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景观地貌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4869414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霞景观地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丹霞景观地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丹霞景观地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丹霞景观地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丹霞景观地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霞景观地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丹霞景观地貌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 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 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形成原因: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 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 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 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 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

2、水向盆地中部低洼 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 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 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 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 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 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 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 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 形

3、,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 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 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 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 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 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 层面的岩洞。地貌特点: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 “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 崖”广泛发 育,

4、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 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 公园”。“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 上的彩霞,看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对丹霞地貌来说绝不是浮夸之词。丹霞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特殊自然地理现象和红层地貌类型,这个术语在 20世纪 20 年代首次被地质学家引入,作为一类地貌的名称,起源于中国广东省 的丹霞 山。直至目前,在中国已发现的丹霞就有 78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有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赤水:丹霞之冠天下奇观赤水丹霞的个体形态

5、具有典型、齐全的特点,丹霞景观的奇峰、赤壁、岩廊、 岩洞、巨石、天生桥、窄脊、石堡、石墙、石柱等,在这里充分发育,姿态 万 千,造型奇特逼真;又因水热丰沛使得这里发育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形成了 多样性的生物群,其形态和植被演替具有典型的湿润型高原峡谷丹霞特征,赋予 了风景极强的美学意义。泰宁:碧水丹山古韵悠悠泰宁风景名胜区中丹霞地貌面积2527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金湖、上清溪、 状元岩、猫儿山、九龙潭、金龙谷、泰宁古城七大景区。2005年被联 合国教科 文组织评审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福建继武夷山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级旅游区。 2009年1月30日,福建泰宁正式成为我国2009年“世界自然遗产”

6、提名地之泰宁地质公园以典型青年期丹霞地貌为主体,兼有火山岩、花岗岩、构造地 貌等多种地质遗迹,是集科学考察、科普教育、观光览胜、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 合性地质公园。区域内自然生态良好,神奇灵秀的水上丹霞,深邃幽静的峡谷 曲流,深奥的丹霞洞穴,千奇百怪的山峰石柱以及奇险峻伟的花岗岩地貌景观, 融汇于原始古朴的自然生态,构成了她独特的自然风光体系。地质学家形象地 称之为“碧水丹山大观园”、“峡谷洞穴博物馆”、联合国教科组织专家评价其 为“中国地质公园的样板”。崀山:天下良山 舍我其谁“半生长誉丹霞美,方识崀山比丹霞,胜地有缘何恨晚,并赞南北双奇花。” 丹霞地貌学术创始人陈国达教授晚年到崀山考察,初见

7、的刹那,陈老便不由自主 的拜倒在崀山的“石榴裙”下。“崀山”二字有何来由呢?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湖南新宁,见其山水美丽 无比,便脱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也。”舜帝这一随意的戏耍无形之中却 给 崀山抹上了浓墨重彩的文化底蕴。崀山,中国乃至全世界景色最优美、发育最完 整、类型最齐全、特征最典型的大面积丹霞地貌区,特别是其中的“鲸鱼闹海”、 “将军贯月”、“天桥横空”、“仙椒钻地”、“石巷通天”等“崀山六绝”堪 称世界之最。抗战期间,著名诗人艾青来新宁任教,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桂林山 水甲 天下,崀山风景赛桂林”的赞叹。丹霞山:赤壁丹崖 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面积 290 平方千米,是

8、广东省面积最大、景 色最美的风景区。在距今 1.4 亿年至 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 型内陆盆 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 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 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 距今 600 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 米,同时流水 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龙虎山:道教圣境 仙灵都会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区南郊二十公里处,是中国道教发祥地,素有“神 仙所都、人间福地”之誉。龙虎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 和 历史悠久的古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自然景观和

9、人文景观的“三绝”。中国古典名 著水浒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以生动的文字描写这 里 的景色:“千峰竟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远看磨断乱云 痕,近看平吞明月魂”。登高可览九十九峰龙腾虎跃之雄峻,乘筏可赏二十余里 仙踪缥缈 之画屏。寻天师遗迹,拜道教祖庭,探崖墓之秘,眺龙腾虎跃,观民 风之淳,见景见趣,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江郎山:雄冠天下 秀甲东南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最后变成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 叫江郎山。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 360 余米。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 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 被中外游客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江郎山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的美誉。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 瀑等于一山,集奇、险、徒、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 木叠翠,窟引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 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