3、尝试给垃圾分类。4、认识有害垃圾。5、闯关游戏,)1、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垃圾?”接下来教师展示生活中垃圾场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典型的、直观的被垃圾污染的环境图片,给了幼儿强烈的视觉刺激,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垃圾带给我们环境和身体的危害,激发了幼儿的讨论热情,很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2、既然乱扔垃圾有危害,那么垃圾应该扔在哪里呢?自然进入下一环节认识垃圾桶。教师实物展示三色垃圾桶。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他们标志在形状、颜色上有什么不同

7、。教师及时引导小结:绿色的带有循环箭头的是可回收垃圾的标志;红色的带有不循环箭头的是不可回收垃圾的标志;红色的带有叉号是有害垃圾的标志。3、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给垃圾分类呢?进入下一个环节尝试给垃圾分类。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对比认识,强化幼儿的认知。首先播放垃圾分类的动画片,提问:通过看视频,你知道了什么?把什么垃圾放在可回收垃圾桶?把什么垃圾放在不可回收垃圾桶里?组织幼儿回答讨论。小结部分通过ppt展示归类图: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是可回收垃圾,应放在可回收垃圾桶里,可以重新利用。卫生纸、瓜果皮、烟头等不可以重新利用,是不可回收垃圾,应该放在不可回收垃圾桶里。接下来组织幼儿对刚

8、才在公园里捡拾的垃圾尝试进行分类,加深幼儿对垃圾分类的理解。4、认识有害垃圾。把有害垃圾单独列出来进行认识,是为了强化前面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对比,避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干扰,能够引导幼儿逐步认识,便于分辨。在这里通过视频让幼儿了解旧电池是有害垃圾,不能乱扔,要放在有害垃圾桶里。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有害垃圾,通过ppt图片,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5、闯关游戏。生活中的垃圾有很多,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的健康。因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想不想做一个小小清洁员,来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呢。活动进入闯关游戏。1、第一关“火眼金睛”抢答游戏。教师用ppt展示各类垃圾图片,激发幼儿抢答,看谁答得对,同

9、时配上孙悟空卡通图片,鲜花和掌声,幼儿参与热情高涨,并主动对错误的答案进行积极纠正。2、第二关“助人为乐”送垃圾宝宝回家。许多垃圾宝宝迷路了,怎么办?启发幼儿积极主动献爱心,帮助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宝宝们回他们自己的家中。游戏后,通过展示所有被送到家的垃圾宝宝,组织幼儿确认垃圾分类是否正确,这个游戏不仅巩固了对知识的掌握,也培养了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3、第三关。趣味比赛争做小小清洁员。教师准备了三箱垃圾,它们已经经过卫生处理且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幼儿分三组,每组的小朋友要把一箱垃圾分类投放到对面的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里去。教师讲清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伴

10、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幼儿争先恐后来回运送投放垃圾。最后组织幼儿分组互相检查,对垃圾分类的结果进行展示和评价,这个环节的行为练习,不仅使幼儿在实践中练习学到的知识,感受到小组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还能给予幼儿积极的心理暗示,利于幼儿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实现能力目标,达到情感目标,为激发幼儿的热情,我请小组长为小朋友们颁发奖章,进一步激发幼儿进行垃圾分类、争当小小清洁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三、延伸:进一步拓展教育内容。与幼儿讨论:作为一名小小的清洁员,除了自己会给垃圾分类以外,我们还要积极做好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活动在老师带领幼儿去郊外捡拾垃圾和进行宣传活动中结束。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