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485614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关于报送2006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总结的通知各市(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省农垦、森工总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哈尔滨铁路局劳资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室: 为了全面总结全省2006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也为了在明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各基层单位的工作成绩、工作经验和工作闪光点,请各单位在11月28日以前报送2006年的工作总结。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要全面总结全年的工作。各市地和行业系统对全年工作的总结要尽可能地全面,原则上应该按照省局马菠副局长在年初全省特种设备

2、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部署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马菠副局长讲话见附件),同时,还要参考年初省局下发的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以及部署工作的有关文件。总之,要把本地或本系统一年来的监察、检验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 二、要客观真实地展现工作成绩。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时,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开展工作的具体做法、取得的工作成果等内容。同时,每项工作成果都要通过数据来反映,切忌照抄照搬年初省局部署工作的有关文件、材料,切忌空话、套话。总结中统计数据的时间段为2006年1月1日至11月28日。 三、格式要求。总结至少应该包括3个部分: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和明年工作打算。总结要用Word编写,字数控制在6000字左右。

3、 四、报送要求。务必要在2006年11月28日下午3点以前上报总结。采用电子邮件形式上报,电子邮件的主题要标明为“XXX市地(系统)2006年工作总结”,省局xzhangxuncaix126x。 附件:马菠副局长在年初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 2006年11月20日附件: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又快又好开展在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马 菠(2006年3月一三日)同志们: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次会议是进入“十一五”后的第一次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4、工作会议和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5年工作,研究部署2006年工作,动员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战线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又快又好开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下面我讲两个问题。一、2005年工作简要回顾2005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战线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职能,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全省监察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去年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比较平稳,除建设部门监管的起重机械外,发生特种设备事故4起,死亡6人,受

5、伤8人。(一)完善工作机制,监察工作有效性稳步提高 一直以来,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战线不断转变安全监察工作理念,大胆改革创新,逐步完善工作机制,从机制上保障安全监察工作更加到位、有效,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开展及战线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场监察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在现场监察中实行“四监察”。日常“十二查”:在日常监察中进行“十二查”,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察;集中安全大检查: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和同类事故频繁发生的特殊时期,集中力量进行安全大检查;突击性明察暗访:不定期地开展突击性暗访检查,了解掌握正常监察发现不了的问题;举报监察:根据举报对特定问题进行专项现场

6、监察,解决举报问题。行政许可工作模式进一步明确。我省生产单位资质许可工作具有“三会三监督”特点,保证了许可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召开受理例会,集体受理许可申请,监督许可办申请接待工作;召开评审计划下达会,明确鉴定评审组的鉴定对象和时限要求,监督评审组的评审过程;召开审批例会,集体审批申请单位资质,监督评审组的评审质量。 培训考核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特种设备各类人员培训考核工作做到了“三落实”。落实基地:各类培训考核工作都必须有固定的理论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培训考核工作必须在基地进行;落实培训考核工作制度,即落实“一批三报”、“两分开”和“三分离”等制度。落实全过程监督管理:成

7、立了各类人员培训考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培训考核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 检验机构管理思路进一步明晰。对检验机构的管理做到“三个指导”到位。指导改革发展到位,即:指导联合重组、内部管理和资金使用到位;指导业务拓展到位,通过资格认可和业务授权的方式,指导检验机构拓展相关检验业务,禁止以赢利为目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指导工作落实到位。以质保体系、人员资格、检验质量、检验率和廉洁自律等为主要内容,对检验单位进行日常监督和年度考核,指导检验工作有效开展。业务工作管理方法进一步改进。在日常业务工作管理方面,我们落实了“三个建立”。建立工作程序。逐步建立了议事、定事和办公、办文等各项工作程序,严格按程序办事;建

8、立了业务工作日常管理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印鉴管理等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理;建立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年初对全年业务工作进行分解、量化,平时加强督促指导,年终对照分解表进行考核,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二)履行监察职责,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严格监察,特种设备安全水平稳步提高。深入开展了“十二查”。全省共查处无证生产经营企业77家,超级别生产企业9家;查处锅炉图纸不鉴定擅自用于制造的厂家11家;检查报停报废设备2000多台(套)、锅炉房12000多个;查处质保体系运转失控企业45家,检查“六小五无”企业2033家;取缔无证操作1237人次。组织开展了安全大检查活动。各市地各

9、行业组织开展了区域性专项安全检查,共出动3698人次;春节、“五一”、“六一”和“十一”等重要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了全省性的安全大检查,出动1100多人次,检查设备4万多台。 开拓创新,动态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初具规模。首先,推进了组织网络建设。去年,牡丹江、伊春、鹤岗、佳木斯等市局在组织网络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伊春市共聘任协管员29人,牡丹江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部署组织网络建设工作,将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其次,进一步完善了信息网络。全省网络硬件环境已经搭建完成,运转正常。基本完成了软件数据库初始化和功能修改工作。目前,我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通过网络能实现设备、单位和

10、人员的管理,办理使用登记,传输非保密文件。 真抓实干,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逐步完善。首先,动态调整了重大危险源,全省重大危险源由去年的403处调整为743处。其次,加强宣传。各市地共宣传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100多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家对监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第三,规范监控档案,落实监控责任。各市地基本都建立了监控档案,统一了档案格式,明确了保管和使用要求;同时,针对每个危险源基本都建立和落实了五级监控责任。第四,落实了应急救援工作。督促、指导使用单位建立了应急救援预案;督促使用单位加大资金投入,购置了营救装备和急救物品,为预案实施提供物质保障;组织了应急救援演练,佳木斯等市地督促和指导部分重

11、大危险源使用单位进行了模拟演练。规范管理,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质量明显提高。首先,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严格规范管理。省局对各市地及行业申报的培训基地进行了确认,共确认各类培训基地146个。在培训考核过程中,绝大部分市地及行业都严格执行“两分开”、“一批三报”和“三分离”制度。其中做得比较好的市地有:七台河、伊春、齐齐哈尔。其次,加强培训考核全过程的监督。成立了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监督管理委员会,召开一次座谈会研究培训考核的监督管理问题,切实加强了监督管理。去年,全省共培训各类作业人员35817人,其中:3一八77人一次考核合格,3940人补考合格。集中整治,薄弱环节监察力度逐步加强。首先,巩固气瓶压力管

12、道普查整治成果。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鸡西等市地集中开展了气瓶普查整治“回头看”活动。以在线检验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压力管道普查整治“回头看”工作。我省压力管道普查整治工作受到了国家总局的表扬,去年8月国家总局在我省召开压力管道普查整治现场会,对我省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其次,开展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专项整治活动。我们以罐车换发电子使用登记证为契机,对全省1600多台罐车的年度检验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共查处违规车辆一八7台;对全省4家罐车检验单位的检验质量进行了抽查,对其中2家进行了查处。 深化改革,行政许可安全把关作用有效发挥。首先,深化改革,依法许可。各级监察机构不断改革许可工作,严格执行行

13、政许可法,受到了法制部门的好评。其次,明确标准,严格把关。省局和双鸭山等市地局分别制定并公布了生产单位资质许可和使用单位使用登记的审查细则,一方面明确审查标准,保护许可申请人知情权;另一方面严格按标准审查,严把特种设备生产、使用的安全准入关。第三,严格管理,加强监督。省局制定了黑龙江省特种设备现场鉴定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对鉴定评审工作的管理;各市地及行业切实加强对各级鉴定评审组的监督,促进了评审质量和评审人员廉洁自律水平的提高。去年,省局共接待生产单位资质许可申请350家,受理297家,审批合格276家;各市地局办理设备使用登记2557台(套)。开拓进取,检验机构技术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首先,检

14、验单位规模化发展的改革有所进展。全省除3个市地外,其余各市地的锅检和特检合并工作已经完成;铁路系统检验单位由7个合并为1个;森工系统也提出了改革方案。其次,检验单位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各检验单位不断改革,加强内部管理工作,探索建立有利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了检验质量和检验率,增强了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哈尔滨市锅检所。第三,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检验质量和检验率。去年,省局对4家行业检验机构进行了监督抽查,各市地局对辖区内检验单位进行考核检查40余次。在监察机构和检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检验质量和检验率都有所提高,截止去年年底,全省制造监检设备8845台(套),安装改造监

15、检设备2910台(套),监检率达到100%;全省定期检验设备63019台(套),定检率达到98%。紧急应对,处置松花江水污染突发事件主力军作用充分体现。松花江水污染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照省局党组的统一部署,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战线紧急动员,积极应对。首先,召开专家讨论会,研究水污染对锅炉的影响,得出水污染不会直接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结论,要注意水污染带来的间接危害,保证锅炉给水。根据讨论结果,及时向省政府上报了专送信息,刘海生副省长对信息做出批示,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认真组织开展水污染特殊时期的安全监察工作。省局党组经过研究,对水污染期间安全监察工作进行了部署。各市地按照省局的要求认真开展了专项安全大检查工作,对化工企业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了检查;松花江沿江各市地还加强了对锅炉的安全监察工作。在松花江水污染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战线共出动监察和检验人员1700多人次,检查压力容器500多台、压力管道近4000公里、锅炉300多台,化验锅炉水质400多批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松花江水污染期间特种设备没有发生事故,维护了社会的安全稳定。(三)加强基础建设,监察检验能力逐步增强 去年,我们不断加强基础性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