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4890262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纪念碑的结构特点;2、指导学生理解本文说明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过程与方法:阅读与图片展示相结合,理清说明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教学重点】 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说明顺序【教学难点】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或播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视频资料)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周定舫,以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近人民英雄纪念碑!二、 回忆说明文常识1、 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常见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2、 3、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等。三、解题正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1、“人民英雄”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哪些英雄呢?)。2、“永垂不朽”揭示全文主题。(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副标题: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1、“人民英雄纪念碑”表明本文说明的对象。2、“瞻仰” 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指恭敬地看。)四、初读文章 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内容)1、积累生字词 瞻()仰 矗()立 旌旗( jing )奠()基 砌()墙 伟绩() 天堑() 镶() 嵌() 发髻() 2、解释词语矗立:永垂不朽:慷慨激昂:丰

3、功伟绩:遥遥相对:风起云涌:3、试着用几个词自己说一段话。4、初读课文(1)第一节中哪几个词体现了作者对纪念碑总印象(也即纪念碑的总特征)。(学生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巍峨、雄伟、 庄严(2) 说说课文总体上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纪念碑的?请勾画出表明作者行踪的词。从走去, 越过踏着走到踏上到了瞻仰:从起往南转到西面来到走下离开(3)阅读开头和结尾两节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 (提示: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开头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结尾一段概括 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新中国的“艰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

4、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五、研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顺序。1、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阅读2-5段思考: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介绍到读者面前来的?按照作者的活动顺序(先“进入广场”,再“越过广场”,进而“踏着石道”,然后“走到碑前”,接着“踏上台阶”,而后“到了平台”)由远而近 到了平台仔细瞻仰,作者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和造型的?空间顺序: 由下而上:台阶平台(双层汉白玉栏杆) 碑身 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先四周后中间:碑身四周碑身碑心石。 由正面到背面:题词碑文。 请大家思考:既然按照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为什么不按“台阶”“大碑座”“小碑座”

5、“碑身”的顺序,而是先介绍“碑身”而后才介绍“小碑座”“大碑座”呢?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把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和小碑座四周的雕刻花纹集中起来写,阐发花纹的象征意义,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寄寓对先烈的崇敬。大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作者另列开来说 明,为的是突出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自由、解放,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从纪念碑的结构来看,这是先主后次的顺序。2、阅读610自然段,学生标出十幅浮雕的具体位置,并分析说明顺序。(1)东一:“虎门销烟” (2)东二:“金田起义”(3)南一:“武昌起义” (4) 南二:“五四运动”(5)南三“五卅运动” (6)

6、西一:“八一南昌起义”(7)西二:“抗日敌后游击战” (8) 北一:“群众支援前线” (9)北二:“胜利渡江,解放全国” (10)北三:“人民欢迎解放军”为什么不从正面(也就是北面)写起?明确顺序: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同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即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六、学习碑文1、指名背诵三段碑文。其他同学思考碑文中三个时间的含义是什么?可见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指名回答,师明确三年以来: 1946年以来 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 五四以来 新民主主义阶段一千八百四十年: 鸦片战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表达了人民对历史各阶段的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7、。2、精读“十幅浮雕”(1)、根据课文内容,理清十幅浮雕所展现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生填表)方位事件名称时间事件意义东南西北(2)、选择一幅浮雕,用一个生动的故事讲述出来。 和书上的介绍进行对比,看看谁介绍的更准确生动。(3)、对不太清楚的一些历史事件,要求课后查阅有关资料。(4)、老师总结:这十幅浮雕,八个历史事件,都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有重要影响,突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主题。)3、根据浮雕内容,结合课文最后一节,说说为什么要建造这座纪念碑?为了让“人们从这里了解巨大代价。”(生齐读,感受先烈的精神)七、品味说明语言和方法:1、本文的语言准确而富于变化,小组合作找出文中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8、,并体会这些词语或句子的精妙之处。(1)、找出记叙性、描写性的语言,体会其生动性(2)、一些议论性的语言,体会其严密性(3)、大量说明性的语言(列数字、作比较等),体会它们的准确、具体、生动性。2、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作出分析与评价。3、示例:(1)、“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帜,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描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这幅浮雕,连用了“吹起”“举”“登上”等动词,有何作用?(突出了渡江战役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雄壮景象。)(2)“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

9、严的纪念碑。” “落成”换为 “建成”、“造好”行不行, 为什么?“瞻仰”换为“参观”行不行,为什么?(“落成”,含有庄重、庆贺的意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用“建成”、“造好”等一般性字眼,就无法表现作者的崇敬心情。“瞻仰”,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用它比用“参观”这一类字眼贴切、庄重得多。)(3)、总结:说明文中记叙、描写的作用。介绍lO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记叙因素交代明白。总之,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和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4)、“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自古以来”是时间限定词,强调了时间的久远。从而突出纪念碑对我

10、国的重大的历史意义。) “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八百年到一千年之久。”(“至少”强调了最低限度,突出这些浮雕的耐久性,暗含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意思)(5)、大量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纪念碑巍峨、雄伟的特点。 如:“10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这些大浮雕高2米,合在一起长4068米。”这些句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描述了浮雕的高大壮观。“纪念碑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南部”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纪念碑的高大巍峨。 “它从地面到碑顶高达三十七点九四公尺,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四点二四公尺。”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具体的突出了纪念碑巍峨雄伟的特征。 八、探究活动:如果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建国以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浮雕,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为什么?示例:1、抗美援朝战争2、中越反击战3、98年抗洪4、非典时期白衣天使5、南极科考九、作业1、背诵三段碑文2、运用所学说明顺序,向你的朋友介绍我们的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