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标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4824942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诊断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心电图诊断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心电图诊断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心电图诊断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心电图诊断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诊断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诊断标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电图诊断原则房室肥大一, 左心房肥大(ftArial pertropy)l I、II、aL、4V导联上,P波增宽,时间1秒;l P波顶部有切迹,呈双峰型,峰距0.04秒,称为“二尖瓣”型P波;l PT-1-0.04毫米秒。二, 右心房肥大(Riht Aial Hypertrh)l II、I、V导联上,波高尖,电压25mV,又称为“肺型P波”;l 、VL导联P波低平或倒置;l 1、2导联P波,多高尖矗立,少数低平或倒置;l P波时间正常。 注解:“二尖瓣P波”并非只见于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的病人也不一定所有显示此种图形特性。“肺型P波”虽多见于肺部疾患所致右房肥大,但在晚期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

2、人也常可见到。因此作为心房肥大的定位诊断,仍需要结合其他变化及临床资料来肯定诊断。目前采用一种简便而实用的鉴别措施是测量/-R段比值。此比值在1.016范畴内为正常,如左心房肥大者,因P波时间延长,故此比值不小于.6,右心房肥大者,此比值不不小于1.,但尚须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 三, 左心室肥大(Left enriclar Hpertophy)l RI15m, RavL1.2mV,RavF20V,或RI+SII.mV,RV5.5mV,SV1+R5.5mV(女),4.0m(男)l QS综合波时间延长,可达010.11秒;l V、5、6导联T波呈低平、双向或倒置,S-段下移005V;l 心电轴左偏

3、。注解:原有的一项即V5导联的VAT0.0秒,既有学者觉得这个概念并不对的,实际在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中非常有限,故可删除这项原则。如临床无引致左心室肥大的疾病存在,心电图仅有QRS综合波V5电压增高,或平均电轴轻度左偏时,只能作出QS综合波高电压或电轴左偏的诊断,当见于青年人和小朋友一般无病理意义。此外要注意和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大伴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鉴别。近来有人觉得老式的诊断原则不够抱负,推荐加用如下新指标可供探讨: 12导联部振幅(QRS)175mm; 3导联的波电压之和(S13)8mm; III aVL导联的波电压之和(RI、aVL)3mm; Sv13+RI、I、L5m; 其

4、中项最故意义。四, 右心室肥大(Rih entriar Hyprop)l aR.5m, /1;l RV110mV, V1+V51.2;l V1导联中R/S1,V5导联中R/S0.0秒;l 电轴右偏,多+10度;l 导联中S-T段下移0.5mV,T波倒置或低平,有的可浮现右房增大的肺性波。注解:五, 双侧心室肥大(Biatel Venriclar Hypetrpy)l 只体现一侧心室肥厚的特性,多见左心室肥厚的图形;l 近似正常的心电图,有时仅有QRS综合波增宽切迹,T-T变化;l 同步浮现左、右心室肥厚的图形。注解:正常状况下,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当双侧心室肥厚时,多体现左心室肥厚的图形。或

5、由于两侧的电压互相抵消,故浮现大体正常心电图。目前觉得诊断双侧心室肥厚的原则是:浮现左及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变化,特别是右心室肥厚图形;电轴左偏;RV5电压异常增高;R5SV14.0mV。冠状动脉供血不全一,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Acute Cooary Arer Insufiency)l 一过性S-T段移位,常用者为段下移在5、V6、I、III、aVF导联多见);l 偶可体现为S-T呈损伤型抬高和波高大,伴有相应导联的S-段下移;l 一过性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多余目前V5、V6、II、aVF导联,可与S-T段移位同步存在或单独存在;l 浮现一过性Q波或Q波;l U波倒置和间期延长;l 浮现

6、一过性的心律失常,如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抖等。二,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Chronic ornary rtery Isffciency)l 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低平,双向,浮现“冠状”即波升支与降支呈对称性倒置;l S-段缺血型下移,除aVR导联外,其她导联普遍下移。注解:以上心电图诊断并不是特异性的,须结合临床资料,全面观测分析才有助于诊断。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存在,与胸痛症状有联系的心电图变化,常有助于诊断。三, 典型心绞痛(Typical Anginaectors)l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一般以左胸导联常用,也可见于肢体导联;l T波由本

7、来的直立变为低平,双向或倒置,倒置的T波常较深,呈“冠状T”变化,或T波变得异常高尖,然后再变为倒置;l 可见一过性异常Q波;l U波倒置;l 偶有一过性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抖或扑动,并行心律,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等。四, 变异型心绞痛(arnt Ani Petoris, Prinzmetal Angina Pectori)l S-T段抬高伴有相应导联S-T段下移,抬高的S-T段有时呈单向曲线,但发作后可恢复正常;l 本来倒置的波变为直立,浮现“伪改善”;l T波增高,轻度发作时,T波由本来的低平变为直立。如发作严重,在S-T段上升的同步,T波可变高尖,有时

8、比S-段上升还要明显;l 严重发作时,可见有R波增高、QS综合波变宽;l 少数病人在发作时可见U波倒置;l 发作时间较长,缓和后-T段恢复正常,但浮现波倒置;l 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个别可有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注解:变异型心绞痛是指胸痛发作与运动或情绪波动无关,常于夜间或清晨休息定期发作,疼痛剧烈,持续时间较长,有时可长达30分钟。心电图对变异型心绞痛有重要诊断意义,在发作时几乎均有明显变化,要注意与典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进行鉴别。药物治疗可选用硝酸酯类或(和)钙通道拮抗剂,避免发作首选钙通道拮抗剂。心律失常一, 心律失常的分类l 激动来源失常l 异位搏动及异位心律l

9、 传导障碍所致的心律失常二, 激动来源失常1, 窦性心动过速(Sin Tachycara)窦性心动过速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影响因素多由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体温升高、创伤缺氧、甲亢等引起,一般有一定的直接因素,频率可随这些因素变化而变化无明显诱因,可见健康人或某些器质性心脏病人,频率较高稳定,运动后、情绪激动等状况下也很少有变动发作史多无发作病史,其频率是逐渐增长和逐渐下降的既往常有反复发作史,发作和终结是忽然的。发作时第一种搏动是提前的,终结后有一种较长间隙频率成人很少超过10次/分可高达16240次/分刺激迷走神经心率临时减慢忽然终结或无效波对照于发

10、作前心电图对比,其P波形态无明显变化波略有不同2, 窦性心动过缓(n radycadia)鉴别诊断:l 21、31等规律的窦房阻滞规律性的窦房阻滞P是匀齐的,而窦性心动过缓常并发窦性心律不齐,注射阿托品后,窦性心动过缓频率可逐渐加快,窦房阻滞则可忽然成倍增长。l 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3,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piatrySinIrregulart Resprto Snus Arrhythmia)l 窦性波l P-间距随呼吸而变化,吸气时变短,呼气时延长,令患者屏气,心律可变规律;4,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Nonrespratory ins ythmia)l 窦性P波;l P-P或R-间距相差

11、0.1秒,令患者屏气后,窦性心律不齐随屏气不消失,与呼吸周期无关;5, 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anering Pacmaerithin Sia ode)l 窦性P波,但P波形态多变,PII导联总是直立的,PR导联总是倒置的;l -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均0.秒;l P-R间期长短不一,一般P波愈明显-P间期愈短;反之,波愈小,PP间期愈长。6, 窦房结至房室交界区游走心律l 在同一导联上,随着心律快慢的变化,P波的大小,形态及方向均逐渐发生变化,从窦性P波逐渐转变成交界区性P波,即PI导联直立,P波aVR导联倒置而转为PII导联倒置,波aVR导联直立;l P-R间期,从P-R间期0.1秒逐渐变成

12、0.12秒。7, 房室交界区游走心律(aering acmakerwthin Atiovetriclar ode)l P波为逆行波,形态不一;l R间期易变,均0.12秒;l -P间期长短不一;l P波可以交替浮现于QR综合波之前、之中和之后,并且每个QRS综合波均与P波有一定的关系。8, 窦性停搏(SinuArret)(窦性静止)l 在窦性心律之后,忽然浮现一段较长的间隙(窦房结暂停),无P-RS-T波;l 停搏时间长短不定,也许较两个正常心动周期长,也也许较两个正常心动周期短;l 在停搏之后,可以浮现窦性心律,或者浮现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鉴别诊断:l 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为窦房结暂停活动

13、,在此时间内不发出激动,而窦房传导阻滞时窦房结仍发出激动,仅为个别激动不能下传至心房,故其长的间隙是正常P-间距的倍数。l 未下传的房性早搏其特点:长间隙的前一种T波形态异常。l 严重窦性心律不齐9,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s Snme SS)l 严重而持续的心动过缓,可合并有窦房传导阻滞,短暂窦性停搏,心率在24小动态心电图观测中可低于35次分;l 在心动过缓的基本上,可以浮现逸搏或逸搏心律;l 较常浮现“快慢综合征”,心律快时可为心房颤抖、心房扑动或室上性心动过速,而平时为窦性心动过缓,常因过缓而浮现一时性头晕或晕厥;l 阿托品实验中窦性心律历来没有达到0次分或浮现交界性心律;l 电生理检查不正常。三、异位搏动及异位心律1, 房性逸搏(trialEsc Beat)l 在较长间隙之后,浮现一种与窦性P波不同的波,频率为500次/分;l P-R间期012秒;l QRS综合波及T波形态与正常窦性QR综合波相似。2, 房性逸搏心律(trl scape Rhythm)3, 房室交界区逸搏(AtrivntrcularJuctialcpe)l 在一种较长的窦性搏动间隙之后,浮现QRS综合波,其形态与窦性搏动相似;l 波可出目前QRS综合波之前、之中或之后。凡浮现于RS综合波之前的P波,P-R间期均0.20秒,可诊断为逆行性度房室传导阻滞。4, 房室交界区逸搏心律(Atio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