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习作3《读后感的写作》教学解读.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488583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习作3《读后感的写作》教学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习作3《读后感的写作》教学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习作3《读后感的写作》教学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习作3《读后感的写作》教学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习作3《读后感的写作》教学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习作3《读后感的写作》教学解读.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握重点 联系生活六年级下册习作3读后感的写作教学解读设计理念: 本课以“对话式”为主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经历真实的阅读感受的过程,将习得有效的写读后感的策略和方法作为核心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智能,包括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并结合言语实践提高学生写作表达的条理性,感受写读后感的乐趣,使写读后感成为学生思维的结果和表达的需要,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和表达。教材分析: 读后感的写作是苏教版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内容。例文为一篇学生读了海伦凯勒传后的读后感。课后要求学生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抓住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

2、受和见解。因此,读后感的作用可以说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阅读是根本,感点最重要,思路是桥梁,个性显光芒。其中寻找一篇文章的感点很重要,对感点要看懂阅读内涵,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才能写出真实、生动而有现实意义的读后感。学情分析: 在设计这篇教案时,首先考虑的是学段的学情。六年级学生已经阅读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经典名著,有小说类、散文类、科幻类、童话类等,对读后感的形式也有过写作的体验。在以往学生写读后感时普遍存在几个问题:1. 对主要内容概括性不强。学生将书里的内容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而要写自己感想的时候就只用寥寥数语来简述,没有突出读后感中的“感”字,写出自己真实、深刻的感

3、受。2. 对重点人物、情节针对性不强。学生选择写在读后感中的书籍内容的随意性太强,不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最有启发的内容来写,没有凸显出所读内容的主旨与精华。3. 对自我的指导性不强。学生只针对阅读的内容阐述自己的感受,缺乏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体现出书籍对自己的启发或产生的意义,缺乏现实效应。设计思路:1. 感受为根本。引导学生先概述文本内容,再说出自己对所阅读内容的整体感受。让学生知道读后感应侧重于“感”,有感才能发,读书后的感受、启发、观点应作为重点来写。2. 选择有重点。有侧重点地选取一本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情节来谈感受,围绕一个“最”字来对文中最喜爱、最感动、最

4、有趣、最激动的内容进行交流,这样内容更集中,重点更突出,也更能做到有目的性。3.生活是源泉。指导学生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体会,发掘自己与文中人物的共同点,或将从文中人物身上领会到的精神品质延伸到自己生活中去,将读到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从而写出自己的观点。设计策略:1. 充分阅读,深入理解。 读后感,读是前提与基础。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本课例在与学生讨论书中人物、情节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挖掘、交流自己在阅读中印象最深刻,最能打动自己的内容,既鼓励学生开阔阅读的广度,又引领学生加大

5、阅读的深度,为学生读后感有内容可写,会选择内容来好打下扎实的基础。2. 联系生活,重点感悟。读后感,感是重点。读书时,只有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才能将其写下来。写读后感时,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重复作品中的内容。教学思路由引、概、议、联、结构成。因此,设计时联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交流读后感时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时总结,并指导学生在读后感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将自己的思考所得加入自己的观点写下来。3. 详略得当,说写互促。 写读后感也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写读后感时,以经典名著为提供支撑,指导学生抓住原著中对自己影响最深,教育最大的章节、语段,如人物的描写,精彩的情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写出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本课讨论时要求学生语言要简练而有概括性,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一点进行写话练习并及时点评,有侧重点地进行训练,让学生对读后感的格式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