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4875107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下面就是松鼠给大家带来的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1、醛类的结构特征:醛基和烃基直接相连,烃基包括苯基。例如:苯甲醛。2、醛的分类:按醛中含有醛基的个数、按醛中烃基是否饱和、按醛中烃基是否含有苯环。3、甲醛、乙醛、丙酮分子式、结构简式;饱和一元醛的通式。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结构通式CnH2n+1CHO4、甲醛、乙醛、丙酮的物理性质:甲醛、

2、乙醛、丙酮都没有颜色,具有刺激性气味,乙醛、丙酮为液体,甲醛为气体,三者都易溶于水,易挥发,同时三者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甲醛俗称蚁醛,质量分数35%-40%的甲醛溶液,具有杀菌、防腐作用,称为福尔马林。5、醛类化学性质:(1)还原反应醛、酮中含有碳氧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发生加成;但C=O和C=C不同,C=O不能和溴水氢卤酸发生加成。(2)氧化反应:和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特殊的反应类型: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1)单质A+化合物B单质C+化合物D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属(最常

3、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被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物,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质之间的置换或F2置换出O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S,另外C可以置换出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此时的非金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C和H2)。(2)A的化合物+A的化合物A的单质+化合物B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S、Cl2、N2。(3)单质A+强碱两种含A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A通常是X2或S;(4)单质A+单质B化合物C;C+单质A化合物D综合以

4、上两个反应,可知A、B两种元素可以形成C、D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种元素有变价。若有变价的元素是金属,则必为Fe;若有变价的元素为非金属则该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别是NO、NO2或CO、CO2、或SO2、SO3或Na2O、Na2O2等。(5)一种物质分解得到两种以上产物:常见的有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等的分解。(6)多种物质化合得到一种物质:如Fe(OH)2+O2+H2O;NOx+O2+H2O等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3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概念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

5、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成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2)溶度积Ksp的特点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根据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的大小比较,规则如下:Qc=Ksp时,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QcKsp时,溶液中的离子结合为沉淀至平衡。(2)沉淀的转化根据溶度积的大小,可以将溶度积大的沉淀可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这叫做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实质为沉淀溶解平衡的

6、移动。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4盐类的水解(只有可溶于水的盐才水解)1、盐类水解: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水解的实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破坏水的电离,是平衡向右移动,促进水的电离。3、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两弱都水解,同强显中性。多元弱酸根,浓度相同时正酸根比酸式酸根水解程度大,碱性更强。(如:Na2CO3NaHCO3)4、盐类水解的特点:(1)可逆(与中和反应互逆)(2)程度小(3)吸热5、影响盐类水解的外界因素: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水解吸热,越热越水解

7、)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越稀越水解)酸碱: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H+促进阴离子水解而抑制阳离子水解;OH-促进阳离子水解而抑制阴离子水解)6、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只电离不水解:如HSO4-显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显酸性(如:HSO3-、H2PO4-)水解程度电离程度,显碱性(如:HCO3-、HS-、HPO42-)7、双水解反应:(1)构成盐的阴阳离子均能发生水解的反应。双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大,有的甚至水解完全。使得平衡向右移。(2)常见的双水解反应完全的为:Fe3+、Al3+与AlO2-、CO32-(HCO3-)、S2-(HS-)、SO32-(HSO3-);S2-与NH4+;C

8、O32-(HCO3-)与NH4+其特点是相互水解成沉淀或气体。双水解完全的离子方程式配平依据是两边电荷平衡,如:2Al3+3S2-+6H2O=2Al(OH)3+3H2S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5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

9、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最新五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