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4939993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 近些年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思路。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农牧团场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分析 第一,近年来,师、农牧团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少数民族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土地承包费用自理政策推

2、行后,也影响大部分少数民族职工承包土地的积极性,进行五户联保,不肯承担风险,从而导致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从事畜牧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又受到资源不足和饲草不足等双重矛盾的制约,直接影响少数民族职工的收入,造成民汉职工差距逐年拉大的现象。 第二,土壤条件差,尤其受到水资源缺乏的制约,职工收入较低,仍有部分少数民族职工处于贫困的边缘。 第三,受传统不良观念和文化思想的制约,市场意识淡薄,应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职工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的培养,提高少数民族职工的整体素质。 第四,观念守旧,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接受新技术缓慢,在职工中形成种植什么作物都一样,农业种植上的产出少,效益低,连年挂帐,造

3、成职工种地积极性不高。第五,在农业方面,虽然有着许多富有特色的潜在优质农、林、牧、副、渔产品,但是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这种零星分散的生产模式无法和多样化的大市场需求相适应,无法形成一种特色优势。 第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团场少数民族职工子女多数为师范类,面向团场的专业很少,而团场干部编制有限,部分大中专学校毕业的民族大学生,在农业连队不愿从事农牧业生产,宁肯在家里不愿基层上岗就业,很难从实践中培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并从事教育的干部因工作稳定,收入较高,满足自我,很少关心团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年轻干部不愿从事农牧业生产一线工作。因此缺乏从事农牧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以致

4、少数民族单位经济缓慢.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我团少数民族主要聚住三个少数民族单位,自然条件较差,有一个连队的交通不便,整体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团党委要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帮助贫困民族聚居连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步伐. 第一,要因地制宜,不断发展特色经济。要在发展特色经济上下工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少数民族聚居团、连要根据当地实际,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连队经济发展。我团少数民族中,哈萨克族占比例较大

5、。哈萨克族有懂牧业、善经营的特长,要积极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牛羊品种改良工作,实施“千家万户改良种,改了良种能致富”的工程。鼓励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走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针对本地区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项目招商,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则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团场工业经济的可行性现实选择。(牛羊肉屠宰加工、饮食服务或其他商业经营)第三,要加大扶贫投入,帮助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对少数民族贫困户,党委重视,有关部门协调要摸清底数,制定脱贫致富方案,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其尽快脱贫。同时,要加强科技扶贫,组织农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连入户,加强对少数民族群

6、众的实用技术培训,抓实抓好来之不易的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鲜食葡萄基地项目,增强发展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国际资本到民族地区投资,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外资到民族地区投资创业。 第四,要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003年我团实现了“一团一校、民汉合校的改革目标,进一步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力度.但是要强化少数民族教师的双语教学力度,提高教学水平,要提供双语教材。从民族地区选派教师到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的学校挂职学习的制度.要更进一步增强团场民族团结工作.对少数民族聚居连队职工的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的建设,团场和上级部门要在资金

7、上给予支持,提高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五,加强民族连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能源、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大中型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努力解决牧区、边远山区通 难和人畜饮水困难,改善农业和连队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加强城镇公用设施建设,推动团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提高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第六,加强领导,促进民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当前,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民族问题方面的大量矛盾和问题都集中表现在发展上。经济发展是推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物质基础.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各级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工作重

8、要性的认识,提高处理民族事务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各部门,特别是与民族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积极参与民族工作,加强联系与沟通,尽职尽责,积极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重视、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二是要认真落实好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把民族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列入规划,负责管理部门要列出用于扶持少数民族的专项资金,并要把扶贫资金投入状况逐步增加,使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三是民族工作部门要提高工作水平。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要积极做好向上级申报民族经济发展项目、争取资金、引进技术和人才的工作,指导民族聚居连队做好项目论证等工作。有关部门对民族聚居连队的项目,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扶持.要继续重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加大对团场民族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团场民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推进团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