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4845005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颜勤礼碑标点、注解及今译君諱勤禮,字敬,琅琊(lngy)1 臨沂人。高祖諱見遠,齊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禪,不食數日,一慟而絕2,事見梁、齊、周書3。曾祖諱恊,梁湘東王記室參軍,文苑有傳4。祖諱之推,北齊5 給事黃門侍郎6,隋東宮學士7,齊書有傳。始自南入北8,今爲京兆長安人。注解1、琅琊:国内有琅琊山数处,此处则指秦置琅琊郡。秦时,在古琅琊邑置琅琊郡。东汉,琅琊郡改为琅琊国,治开阳(今临沂老城)。琅琊临沂(即琅琊国临沂县之简称)自此始。历史上很多望族以琅琊为郡望,如东晋“王谢”的王家。诸葛亮也是山东琅琊人,为避战乱随叔父迁到荆州。据记载颜氏始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颜子后裔世居于鲁之曲阜,至

2、二十四代嫡孙颜盛,迁琅琊临沂孝悌里。颜氏后人皆自称“琅琊临沂人”。2、东晋灭亡后,南朝宋(420-58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如穿梭般交替更迭。在齐朝,御史中丞是负责纠察弹劾官僚的最高官员。齐朝倡节俭,政治清明,后因内乱被梁武帝萧衍所代,颜见远绝食而殉国,可见颜氏的忠烈源远流长。梁武帝就是编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的老爹,倒行逆施士族门阀制,对百姓则实施残暴苛政,竞也在位48 年。梁书列传第四十四颜协传载:“高祖受禅,见远乃不食,发愤数日而卒。高祖闻之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3、梁书、齐书和周书名列“二十四史”,为贞

3、观十年(636)魏徵主持编写,历时七年修成。梁书、陈书、齐书、周书、隋书称五代史,时称良史。4、梁湘东王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名萧绎。记事参军是掌管军中文书的官员。颜见远为梁朝篡国而死节,儿子颜协也得接着当梁朝的官,他没去采薇。梁书列传第四十四文学有颜协传,南史列传第六十二文学亦有颜协传。但唐姚思廉撰梁书、唐李延寿撰南史均无文苑传,倒是李延寿撰北史之文苑有颜之推传。所以,此处“文苑”可能应为“文学”,系鲁公笔误,清董诰编全唐文上作“文学”,是对的。5、北朝先后有北魏(386-534)、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6)和北周(557-581)等朝代。南朝禁碑,

4、书法以尺牍行草为时尚。北朝刻石书法棱角锋利,质朴劲健,后世统称为魏碑。6、给事黄门侍郎:黄门即皇宫门。给事黄门侍郎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的官员,史称颜之推为“颜黄门”,在下文中鲁公直接以“黄门”代颜之推的名讳。颜氏家训就是颜之推的传世之作,后世序跋中又称作黄门家训。7、太子所居之宫称为东宫。东宫学士为太子东宫里掌管典礼、编撰的文官。8、颜之推自南朝入北朝做官,隋统一后再出仕,故曰“始自南入北”。今译君名讳勤礼,字为敬,琅琊临沂人。勤礼君的高祖名讳为见远,是齐朝的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登基,他绝食数天,一声痛哭,与世长辞,此事记载于梁书、齐书和周书中。勤礼君的曾祖名讳为协,曾任梁湘东王的记事参军,梁

5、书文学中有传记。勤礼君的祖父名讳为之推,曾任北齐的给事黄门侍郎,后任隋朝的东宫学士,齐书有传记。从之推公开始从南朝入北朝为官,所以颜氏如今是京兆长安人。父諱思魯,博學善属zh文1,尤工詁訓,仕隋司經局校書2、東宮學士、長寧王侍讀3,與沛國劉臻辯論經義4,臻屢屈焉。齊書云集序君自作5,後加踰岷ymn將軍6。太宗為秦王,精選僚屬,拜記室參軍,加儀同7。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8 呼顏郎是也,更唱和者二十餘首。溫大雅傳9 云,初君在隋,與大雅俱仕東宮,弟愍mn楚與彥博同直內史省,愍楚弟遊秦與彥將俱典祕閣。二家兄弟,各為一時人物之選。少時學業,顏氏為優,其後職位,溫氏為盛。事具唐史10。注解1、属

6、,“屬”之俗写。属文,撰写文章。颜勤礼碑中“屬”字无论音zh、sh,均从俗写作“属”,所谓“手头字”。手头字是1956 年简化字的一个重要来源。2、司经局:官署名,南朝梁太子官署有典经局,北齐有典经坊,隋称司经局,唐一度改名桂坊,有洗马等官,掌太子宫中图书。明清时仍有此官署,清亡乃废。校书,掌管校勘、管理典籍的官职。3、长宁王,杨俨,隋太子杨勇之子,隋文帝杨坚之长孙,六岁封长宁郡王,杨勇废,长宁王亦遭黜,后为炀帝所鸩。侍读,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的文官。4、沛国刘臻:文苑载“刘臻,字宣挚,沛国相人也。”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未设置藩王,故并无沛国,这里是以古国名为籍贯。文苑又载:“皇太

7、子勇引为学士,甚亲狎之。臻无吏干,又性惚怳,耽经覃思。至于世事,多所遗忘。”又载“精于两汉书,时人称为汉圣。”可见刘臻是个皓首穷经的老夫子,太子杨勇与之亲昵。5、史称颜之推为“颜黄门”,故鲁公称“颜之推传”为“黄门传”。北齐书列传第三十七颜之推传载:“之推在齐有二子,长曰思鲁,次曰敏楚,不忘本也。之推集在,思鲁自为序录。”6、踰岷将军:根据网上流传的隋唐以前的将军名号,踰岷将军的级别为“从六品下”。7、仪同:仪同将军,车骑大将军、仪岩石司的简称,又可简称为仪同。或言仪同即“仪同三司”,三司即三公(太尉、司空、司徒),西汉时为军务政务首脑,后泛滥为散官,仪同三司即虽然不是三司但仪制同于三司。与如

8、今的“相当于厅级”、“相当于副总理级”大致一个意思。8、英童集,这里应加书名号,应当是殷英童的个人诗文集,该书中称呼颜思鲁为“颜郎”。不如此断句,则“集”字与“呼”字连读,就没法解了。电子版全唐文误。9、温大雅(约572-629 年),字彦弘,他有两个弟弟彦博(大临)、彦将(大有)。温彦博是唐贞观年间著名宰相,虞恭公温彦博碑为欧阳询所书名碑。温大雅传原文如下:“初,大雅在隋,與顏思魯俱在東宮,彥博與思魯弟愍楚同直內史省,彥將與愍楚弟遊秦典校祕閣。二家兄弟,各為一時人物之選。少時學業,顏氏為優其後職位,溫氏為盛。”可见颜真卿基本是引用原文。10、如今提唐史,一般指旧唐书和新唐书。五代后晋(936

9、-947)时官修的旧唐书,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新唐书问世后,改称旧唐书。中唐的颜真卿自然无缘读到后朝史家所修的旧唐书和新唐书,则此处的“唐史”二字所指为何?原来唐代历任皇帝均设史官修实录(春秋时便有“董狐之笔”!),并先后有吴兢、韦述、柳芳等根据实录三篡国史,后世史家修唐书皆以此为底本。温大雅传当首见诸唐史官国史,后世旧新唐书因之。颜真卿“事具唐史”即是指唐史官所辑录的实录和国史。清人编全唐文时,将这四字改为“事具国史”,更精当,亦可免除后人混淆。今译勤礼君的父亲名讳为思鲁,他学识广博,擅写文章,特别精通训诂学。在隋朝时他担任司经局的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的侍读等官职。他曾与刘臻辩

10、论经籍义理,刘臻屡屡理屈辞穷。齐书颜之推传记载,颜之推集的序都是思鲁亲己撰写。后来他被加封为踰岷将军。太宗皇帝还是秦王的时候,精选手下的幕僚,他被授予记室参军的职务,并加授仪同一职。他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的女儿为妻,英童集所说的颜郎就是指他,而且该书还收录了他们之间来往唱和的诗二十余首。温大雅传记载,最初他在隋朝,与大雅先生同在东宫做官,思鲁公的弟弟愍楚与大雅先生的弟弟彦博同在内史省当值,愍楚的弟弟游秦与彦博的弟弟彦将一同掌管秘阁。颜温两家的兄弟,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年轻时的学业,以颜氏兄弟为优,后来官场的职位,则以温家兄弟更为显赫。这些事在唐史中有详细记载。君幼而朗晤 1,識量弘遠,工於篆籀(

11、zhu)2,尤精詁訓3,秘閣司經史籍多所刊定4。義寜元秊5 十一月,從太宗平京城,授朝散正議大夫勳xn6,解褐秘書省校書郎7。武德中授右領左右府鎧曹參軍8,九秊十一月授輕車都尉兼直秘書省。貞觀三秊六月兼行雍州參軍事,六秊七月授著作佐郎,七秊六月授詹事主簿,轉太子内直監,加崇賢館學士9。宮廢,出,補蔣王文學10,弘文館學士11。永徽元秊三月制曰,具官君“學藝優敏,宜加獎擢zhu”12。乃拜陳王屬學士如故,遷曹王友13。無何,拜秘書省著作郎。注解1、“晤”字的今义,以“会晤”为主,不过该字的本义却是“聪明”,这是个形声字,从日,表日光,吾表声。在颜氏家庙碑中,作“朗悟”,可见二字的含义非常相近。2

12、、篆籀:篆,专指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籀,即秦之前的大篆。有“史籀所作为大篆,李斯所作为小篆”的说法,史籀,相传是周宣王时太史,作史籀篇。3、诂训,即训诂学,探究古文字义的学问,是传统“小学”之一。4、此处断句破费思量。秘阁,是宫廷藏书机构,自晋、南朝宋至隋、唐,皆设有秘阁藏书,宋淳化阁帖全称实为淳化秘阁帖。司经,或为秘阁的官职名,或为司经局简称,这里取后一种。全句义:秘阁和司经局的史籍,都属都是经过他修正、定稿的。5、义宁元年:隋恭帝杨侑义宁元年,即公元617 年,李世民挥师攻破长安,次年,隋灭唐立。6、根据唐朝官制,朝散大夫等级为从五品下,正议大夫为正四品上,可见颜勤礼先封朝散大夫,后升任

13、正议大夫。勋官实际上是没有实职的荣誉称号。7、解褐:褐即平民所穿的粗布衣,解褐,意即脱去布衣,担任官职。因为授勋是没有实职的,此处才曰“解褐”。秘書省校書郎:秘书省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官署,从东汉桓帝始置秘书监,南北朝升为秘书省,唐代曾改称“兰台”及“麟台”。秘书省长官为秘书省监,级别为从三品,校书郎为正九品上,掌校对典籍,刊正文章。8、武德为唐高祖李渊年号,公元618-627 年。隋文帝置左右领左右府,唐仍之,执掌护卫侍从等。铠曹参军是主管皇帝和太子行路仪仗的官员。9、一串官制名,拗口且费解,大致如下:轻车都尉,从四品勋官,非实职。“兼直秘書省”的“直”,即“值”的本字,当值之义。参军事,又

14、称参军,即参谋军务之义,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参谋。著作佐郎:品级为从六品上,比校书郎高升了好几级!詹事主簿:詹事府是太子东宫的最高行政机构,詹事主簿是负责来往政务文书的收发、审核、用印的职务,品级为从七品上。太子内直監:正六品,此时的太子是太宗长子李承乾,该职务的权责暂未详。崇賢館學士:贞观十三年(639 年)设置崇贤馆,归东宫直辖。上元二年(675 年)因避太子李贤名,改为崇文馆。置学士掌经籍图书,教授生徒。学生均为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东宫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置太师,太傅,太保及少师,少傅,少保,专司训导。此外,在其府下还有一套文武人马,其制拟中央官制,门下坊拟门下省,统领司经、宫门、内直、

15、典膳、药藏、斋帅等六局。典书坊拟内史省,下文的“太子通事舍人”即任职典书坊。家令寺、率更令寺、仆寺,制拟中央诸寺诸监。欧阳询便曾任太子率更令,故世称欧阳率更。10、“宫废”,指东宫太子李承乾被废一事。蒋王,唐太宗子李恽封蒋王。文学,官名,汉代于州郡及国王设置文学,或称文学掾、文学史,为后世教官所由来。隋唐时,太子及诸王下亦置文学。1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 年),时为天策上将军的李世民设立文学馆,作为其智囊机构,聚集了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政治人才,时称“十八学士”,颜勤礼胞兄颜相时名列其中。文学馆的建立,标志着李唐从武功到文治的转折。魏晋时盛行门阀制度,官僚阶层被几个望族垄断(如王谢)。隋废“九品中正制”开科考先河,唐承袭科考取仕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儒家读书人“修齐治平”的政治热情,故唐太宗才有那句著名的豪语“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李世民登基后,下令在弘文殿聚书20 万卷,改修文馆为弘文馆,又集聚一批英才,“听朝之际,引入殿内,讲论文义或至夜分而罢。”两馆相继只有几年,荟萃人才,开拓文化,功不可没。12、制,帝王“命为制,令为诏”,帝王的命令统称为制或诏。具官,官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