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954852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罗斯福新政10.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昌平一中 安新 设计时间:2017/5/20教学内容分析罗斯福新政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六单元第18课的内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在危机的打击下,美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罗斯福临危受命,于1933年开始实施新政。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政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学生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等之后出现的,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巩固与综合运用,又为学生学习必修二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

2、,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分析其特点;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再现历史事件的过程,加深对罗斯福新政内容措施的理解,培养分析史料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其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认识到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培养以人为本、关注现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

3、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难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产生的作用。指导思想本教学设计力图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师生互动教学”为指导,以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手段,以课堂为依托来实现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可塑性强。优势: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较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学习兴趣可能较高。劣势: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打破了原来的编年体的编排顺序,时间和空间有较大的跳跃性。且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教学策略激发兴趣,构建乐学的课堂。尝试

4、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史料研读法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新授课互动探究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美国进行了总统大选,营造情景并设问: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你会投谁的票?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通过此问题,认识到自由放任理论和政策已经过时,有限的干预已无济于事。罗斯福当选总统,推行新政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一、罗斯福新政之背景1.胡佛政府应对危机措施的失败2.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推行新政。二、罗斯福新政之内容-New DealRelief救济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失业者和贫民Recover复兴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

5、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Reform改革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课堂活动 假如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 分小组讨论: 第一组:财政金融委员会 第二组: 工业委员会 第三组: 农业委员会 第四组: 社会福利与就业委员会 第一组:金融领域情景再现: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应对措施: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

6、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我的朋友们,你们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并不是把这笔钱放在保险库里。银行是把你们的钱用于许多不同形式的投资,换句话说,银行把钱用来使工农业的轮子保持运转。在正常情况下,(银行留存的)钱是完全足够普通公民对现款的需要的。把钱存在重新开业的银行里比放在褥子底下更安全。”1933.3.12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设问:材料中的哪些内容可以增强民众对银行的信任?民众这种信任的增加是什么力量推动的?效果评估:3月13日

7、人们开始排起长龙到银行存钱,4月银行存款额超过了提取额。大约13500多家银行复业,纽约股票交易所也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第二组:工业领域 情景再现: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到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与1929年相比,下降了46.2%,机床制造业下降了80.0%, 生铁下降了79.4%,钢铁下降了75.8%,最严重的是汽车业开工率只有5%。危机期间企业倒闭了13万家以上。 应对措施: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由政府指导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

8、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思考:罗斯福政府在工业上采取的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什么问题?效果评估:工业产值1935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1936年底,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第三组:农业领域情境三: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应对措施: 1933年,制定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其措施为: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思考:为什么很多人失业,生活无着落,罗斯福政府却引导农民大规模毁灭农产品?效果评估:农民的现金收入从

9、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第四组:社会福利和社会立法 情景四:各国的失业人数急剧增长,失业率达到30%-50%,总人数达到3000多万。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也处境困难。应对措施:政府加强救济,社会保障,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立法思考:这些措施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效果评估:罗斯福通过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收了近400万人就业;修建了50万公里的二级公路;修建了近5万幢学校教学大楼;修建了近500个机场 通过表格总结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回答问题 整

10、理笔记小组讨论阅读分析教材和学案研读史料理解分析研读史料理解分析研读史料理解分析思考回答问题研读史料理解分析研读史料理解分析回答问题营造情景,复习上节课知识自然过渡到本课学习,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落实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线索的理解能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史料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史料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史料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互动探究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三、罗斯福新政之特点 结合表格中总结的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新模式 :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四、罗斯福新政之影响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材料一:

11、出示农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柱状图、失业率下降和工业生产恢复图材料二:“政府采取措施施加压力使银行复业。”“国会(政府)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政府采取措施由政府以控制市场价格。”“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 “政府举办许多公共工程”材料三:过去曾使我们的经济生活产生一连串不正常的繁荣与灾难性的衰退相互交替的现象,现在联邦政府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能更好的加以防止。 谁拯救了美国二战后,英国实施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1949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建立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总结:1.经济(直接)影响:度

12、过危机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度过经济危机。2.政治(间接)影响:维护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挽救了美国民主制度。3.制度(深远)影响:维护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挽救了美国民主制度。五、罗斯福新政之实质 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根据材料设问:罗斯福是不是共产主义者,新政的实质是什么?1.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由学生结合教师板书完成知识体系如何评价罗斯福学探诊练习册理解分析表格中的共性问题总结归纳联系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出知识体系课后思考培养总结能力培养史料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知识体系历史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