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的有关常识.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4822325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阅读的有关常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散文阅读的有关常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散文阅读的有关常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散文阅读的有关常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散文阅读的有关常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阅读的有关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阅读的有关常识.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阅读的有关常识大江中学高三语文组 学案序号: 题目:散文阅读的有关常识备课时间:2012.12.22复习重难点: 背出阅读散文的关常识,并能运用常识答题。散文的有关常识 1、散文的基本特征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作文的材料零碎、大跨度;所谓“神不散”就是文章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2、散文的类型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

2、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有景物描绘,但多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写 (3)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

3、晶,如人是能思想的芦苇。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

4、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 2.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3.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

5、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3、散文表达技巧的基本常识 (一)表达方式 (1)、叙述常用方式,用于交代事实,陈述情况。 (2)、描写 肖像描写描写相貌、神情、打扮,以行传神,揭示身份个性,传达内心世界,甚至还可以暗示人物际遇。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行为举止,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用语言反映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也可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细节描写描写小举动,小事情,可以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个性特点。 白描手法不用修辞,质朴无华,寥寥几笔勾勒形象或环境。效果是突出事物的关键。 景物

6、环境描写作用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思想感情;侧面表现人物个性;推动情节发展。 例说: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这是我与地坛中,“我”进入地坛后的一段景物描写,说说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答:细致地描写了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生动活泼,别有情味。作用:一方面写自己这样呆痴痴地看,表现自己内心的无聊寂寞,环境描写烘托心理;另一方面又表现自然

7、界生命的蓬蓬勃勃,不以自己的卑微而放弃生活的滋味。 (3 )、抒情 直接抒情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所谓直抒胸臆,具有强烈性、震撼性的效果。 间接抒情可以融情于景,也可以融情于事,好处是含蓄蕴藉。 (4)、议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文章中的议论,其作用:表明作者的思想情感,即点明主题,又称为“画龙点睛”;揭示事件的意义,发人深省;结构上总结上文,过渡下文。 (二)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感情,能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一人称的不便是不好直接叙写他人的心理活动。 (2)、第二人称便于告白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更便于使用

8、拟人的修辞手法。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灵活自由地反映生活。 (三)表现手法 (1)、使用修辞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征,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突出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 (2)、象征如白杨礼赞,或者一些童话作品,可以含蓄而形象生动地表达思想情感。 (3)、托物言志如爱莲说,也是含蓄曲折地传达思想情感。 (4)、铺垫在写主要人物前,先写一些相关的材料,作用是蓄势,蓄情,突出主要人物。 比如背影,在写车站送别前,文中写了祖母去世,家道衰落,父亲失业,典当家产一些列不幸事件,这些描写就是为了铺垫后文的父亲车站送别。 (5)、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

9、现的人或事件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当的时机给以呼应,能够使后面情节在前面有照应,不出现虚假现象。 (6)、扬抑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以前面为铺垫,效果是形成反差,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7)、虚实结合眼前的描写是实,以前的回忆是虚;实际的存在是实,想像的情景是虚;现实的景象是实,引申的层面是虚。好处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更丰富多彩地表现人和事,充分显示文章的主旨。 (8)、点面结合概括交代是面,写具体事件是点;叙述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具体情节是点。点面结合可以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物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9)、动静结合效果是:以动衬静,

10、或者以静衬动,起到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10)、联想和想像由此及彼,延伸写作的范围,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多彩,使主题更深刻;使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1)、开门见山这是文章开头的一种方法,直入主题,或者直接摆出论点。 (12)、设置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可以吸引阅读兴趣,引人入胜。 (13)、以小见大抓住看似平凡细小的事情,以此体现大主题,或者揭示生活哲理。 (四)线索 散文的线索常常就是文章的中心,散文的凌乱材料就是被一根中心线,或者思想线,或者情感线,或者时间线空间线牢牢地牵引着。找出线索,就容易理清文章的构思和中心。 (五)文眼 文眼是透露文章

11、感情、思想或者写作主旨的句子。找到文眼,就能够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例如荷塘月色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全文的文眼,它让我们知道文章的整体情感是“哀愁中的淡淡喜悦”。但是,不是每篇文章都有明显的文眼。 三、散文阅读的方法 1、寻找散文的线索。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阅读散文要紧紧抓住这条“纲”,弄清它安排组织材料的规律,从而沿着这条“纲”去分析文章的内容,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其选材组材的意图。例如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就要找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这条线索:不宁静寻求宁静得到宁静失去宁静。 2、分析散文的语言。散文语言优美、畅达,富有节奏,同时也凝炼、干净、富有哲理

12、。因此,阅读散文时,就要认真分析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炼、畅达的特色,从而在形式上对散文加以赏析。例如阅读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可以从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美妙佳句中感受到桃花的火爆热闹、杏花的如霞似锦、梨花的素淡皎洁,领略到由浓到淡的色彩变化过程,并体会春一文在形式上的美。 3、进入散文的意境。优美的散文可谓“无韵之诗”,其意境可以与诗相媲美。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4、体会文章的感情。感情是散文的精神,因而在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注意体会散文的感情,以便激起心中的波澜,产生感情的共鸣。有点文章感情很复杂,我们还要理解其多元的情感。例如阅读余光中的

13、听听那冷雨一文,就要注意体会作者多元情愫:难以割舍的乡愁;今昔变迁的感叹;个人遭遇的伤感。 5、把握散文的技巧。散文的技巧即散文的写作特色,包括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多方面的特色。善于把握散文的技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散文的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我们写作散文的能力。 四、巩固提高 阅读理解: (一) 波兹曼的诅咒 周国平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着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

14、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