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491352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3年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3年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3年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3年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起重机械设备在本厂广泛应用。起重机械设备的应用节约了工作时间,减轻了员工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对起重机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起重机械危害事故,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做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事故的应急处理,最大限度的减轻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电力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热电厂(以下简称本厂)实际,特制订热电厂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

2、度分析1.1 在用设备情况本厂主厂房有一台100t行车、煤场两台80t行车,锅炉机房电动葫芦14台,综合水泵房、水处理各一台电动葫芦以及输煤铲车、推煤机共8台。1.2 危险因素分析起重机械作为一种特种设备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酿成起重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操作因素、设备因素、坏境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吊运物件因素、调运方案因素等。操作因素:(1)起吊方式不当,捆绑不牢,造成被起吊物件脱钩,被起吊物件散落或碰撞、挤压、摆动伤人。(2)违反操作规程,如超载起吊,人员处于危险区工作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起重机械司机不按规程规定使用保护装置,造成超载、碰撞、过卷、车轮出轨造成起重机械倾覆等事故的发

3、生。(3)指挥不当,动作不协调造成碰撞等。设备因素:(1)吊具失效,如吊钩、抓斗、夹具、钢丝绳等损坏造成的被起吊物件坠落。(2)起重机械的操作系统失灵或安全装置失效、拒动而引发的起重机械事故,如制动装置失灵而造成的被起吊物件冲击或夹挤等。(3)构件强度不够导致的起重机械事故。(4)电气设备损坏造成的触电起重机械事故。(5)因啃道、超磨损或弯曲造成的起重机械出轨、倾覆等起重机械事故。环境因素:(1)因雷电、阵风、龙卷风、台风、地震等强自然灾害造成的出轨、倒塌、倾覆等起重机械事故。(2)因场地拥挤、杂乱造成的碰撞、挤压起重机械事故。(3)因起吊工作亮度不够或遮挡视线造成的碰撞等起重机械事故。吊运物

4、件因素:(1)构件制作质量差。(2)设计差错。吊运方案因素:(1)准备工作不细。(2)措施不力、交底不清。(3)安全技术措施不细、不清、贯彻执行不到位。(4)技术管理混乱。1.3 危害程度分析一旦发生起重机械事故,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影响本厂的燃料供应、设备的检修,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1.4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和减少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平常加强预防起重机械事故的管理。(1)安全管理方面,平时抓好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个人的安全责任,操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积极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异常和缺陷。(2)技术措施方面,要尽量采用成熟可靠的设备和技术

5、,完善安全装置,防止因人员误操作或设备原因引起的起重机械事故。(3)要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工作,使职工在发生事故时,知道应该怎样正确迅速处理,避免在真正事故处理过程中因操作失误、信息沟通不畅、调度指挥不当等使起重机械事故扩大。一旦发生起重机械事故,迅速启动热电厂起重机械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详见现场处置方案。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把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作为起重机械设备事故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科学、高效的起重机械事故应急工作机制,提高科学指挥能力和应急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起重机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企业财产损失。(2)预防为主,防抢结合

6、坚持预防为主,把预防起重机械事故,作为起重机械事故应急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完善工作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预测、预警、预防工作;把起重机械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3)依法规范,果断处置 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后,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章制度的要求,果断处置,严防灾害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起重机械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认真贯彻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把统一指挥和综合协调同各部门分工负责紧密结合起来。(5)科学实用、持续改进 起重机械事故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状态分析和自身应

7、急能力客观评估,科学编制和修订,应急对策要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本厂成立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指挥部,为本厂起重机械事故应急处置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起重机械事故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根据起重机械事故应急工作的需要,下设办公室、六个专业小组。详见下图。起重机械专项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结构示意图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应 急 处 置 专 业 组通讯与信息、应急队伍保障组抢险救灾、及技术保障组应急物资装备、经费保障组安全、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组交通运输保障组指挥长:厂长副指挥长:党总支副书记 生产副厂长 经营副厂长 总工程师 总会计师指挥部成员:由副总师、各车

8、间、科室正职。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办公地点在生产技术科。应急电话:03757168800、办公室主任:(兼)副主任:陈金利()、()、郑 勇()、()、范小明()、张建军()、李继军()成 员: 生产技术科全体人员指挥部下设六个应急处置专业组:(1)通讯与信息、应急队伍保障组组 长:李向东,副组长:郑勇;联系电话:03757168777、03757168602;成 员:办公室成员、检修车间信息班工作人员(2)抢险救灾、及技术保障组组 长:,副组长:陈金利:联系电话:03757168997、03757168605:成 员:生技科、运行、检修车间工作人员(3) 应急物资装备、经费保障组组 长

9、:余全渠,副组长:张建军;联系电话:03757168889、 03757168631;成 员:财务科工作人员及供应站人员;(4) 安全、治安保卫组组 长:,副组长:;联系电话:03757168899; 03757168651;成 员:安检科及保卫科工作人员(5) 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组组 长:,副组长:;联系电话:03757168998、03757168606;成 员:政工科、行政科相关工作人员(6)交通运输保障组组 长:,副组长:范小明、李继军;联系电话:03757168666、03757168611、03757168661;成 员:办公室小车班工作人员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指挥长

10、职责日常状态下职责:负责热电厂的安全、生产、经营、行政管理及思想教育、应急教育工作。应急状态下职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工作。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结束命令的下达。3.2.2 副指挥长职责日常状态下职责:按照组织分工,配合指挥长指挥热电厂安全、生产、经营、行政管理及思想教育、应急教育工作。应急状态下职责:协助指挥长负责应急的具体指挥工作;当指挥长不在本企业时行使指挥长职责。3.2.3 指挥部成员职责日常状态下职责:按本厂的组织分工,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设备的检修、行政管理及思想教育、督促各单位对干部职工进行本预案及应急知识的贯彻学习和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应急状态下职责:(1)组织、

11、调度各专业组进行工程抢险、医疗工伤救护、后勤支持等项工作,调度解决抢险救灾所需资金、物资、设备等救灾资源;(2)向上级汇报和向有关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3)对事故善后、厂区秩序维护、事故的调查处理、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落实。3.2.4 应急办公室职责日常状态下职责:在厂领导的领导下负责热电厂的生产组织、调度,安全、经济运行,质量标准化等基础管理工作。应急状态下职责:(1)负责事故应急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2)传达抢险救灾指挥部对抢险救灾的决定、命令,并负责督促落实;(3)负责信息的发布;(4)调度事故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

12、(5)参与制定救灾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了解其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及时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6)配合有关部门作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工作。3.2.5 应急处置各专业组职责(1)通讯与信息、应急队伍保障组:掌握事故的各类信息,科学分析判断,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做好事故处置及各项调度、协调工作。(2)抢险救灾、及技术保障组: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负责事故应急及恢复生产单项方案的拟订、实施。(3)应急物资装备、经费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物资的供应工作、及资金保障工作。(4)安全、治安保卫组:协助指挥部作好事故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应急过程中的警戒、治安保卫、道路管制工作;(5)医疗

13、救护、后勤保障组:负责联系附近医院在现场医疗救护及中毒、受伤人员的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治疗,应急抢险人员的生活保障及善后处置工作。(6)交通保障组职责:负责应急所需物资、设备的运输及人员的安全、及时运送工作。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1.1 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 本厂针对存在的起重机械事故危险源的监控,采取以下监控方式:(1)人工监控即依靠规章制度进行三级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2)依靠仪器检测、监控等方式,对危险源进行监控。三级检查:一级为厂职能部门每月检查;二级为责任部门每周检查;三级为岗位责任人每天按坑口电厂巡检规定要求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及专业安全大检查;节假日前安全检查。4

14、.1.2 预防措施4.1.2.1 技术性预防措施(1)起重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专职人员不得从事起重特种设备的操作与维护。(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有关规章制度;定时、定点、定路线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按照起重特种设备的检验规定,做好设备的各项检测、试验。(4)起重特种设备严禁超载、超压、超温运行。(5)各种保护确保正常投入,并且动作可靠。4.1.2.2 管理性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坚持设备检查、保养、维修制度。4.2 预警行动根据危险源的监控情况,当本厂起重机械危险源事故征兆业已形成,尚未形成事故时,或已突发起重机械事故时,按由

15、下到上的原则进行基层车间、厂两级处置。事发现场职工根据现场情况,立即通过固定电话或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值长台(03757168800、03757168802)报告,值长接警后,将警情上报厂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接警后,按事故类型向应急指挥部相关领导汇报,并执行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达的命令。通知:(1)相关单位做好预防工作;(2)启动应急预案,相应应急处置专业组进行事故抢险。预警汇报的主要内容如下:发生起重机械事故、灾害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影响范围,人员遇险情况,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应急抢险救援方案、安全措施和进展情况等。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方式:一般用电话汇报和预警。具体预警和上报的流程:(1)初级起重机械事故事故的“预警”(级预警):在积极开展现场自救和车间内自救行动的同时,向厂起重机械事故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汇报。(2)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