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4856675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IA国环评证甲字2013-019第4003号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西北油田分公司二一四年一月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 录一 工程概况11.1 工程地点及背景11.2 工程基本情况1二 建设工程周围环境现状32.1 建设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现状3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4三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5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概况53.2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63.3 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73.4 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93.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63.6

2、 环境保护投资分析183.7 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分析193.8 拟采取的环境管理制度及环境监测计划20四 公众参与224.1 公众参与方法224.2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24五 评价结论25六 联系方式256.1 建设单位266.2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26I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电话:0991-3838947地址: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科学南路428号 邮编:830011 传真:0991-3838944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 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点及背景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位于塔河油田6区的西部,10区及托甫台区的北部,行政区划属库车县境内,

3、坐标范围:东经83208427,北纬41004135。塔河油田12区从2001年开始部署第1口探井S85井,到目前已历经12年。截止2013年02月底,12区奥陶系油藏共有采油井361井次(316V+45C),开发井295井次(274V+21C),探评井66井次(42V+24C),其中完钻井360井次(315V+45C),投产360井次(315V+45C),建产310井次(272V+38C),未建产50井次(43V+7C),正待钻井1井次(1V),(212V+30C)。日液能力7088t/d,日液水平5894t/d,日油能力5819t/d,日油水平5169t/d,平均单井日油水平29.9t/d

4、,综合含水12.31%,累计产油595.06104t,动用地质储量17401104t,采油速度1.09%,采出程度3.42%。1.2 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性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石油分公司建设规模:本项目部署油井45口;其中直井43口,水平井2口,钻井总进尺28.1万米;单井日产油能力16.2吨/天,新建产能19.7万吨。;扩建各站场阀组;单井出油管线140.1km;掺稀管线135km;燃料气管线61.2km;12-15站至12-5站高压掺稀管线(13310 20G)6.5km;修复单井道路67.5km,进站道路9.5km

5、;扩建采油二厂三队生活基地;以及项目配套的电力、给排水及消防、结构、通信、暖通、自控、机制、防腐、热工等配套工程。工程投资:方案总投资为165674.73万元,其中钻井工程投资113550.31万元,采油工程投资25240.50万元,地面工程投资26883.92万元。 本工程新增占地情况详见表1.2-2。表1.2-2 工程占地情况序号工 程 内 容占地面积(hm2)备注永久临时112区新增井场16.227.7945口,永久占地6060m,临时占地11585m2单井集输管线(出油、掺稀、燃料气)0269.04336.3km,扰动范围8m312-15至12-5高压掺稀管线5.26.5km,扰动范围

6、8m3进站道路6.183.89.5km,路基宽度6.5m,扰动范围4m4生活基地00采油二厂三队基地内建设,不新增占地合计22.38305.831.2.1 钻采工程根据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六期产能建设方案总体要求,本次方案共部署45口井,其中42口直井,“S型”定向井1口,水平井2口。四级结构直井设计井深为6547m,新型三级结构直井设计井深为6162m,三级结构直井设计井深为6175m,水平井设计井深为6789.63m,“S型”定向井设计井深为6041.17m。钻井周期平均约为110天,井身结构三开和四开。钻进采用套管、尾管射孔完井。设计钻井总进尺28.1104米。1.2.2 地面工程

7、本工程采用井口站场联合站的三级布站集输工艺流程。单管油气密闭集输进站场计量后,密闭集输进入联合站处理。本项目原油由塔河油田二号和四号联合站处理。1.2.3 辅助工程站内地面管线外防腐采用“无溶剂重防腐环氧涂料+彩钢板”,采用防水复合硅酸盐管壳保温。本项目站外外防腐采用“无溶剂重防腐环氧涂料+黄夹克”,采用聚氨脂泡沫保温层,燃气管线采用环氧涂料(干膜厚度200m)+聚乙烯胶粘带的防腐结构。10区电源及区块10kV配电电网建设较为完善,可以满足用电需求,单井10kV电源均T接自附近已建10kV电网。原有砂石道路经过多年使用,路基局部沉陷较为严重。本次对45口单井钻前道路修复工程及已建12-8计量(

8、掺稀)混输泵站进站沥青路的建设。1.2.4 依托工程本项目采出原油主要由塔河二号和四号联合站处理;掺稀用稀油依托塔河一号联合站和塔河三号联合站的混配油。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弃泥浆排入废液池固化填埋处理。运营期产生的井下废水采用专用废液收集罐收集后运至塔河油田2#液废处理场处理。含油污水在二号和四号联合站分离后,通过联合站的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注地层,含油泥(砂)运至塔河油田污油泥处理站。根据目前依托工程的年处理量,完全可以满足拟建工程的原油、油泥(砂)处理。二 建设工程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项目区属于塔里木盆地暖温荒漠

9、及绿洲农业生态区(IV),塔里木盆地西部、北部荒漠及绿洲农业生态亚区(IV1),塔里木河上中游乔灌草及胡杨林保护生态功能区(59)。塔里木河流域的乔灌草及胡杨林植被是保护绿洲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区域内的油气资源丰富,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已开展多年。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等生态敏感区。整个评价区域以荒漠景观为主,生态系统主要是荒漠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类型为中覆盖度草地。主要植被类型为刚毛柽柳群系和多枝柽柳群系,总盖度为25%左右。评价区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均很少,目前油田开发区偶尔可见到塔里木兔的踪迹。生态环境现状

10、总体较差,环境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及一定的承受干扰的能力及生态完整性。2.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SO2、NO2、H2S和非甲烷总烃4项污染物指标均低于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TSP超过标准。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监测结果,所有监测指标均可达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的III类标准,石油类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III类标准。2.1.4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调查结果,项目区范围内居住人群距离井场较远(200m以上),本项目施工和运营主要影响的人群

11、为油田的工作人员。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厂界噪声监测中各个监测点的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的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以油田勘探地面建设范围为准,包括钻探区、输油输气管线、道路及相关站场建设区等,各环境因子的评价范围如下。空气环境评价范围: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按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不小于5km的原则,评价范围以站场、井场为中心,以5km为边长的区域。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油田开发区域内的地下水。

12、声环境评价范围:井场、站场自厂界外200m范围内;油田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油田开发区域向外扩2km的范围。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本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是以井场、站场为源点,半径5km的区域,以及管道沿线两侧各500m的范围内。三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概况3.1.1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本工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钻井柴油机产生的燃料燃烧烟气、施工作业车辆尾气、施工营地取暖锅炉烟气和炊烟等,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和NOx等。油田开发建设投产后,在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加热炉产生生的烟气、油气集输、处理及外输过程中

13、的烃类挥发以及油气处理过程中的硫化氢排放。拟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1-1。表3.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时段废气名称消耗量污染物项目烃类CONOxSO2施工期柴油机废气9900t排放量(t)230.8135.8621.76.93运营期加热炉燃烧10.33106m3/a排放量(t/a)0.8910.88.960.68硫化氢排放量(t/a)0.51104管道集输烃类挥发排放量(t/a)86.68/3.1.2 水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本工程的水污染物主要包括钻井废水、井下作业废水、采油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其中,施工期废水主要为钻井废水和钻井队的生活污水;生产运营期废水主要包括井下作业废水、含

14、油废水等,闭井期无废水排放。拟建工程废水产生量及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3.1-2。表3.1-2 工程废水排放量统计废水名称来源废水产生量去向施工期钻井废水1.4104m3废液池固化填埋生活污水10296m化粪池自然蒸发生产运营期采油废水28.8104m3/a处理后回注井下作业废水9000m3/a运至塔河油田二号液废处理场3.1.3 噪声源及源强分析本项目在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井场钻机、发电机、泥浆泵和柴油机等,噪声源集中在钻井井场,各噪声源声压级一般在90100dB(A),其中钻井过程产生的噪声最大,可达105 dB(A),经过加隔声罩处理后,可降至8085B(A)。在生产运营期本工程的噪声源主要是连续稳态噪声源和流动噪声源。前者以站场和井场的各类泵机、加热炉等噪声为主,后者主要是机动车辆等造成的噪声。项目区噪声源主要集中在井场及站场,噪声源主要为机泵、分离器、加热炉等。详见表3.1-3。表3.1-3 油田开发的主要噪声源及源强统计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