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竞赛实施细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9565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竞赛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竞赛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竞赛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竞赛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竞赛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竞赛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竞赛实施细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第三届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竞赛实施细则第一部分 总则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测绘实践技能竞赛的决定,特制定本细则。一、竞赛项目1.四等水准测量 2. 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 3. 1:500数字图测绘二、参赛队伍凡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均可组队报名参赛。每个参赛队由四名学生组成,其中队长1名。每支队伍可以参加全部3项比赛,也允许只参加其中1项或者2项。但指导教师的人数不得多于参赛的项目数。三、技术标准1.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 2. 全球定位(GPS)测量规范GB/T 18314 2001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

2、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4.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6.本细则。凡本细则与国家标准不一致的内容,以本细则为准。四、使用仪器1.全站仪:中海达ATS-320R全站仪。2.具有符合水准器的DS3光学水准仪及其配套标尺。3.GNSS接收机:中海达RTK接收机(海星达H32三星豪华版)。4.绘图用计算机由组委会提供,成图软件使用南方CASS 9.1数字测图软件。水准仪由各队自带,但型号必须符合要求。全站仪及GNSS接收机由

3、各参赛队在当地“中海达”分公司借用,比赛时自带。脚架及标尺、棱镜杆、GNSS接收机杆均可在河南城建学院借用,但须事前联系,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见河南城建学院网站http:/。五、竞赛的总要求1. 各队按照自己的竞赛出场顺序,在规定的时间由大赛工作人员指引下,到现场熟悉竞赛场地,同时做好竞赛的各项准备工作。2. 裁判组长宣布竞赛开始之前,参赛队的仪器必须装箱,脚架收拢置地。3. 裁判宣布竞赛开始,同时竞赛计时开始,计时精确到秒。4. 竞赛过程中,若仪器发生故障,由参赛队报告现场裁判,仪器工程师到现场检查确认、并经裁判长认可后可以更换仪器重测。若经工程师检查仪器无故障,检查时间按竞赛时间计。凡在测量过

4、程中未报告仪器故障的,竞赛结束后不能以仪器故障为由要求重测。5. 竞赛可以重测或者返工,但初测、计算或绘图、返工的总时间不能超过竞赛总时间。重测或者返工时必须四名选手集体到场。6. 竞赛结束时,各参赛队必须在仪器装箱、脚架收好,上交成果资料之时,竞赛计时才结束。7. 成果一旦提交就不能再要求修改或者重测。8. 规定轮换的测量任务必须轮换。9. 参赛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竞赛任务,参赛队员在竞赛过程中不能以任何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10. 竞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选手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继续竞赛的,停止该队竞赛,不能重赛。并赔偿损坏的仪器。

5、11. 参赛者必须尊重裁判,服从裁判。对裁判有意见应逐级反映,不得刁难、攻击裁判。12. 参赛队对裁判的裁决有疑议,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赛会仲裁组申诉。六、成绩评定竞赛成绩评定主要从参赛队的测量、成果质量和作业速度等方面考虑,采用百分制。其中测量及成果质量成绩70分,按照相应的竞赛细则规定计算,作业速度成绩30分,按以下规则:裁判宣布竞赛开始计时,到上交成果计时结束,时间以秒为单位。得分计算方法:式中:为所有参赛队中用时最少的时间所有参赛队中为用时最多的时间为第i组绘图用时。最大时长限制:数字测图(内外业)为3小时导线和水准测量各为1.5小时凡超过最大时长,终止比赛。第二部分 数字地形图测绘组委

6、会建立GNSS基准站,为每个小组提供个控制点。参赛队按照GNSS RTK方式测定控制点后用全站仪测图、或GNSS接收机配合全站仪测图、或直接用GNSS测图均可,方式不限。但必须在3小时(内外业)内完成指定测区的1:500地形图测绘。上交成果为原始测量数据文件、野外草图和dwg格式的地形图文件。一、 测量步骤参赛队首先用GNSS接收机在个已知点上测量,利用GNSS接收机的功能测算坐标转换的四参数法,设置GNSS接收机,并在第个控制点上进行仪器检查测量,然后开始测图。二、 测量及绘图要求1. GNSS控制点抽签确定。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碎部点数据采集并编辑成图。3.碎部点数据采集模式只限用全站仪或

7、GNSS RTK采集数据的“草图法”,不得采用“电子平板”或其它方式。4.提交成果中不得填写参赛队及观测者、记录者姓名。5.草图必须绘在竞赛委员会在测图现场发的绘图资料本上。6.图根控制点的数量不做要求,但若采用全站仪测图,图上应表示作为测站点的图根控制点。7.图上不表示等高线,按规范要求表示高程注记点。8.注记:按图式要求进行符号、文字和数字注记,注记的汉字字体采用仿宋体。9.图廓外整饰:图名、测图比例尺、内图廓线及其四角的坐标注记(注记的坐标必须为整十米)、外图廓线、坐标系、高程系、图式和测图时间。(图上不注记测图单位、接图表、图号、密级、直线比例尺、附注等内容)。三、成绩评定评分主要从参

8、赛队的作业速度、测图精度和图上表示等方面考虑,采用百分制。其中作业速度30分按总则要求。测图精度和图上表示要求如下:1.测图精度(20分)外业抽检10个点的点位和10条边长,超限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2.图上表示 (50分)1) 错误及违规(10分):出现重大错误(如坐标系搞反、坐标发生平移和旋转)直接扣10分,一般性违规(如上交成果格式不符、指导教师违规进场等)扣1至5分,扣完为止。2) 完整性(20分):图上内容取舍合理,主要地物(指建筑物、道路与花台)漏测一项扣5分,次要地物(指路灯、窨井、高程点等)漏测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符号和注记(10分):地图符号和注记信息使用正确、位置合理

9、,错用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 整饰(10分):地形图整饰满足规范要求(需加绘图廓整饰),缺少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第三部分 导线测量竞赛的等级为一级导线测量,竞赛设计为附合路线,导线路线经过2个指定未知点,赛会为每组提供两个互相通视的平面控制点,作为附合导线的起、闭点,并互相作为定向点。要求参赛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大赛要求和抽签的出场顺序进行比赛,完成现场抽签得到竞赛路线测量,计算出待定点的坐标。观测记录及坐标计算均在赛会发的导线测量记录计算成果上进行,现场完成所有计算,竞赛结束上交导线测量记录计算成果。一、测量及计算要求 1.竞赛路线由竞赛委员会事先设计,各组现场抽签确定自己的竞赛路线。

10、2.每组只能使用三个脚架,可以不用三联脚架法施测,但所有点位都必须使用脚架,不得采用其它对中装置。3.小组成员轮流完成导线的全部观测。测量员、记录员必须轮换,每人至少观测1站、记录1站。4.只在导线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封面规定的位置填写参赛队的有关信息,手薄内部不得填写任何与观测数据无关的信息,违者扣分,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5.计算器由组委会提供,不得使用非赛会下发的计算器。 6.观测按方向观测法观测,限差见表1。气象数据不记录。表1: 一级导线测量基本技术要求水平角测量(2级仪器)距离测量测回数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一测回内2C较差测回数读数读数差2 913145mm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

11、差1/14000注:表中n为测站数。7.仪器的操作应符合要求,使用铅笔记录、计算,应记录完整,符合附件1的规定。8.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错误的成果与文字应单线正规划去,在其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字与文字。并在备考栏注“测错”或者“记错”。9.角度记录手簿中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即不得连环涂改。记录格式见附件2。10.距离测量的厘米和毫米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分米以上(含)数的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11.测站超限可以重测,重测必须变换起始度盘位置。错误成果应当正规划去,并注明“超限”。12.坐标计算:角度改正数取位至整秒,坐

12、标增量及其改正数、坐标计算结果均取位至0.001m。导线近似平差计算格式见附件3。相对闭合差必须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二、成绩评定评分主要从参赛队的作业速度、观测质量和计算成果等方面考虑,采用百分制。其中作业速度30分按总则要求。观测质量及计算成果要求如下:1.二类成果不合格成果称为二类成果。观测手簿用橡皮、测站限差超限、原始记录连环涂改、角度观测记录改动秒值、距离测量记录改动厘米或者毫米、方位角闭合差超限、相对闭合差超限等,只要其中违反1项即为二类成果。为了保证公平竞赛,凡是手簿内部出现与测量数据无关的字体、符号等内容,也将被视为不合格的二类成果。二类成果不得参加评奖。2. 观测计算质量1)凡

13、是违反观测、记录轮换规定的,违反1(人)次扣2分。2)测站重测不变换度盘,违规1次扣2分。3)测站记录计算未完成就迁站,违规1次扣2分。4)记录转抄,违规1次扣2分。5)手簿缺少计算项或计算错误一处扣1分。6)就字改字或字迹模糊影响识读1处扣2分。7)观测手簿非单线或不用尺子的随意划改1处扣1分。8)观测记录划改不注错误原因1处扣0.5分。3.计算成果:1)平差计算,计算错误一处扣1分,最多扣10分。2)坐标检查:求得的点的坐标与已知值比较,超过5cm为超限,每超限1点扣3分。第四部分 四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竞赛要求参赛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大赛要求和抽签的出场顺序进行比赛,完成现场抽签得到已知

14、点、待定点组成的水准路线测量,计算出待定点的高程。四名参赛选手必须轮换,四个选手共同完成计算。记录计算均使用赛会发的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成果。一、测量及计算要求1.竞赛时可以不使用标尺撑杆,但尺垫必须使用。2.参赛队信息只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封面规定的位置填写,成果资料内部不得填写任何与竞赛测量数据无关的任何信息。3.手簿记录一律使用铅笔填写,记录完整,记录的数字与文字力求清晰,整洁,不得潦草,必须符合附件1的规定。4.测量的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错误的成果(仅限于米、分米读数)与文字应单线正规划去,在其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字与文字。并注明“测错”或者“记错”。5. 因测站观测误差超限

15、,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可立即重测,重测必须变换仪器高。若迁站后才发现,应从上一个点(起、闭点或者待定点)起重测。6.连续测站安置水准仪脚架时,应使其中两个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只脚轮换置于前进方向的左侧或者右侧。7.除路线转弯处,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应尽量接近一直线上。8.测量员、记录员、扶尺员必须轮换,每人观测1测段、记录1测段。手薄内部不得填写任何与观测数据无关的信息。 9.每测站的记录和计算全部完成后方可迁站。10.现场完成高程误差配赋计算,不允许使用非赛会提供的计算器。11.比赛结束,参赛队上交成果的同时,应将仪器脚架收好,计时结束。12.观测采用中丝读数法单程观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及其累计差、红黑面(基辅分划)读数差和限差红黑面(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要求见表2。表2 四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视线长(m)前后视距差(m)任一测站前后视累积差 (m)黑红面读数差(mm)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路线闭合差(mm)1003.010.03.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