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论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91102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制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制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制度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制度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全管理制度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制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因为,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安全管理制度论文在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是不可忽略的环节,在工程中起到了贯穿项目施工全过程的作用,之所以选择安全管理制度为该论文的主题是由于现在这个问题都被大家多忽略,甚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通过了解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也让我自己更加了解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等。通过查阅资料以及自己的理解,为了做好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工作,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特别重要的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领导干部安全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安全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安全生产法规定施工生产单

2、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其中对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主要安全责任进行了高度概括,并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责任人应当依法负有的六项基本职责,这就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好坏,领导的安全生产意识及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很多施工企业,基本上能做到重视安全,但很多都是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形式上,真正到了要增加安全投入、增加安全经费时,他们就能省则省,能少投入就少投入,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到出了事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他们才会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还存在一些现象,就是有些单位,企业在安全方面不投入或少投入或安全意识不是太强,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也没有什么

3、问题,为此他们就认为安全不投入或少投入也不会出现事故,能蒙混过关就这样敷衍过去。这样对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起不到推动作用,可能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具体就是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到位,造成管理上的缺陷。因此安全法从法律角度上规定了企业领导的行为职责,以迫使他们自觉的提高安全意识。领导的安全意识提高是非常必要的,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前提。 2 编制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规章制度是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硬性规定。编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首先要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当然也可以借鉴别人好的管理经验和好的管理制度,但不可以机械照搬。现实中有的项目部的管理制度完全照搬

4、别人的,甚至其中有些名称、称谓都未更改,更别谈是否实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反正检查时我有管理制度,至于适不适用,那就是水平问题而不是态度问题了。这样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要它何用。 3 辨识和控制危险源,加强作业人员的班前教育 全面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对重大危险源的卡控。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怎样做到有效的控制,说到底就是人和物的控制。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

5、全帽,高空作业不挂安全带、电焊作业人员不戴防护面具等等。物的不安全状态如起重设备钢丝绳断丝现象,电线电缆破损裸露,机械传动部位未进行防护等等。危险源辨识就是要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有工序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缺陷,把他们一一找出来,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把那些容易发生的,造成后果严重的列为重大危险源,并制定一系列的卡控措施,尽可能的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4 加强对所有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重点) 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作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施工的安全状况。大量的安全事故教训告诉我们,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差,作业人员素质低及缺乏自我防护能力是造

6、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许多生产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缺乏安全操作技能,因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应该是一堂必修课。 因此,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并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减少人为失误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事故预防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5 积极采用“四新”技术,严把材料质量关,加强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 大量安全事故的统计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安全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或尽可能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

7、的缺陷,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严把材料进场质量关,加强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是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的必要保障。 首先,要严把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等质量关。 其次,应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最后,各部门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目前很多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安全管理人员较少,且管理素质也上下不等。因此仅依靠安全管理部门这一单一的部门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工程技术、物资设备及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使安全管理体系运转顺畅,这样才可能避免产生各种事故

8、隐患,也才能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6 编制行之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我们避免不了事故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只是更好的总结经验,不让这样得到事故再三发生,进行一个预案,不要让事故发生后措手不及。怎样才能编制出行之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 首先,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注重于可操作性,要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现有的资源能否满足所编制预案的要求,要力求做到切合实际。 再就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主要应做好应急救援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准备工作,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寻求外部有力的支援。 第三,必须进行应急救援的演练。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演练,才能发现预案的不足、缺陷,再加以修整、补充,才能保持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才能做到行之有效。 第四,做好总结、整改、教育工作。当演练或突发事故救援结束后,必须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做好总结工作,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经过资料和上课内容想结合,了解了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建工0932 陈庆撑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