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控DCS受电调试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92684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控DCS受电调试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热控DCS受电调试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热控DCS受电调试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热控DCS受电调试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热控DCS受电调试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控DCS受电调试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控DCS受电调试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A.4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2300MW机组供热改造工程 编号:致: XXXXXXXX 项目监理机构 我单位完成 XXXXXXXXXXX电厂2300MW机组供热改造工程 项目的 DCS系统受电调试方案 ,现报上施工方案请予以审批。 附件:DCS系统受电调试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项目监理机构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建设单位审查意见: 项目部(章): 项 目 经 理: 日 期: 本表一式四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单位、

2、项目监理机构各一份,承包单位二份。特殊施工技术方案由承包商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并附验算结果。XXXXXX电厂2300MW机组供热改造工程DCS系统受电调试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公司XXX项目部2014年07月目 录1 工程概况42 编制依据43 受电对象44 工器具准备45 分工46 组织机构47 DCS机柜首次受电的准备条件48 DCS机柜首次受电前的检查工作 59 DCS系统首次受电的程序和步骤610 DCS系统首次受电后的附加工作_系统冗余方式切换试验的程序与步骤711 故障与问题812 安全注意事项8附表 DCS受电检查记录91、工程概况 XXX电厂供热改造项目DCS设

3、备安装完毕,按照工期要求,要对热网加热站DCS机柜受电,进行检查、试验。2、 编制依据 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2005.4); 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1996.3); 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2009年版) 4)生产厂家、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3、受电对象: 供热站DCS系统:包括DCS电源柜、主控柜、扩展柜、操作员站等设备。4、工器具准备: 1)标准电压表 2)对线、接线工具 3)500V摇表、5、分工: DCS控制柜内由DCS厂家人员操作,柜外由电厂集控运行人员操作

4、。6、组织机构:总指挥: 副总指挥: 技术负责: 安全负责: 工作成员: 7、DCS机柜首次受电的准备条件;DCS接地系统已全部安装完毕; DCS供电系统已全部安装完毕,包括柜内各个单元的供电连接线已正确连接无误;UPS系统具备送电条件;DCS系统内部的服务器、工程师站、操作员站、交换机(HUB)、主控制器(主控单元)、等设备之间的所有通讯线、电缆等已正确连接无误,且线缆的弯曲半径满足要求;所有现场I/O信号设备与DCS系统未连接即DCS系统处于空载状态;DCS系统内部的各个卡笼、卡槽、接叉件已正确连接无误,并已重新被紧固。8、DCS机柜首次受电前的检查工作;检查保护接地、屏蔽接地(信号接地)

5、在柜内和柜间是否连接牢固,接地极截面是否满足要求,接地极埋入深度是否满足要求,接地电阻与接地极的埋入深度有关及土壤的酸碱度有关,根据计算公式确定接地网的面积,但一般情况下接地极埋入深度不得小于600MM。检查保护接地、屏蔽接地(信号接地)的连接线的颜色是否为黄绿色或为其它颜色的专用接地线,并检查接地线的截面积,要求柜内为12.5MM2 ,柜间为416MM2,接地分干线为1025MM2,接地总干线为1650MM2 。当厂区电气接地网对地分布电阻4时,可将厂区电气接地网作为DCS系统的公共接地极(网)。接地极周围15米内无避雷地的接入点,8米内无 30KW 以上的高低压用电设备外壳的接入点。当现场

6、无法满足该条件时,防雷保护地通过避雷器/冲击波抑制器与公共接地极的主干线相连。电焊地切勿与公共接地极及其接地网搭接在一起,二者应距离10米以上。检查DCS机柜内的各个接地系统的接地铜排及连接线是否连接正确和紧固,清除接 地线端部的毛刺和铜排上的油渍。再次检查DCS系统内部的服务器、工程师站、操作员站、交换机(HUB)、主控制器(主控单元)、等设备之间的所有通讯线、电缆等已正确连接无误,且线缆的弯 曲半径满足要求;DCS系统内部的各个卡笼、卡槽、接叉件已正确连接无误,并已重新被紧固。9、DCS系统首次受电的程序和步骤; 1)由运行部门电气值班员送电。 2)合#2机组UPS直流配电室交流馈线柜QF

7、11出线开关,合供热系统PC A段DCS机柜供电开关,确认DCS机柜开关进线电压正常后合DCS系统进线总开关,检查UPS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是否满足系统供电要求,检查两路进线的电压差不应大于额定工作电压的10%。并做好记录。 3)依次合主机柜、扩展柜开关,合闸时间间隔应至少为2-3分钟。 4)依次合操作员站A、操作员站B开关,每次合闸时间间隔应至少为2-3分钟。 5)DCS系统上电后应预热20-30分钟,在预热期间应检查有无异常声响、异味、触摸 带电设备表面时温度应不大于60,否则的话应及时停掉该设备电源,检查和确认故障点,并及时更换不良设备。 6)核对系统软件版本号,按照顺序依次对服务器、工程

8、师站、操作员站进行软件的下装和恢复工作。 7)从服务器进入系统管理器和用户管理器,查阅事件记录和观察系统内各站之间的通讯情况。若通讯中断或通讯速度较慢的话可初步判断为该通讯网、缆线断线或接触电阻过大,处理方法:更换断线的通讯网、缆线或用酒精棉球清洗通讯网、缆线端部的接叉件,或对金手指接叉件反复几次叉接后重新紧固。一般情况下通讯网、缆线之间的接触电阻不应超过1欧姆。 8)设定时钟、日期等,检查各站之间的同步情况,再核对一次系统网络上各设备的地址设定、主从位置设定是否正确。 9)分别在工程师站、操作员站上检查各部分软件是否正常,依次检查数据库、操作画面、趋势画面、报警画面、班、日、月报表等有无丢失

9、。 10)经检查无误后,依次做好各项记录。10、DCS系统首次受电后的附加工作_系统冗余方式切换试验的程序与步骤: 1)电源系统冗余方式切换试验;确认DCS系统二路进线开关均位于合闸状态,确认当前供电系统和备用供电系统,断开当前供电系统,检查备用供电系统能否自动投入,可观察操作站屏幕有无晃动,记录曲线有无断线,记录屏幕晃动时间,一般情况下不应超过0.2秒钟。依次从A缆切换到B缆,再从B缆切换到A缆。 2)网络通讯系统冗余方式切换试验;确认主从网线,打开服务器上的用户管理器、网络管理器,分别在交换机(HUB)上摘除几段主网线的RTJ45插头,观察显示器是否出现黑屏,操作站上的画面或者数据有无瞬间

10、中断,在服务器上观察系统的通讯情况,在交换机(HUB)下部观察通讯状态指示灯的状态,记录切换时间,依次从A缆切换到B缆,再从B缆切换到A缆。要求显示器不能出现黑屏,操作站上的画面或者数据不能有瞬间中断,A、B缆的切换时间不能超过0.2秒。3)控制器冗余方式切换试验;确认主从控制器,检查控制器上的状态指示灯是否指示正确,打开服务器上的用户管理器,网络管理器,手动停掉主控制器电源,观察操作站上的画面或者数据有无瞬间中断,在服务器上观察系统的通讯情况,观察从控制器的状态指示灯的状态变化,由从变主(或由热备用变为运行),记录切换时间,依次从A控制器切换到B控制器,再从B控制器切换到A控制器(由于主从控

11、制器的设定是人为的,所以在这里暂且把它们分为A,B)。要求操作站上的画面或者数据不能有瞬间中断,主从控制器的切换时间不能超过0.2秒。4)冗余I/O卡件的冗余方式切换试验;冗余I/O卡件的冗余方式切换试验一般以卡板为单元,抽点做冗余方式切换检测。对AI信号卡,可采用外接变送器或智能信号发生器如FLUKE输送信号到卡件,在操作站上观察被测点,在线拔掉该点对应的主(或从)AI卡,在操作站的显示器上观察该点的信号状态和数据应该为无中断和变化。对AO输出卡,可外接输出信号到FLUKE,在操作站上调出该点,人为设定某一参数,在线拔掉该点对应的主(或从)AO卡,在FLUKE的显示器上观察该点的信号状态和数据应该为无中断和变化。否则如有中断的话,则应检查冗余I/O卡件底座的叉接件是否接触不良,或用酒精棉球清洗接叉件端部,依次对所有冗余I/O卡件做冗余方式切换试验,记录试验结果。完成DCS系统的上电、系统及应用软件的恢复、DCS系统的静态试验后,应依次做好各项记录11、故障与问题 在送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的情况必须做详细的记录和说明12、安全注意事项 1)DCS控制室环境温度为+5-25,相对湿度不大于90%。 2)DCS控制室环境应无灰尘及不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