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一).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494455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及答案(一).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腾讯微信推送消息加: 河南教师网招考信息关注网站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河南新乡)A.学记 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 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浙江省)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3. 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安徽省)A.针对性 B.

2、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4.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云南省)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5.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浙江省)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6.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九江市)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7.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

3、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湖州市)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8. 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昆明市)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9.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浙江省)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10.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浙江省)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11.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浙江省)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4、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12.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湖北省黄石市)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3.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浙江省)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14实施义务教育( )。 (沈阳市)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 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A B C D 15. 现有一个目标(目

5、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贵州省)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又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 ,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安徽省)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_。(湖北省)3.

6、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点培养学生的_和_ 。(广州市番禺区)4.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_和_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湖北省黄石市)5. 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_。(湖北省黄石市)6.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_。(海南省)7.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_ 、_、_。(南昌市)8. 清华大学校长在一次开学典礼上说:学校不仅要给学生“干粮”,更要给“猎枪”。“干粮”指_ ,“猎枪”指_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吉林省)9._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

7、归宿。(云南省)10. 教师法从公民地位、思想品德、_、教师专业素养等四个方面规定了教师资格,这是国家对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浙江省)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教育国家化(浙江省)2. 发散思维(河南省濮阳市)3. 意义学习(贵州省)4. 教学模式(广东省)5. 班主任(浙江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广东省)2. 学校如何实施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浙江省)3. 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迁移应注意什么?(江西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教师资格应具备哪些条件?你对

8、教师聘任制度是怎样理解的?(浙江省)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要走出封闭、狭隘和垄断的阴影,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塑自己并界定角色职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海南省)六、案例分析(15分)(郑州东区)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刚走上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

9、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1.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 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2012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人类历史上最早、最完整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2.【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发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

10、阶段的主张。3.【答案】A。解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意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4.【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5.【答案】B。解析:“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

11、的观。6.【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7.【答案】D。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 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8.【答案】D。解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与之相应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它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9.【答案】A。解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

12、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10.【答案】A。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11.【答案】B。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咨询者的帮助。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身应付挫折的能力。12.【答案】D。解析: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自己动手研究,这种活动应该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3.【答案】B。解析: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

13、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超限抑制: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14.【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选项中的对应国家,对应家庭,对应社会。正确答案是D。15.【答案】C。解析:手段目的分析法指认识到目标与自己当前的状态的差别,想出办法来缩小这种差异,从而达到目标的方法。A项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B项逆向工作法也叫目标递归策略,这种策略是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D项尝试错误法指经过多次尝试错误,最后找到答案。二、填空题1.学会共处 2.理论联系实际3.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4.教育者;受教育者5.人本主义学习论 6.探究学习7.学校;地方;国家 8.知识;学习方法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